096.依恋:早在三岁就注定的爱情
 9395
试听180

096.依恋:早在三岁就注定的爱情

00:00
15:01

喜马拉雅的朋友,欢迎你来到心理学与社会生活,我是陈昌凯。

 

我们这几次课讲了人际吸引,讲了喜欢与爱,讲了两性的差异,不知道有没有帮你获得那一份属于自己的感情呢?


如果你已经开始了一段亲密关系,那你在开心与兴奋的同时,会不会也有些许的担心呢?比如即使你们两人有着良好的互动,但你依然觉得自己好像还是不太能完全地信任对方;比如当你们有些冲突或是矛盾的时候,你会倾向于退缩和逃避?比如其实在你内心深处,真的有点怀疑,在这个世界上到底有没有那么纯粹的感情。或者你还并没有开始一段感情,但当有人向你示好或是想在情感上接近你的时候,你会感到紧张和焦虑,而不是欣喜与高兴。


如果你经常出现我刚刚说的这些状况,那么你在亲密关系中,估计是消极和被动的,比较害怕冲突,更重要的是,你对这段感情的结果常常是消极悲观的。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很可能是你在儿童时期与父母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依恋关系。我们将你这种情感模式称之为“回避型依恋”。


那“依恋”究竟是个什么东东呢?心理学家认为,“依恋”是个体与重要他人之间,通过亲密互动形成的一种持久而强烈的情感联系。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依恋通常针对的是我们生命的重要他人,比如说在最常见的儿童期依恋中,父母就是我们重要他人,或者是直接养育我们的人。所以你会看到,在婴幼儿时期,孩子通常会特别喜欢和这些重要他人呆在一起。


当然,依恋关系绝不仅仅只有我们前面说的回避型一种,还有安全型、矛盾型等等。我们接下来就看看不同的依恋类型都有哪些不同的特点。


第一种,是“安全型”依恋,顾名思义,这种依恋关系是非常安全的。当养育者离开的时候,安全型依恋的婴儿会轻微地表示抗议,不希望养育者离开。但当养育者坚持走开后,婴儿也不会剧烈地哭闹。而当养育者回来的时候,他会主动寻找养育者,并且很容易在养育者的安抚下平静下来,然后他们就重新开始一起愉快地玩耍了。


假如你在儿童时期形成了安全型的依恋,那么在你成年之后,你在诸如恋爱、友谊之类的亲密关系中,也会有安全感。你会比较容易和人亲近,也能够安全地依赖别人,并且不会由于对别人太过依赖,而担心自己被别人抛弃。当开启爱情模式后,一方面你会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另一方面你也能够很好地意识到对方的需求,在彼此相处的时光中得到快乐。你们两个人会很亲近,但又可能保持适当的距离,即又有独立的个人空间,又能很好的彼此依赖与依恋,感到安全和愉悦,所以你们之间常常能够形成令人满意的持久关系。


第二种是“焦虑-矛盾型”依恋,是一种不安全的依恋模式。这种类型的婴儿处于陌生环境中时,会紧紧地缠着父母,显得紧张和焦虑。而一旦父母离开,他们就会大声哭泣;可当父母回来时,他们又表现出敌意,用踢打或者推开的方式拒绝父母的接近,仿佛是在惩罚父母的离开,表现得非常地矛盾。


当焦虑-矛盾型的孩子长大之后,他们通常会比较缺乏信任感,因此常表现出强烈的占有欲和妒忌心,而当他们遇到爱情的时候,表现就更明显了。他们非常希望和伴侣保持非常亲近的距离,但又会担心他们的伴侣不会回应他们的感情,所以就陷入了一种非常矛盾的境地,总是会表现出一种“情感上的饥渴”,以及对依赖和承诺的强烈渴望。他们希望能够死死地抓住自己的伴侣,希望伴侣可以无时无刻和他们分享自己的状态和情况,比如伴侣不在身边的时候,他们总是会打电话、发微信询问,一旦得不到及时的回复,就会变得焦虑、抓狂。不过也正是因为他们希望可以与伴侣亲密无间,所以他们总是会做很多的事情,想让对方开心,比如他们会牺牲自己的很多的时间去为对方制造惊喜。


第三种是“回避型”依恋,也是不安全依恋的一种。这种类型的婴儿与父母分开时,很少会表现出痛苦和不安,当父母回来时,他们也不会主动地恢复与父母的接触,有时还会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地方,比如玩具上,而不看自己的父母。


“回避型”的孩子长大之后,很少能投入到亲密关系当中,也就是说,他们会故意地回避爱情、友情之类。因为他们对过于亲近的关系会让他们感觉不舒服,哪怕找到了伴侣,在相处的过程中,他们对待感情也是比较冷漠,仿佛感受不到他人的情绪,比如恋人生气了,他们也不知道怎么安慰,干脆就走开了。


在这种类型中,心理学家又将回避型的成人细分为两种类型:恐惧型和疏离型。恐惧型是因为害怕被抛弃而回避,而疏离型是因为亲密关系让他们觉得不舒服而回避。恐惧型依恋的人既期待亲密关系,又害怕拒绝和欺骗,因此他们不愿意和别人亲近,就像在那部《东邪西毒》的电影中,欧阳峰所说:“要想不被别人拒绝,就要先拒绝别人!”恐惧型依恋的人与恋人很亲密的时候,会不自觉地担心之后会不会发生不好的事,总感觉自己可能会被背叛或者是抛弃,所以他们会主动地回避对方,给感情降温,让感情变成大起大落,波浪式发展。


而疏离型依恋的人则完全不愿意和他们形成亲密和相互依赖,他们会觉得自己一个人生活挺好的,所以一般来说,他们更喜欢、也更习惯于独立的生活。他们可以很好地照顾自己,觉得亲密关系在生活中并不是很重要,哪怕他们陷入了爱情,有了伴侣,也往往强调一种掌控式的感觉,因为他们更关注的还是自己,即使是自己的伴侣,也不希望他们破坏自己的生活,所以他们在亲密中,只是在寻求自己个人的需求和满足。


听到这儿,你可以用笔在纸上画个“十字型”的坐标出来,横坐标“焦虑”,纵坐标是“回避”,根据不同依恋类型的人在焦虑和回避两个指标上的反应,我们就可以把他们分到这四个象限中去:安全型依恋的人是低焦虑、低回避,他们不担心会被抛弃,也勇敢地面对自己情绪,愿意去依恋自己的爱人;焦虑-矛盾型的人是高焦虑、低回避,他们特别渴望和他人保持亲密的关系,虽然偶尔会很享受亲密关系中的甜蜜与欢欣,但又总处于一种焦虑的状态,担心别人不够爱自己、早晚会抛弃自己;而回避-恐惧型的人是高焦虑、高回避,他们内心其实是希望找到理想的伴侣,拥有亲密关系的,但他们太焦虑了,总觉得每一段恋情中,自己都会被伤害、被抛弃,所以宁可主动放弃追求亲密关系;最后回避-疏离型的人则是低焦虑、高回避,他们是觉得与他人亲近实在是很不舒服,所以他们更喜欢自己一个人,努力控制自己不要陷入到亲密关系中去。


我猜想,此时此刻,你可以已经把自己放入到了某个依恋类型中了吧。那么你肯定紧接着就会开始好奇,你的依恋类型是如何形成的呢?


一般来说,我们将影响依恋的因素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方面。


内部因素,就是指我们自身的本质特点,比如你的基因、气质类型等等。我们每个人一出生就会表现出一些个人特征,比如有些孩子比较活泼好动,需要你不停地关注;而有些孩子则很安静,几乎不需要你太多的关注。这些大体上而言,是与孩子的神经类型有关的,是天生的。但一般来说,这些特性并不是特别的突出,也不会太极端,真正让孩子走向焦虑或回避,或者内向与外向两个极端的,是我们后天对待孩子的方式,也就是外部因素。


第一,抚养者的依恋类型,也就是抚养你的人是什么依恋类型的,这决定了他们对待你的方式。安全型的父母会及时满足孩子的需要,积极地做出相应的回应,孩子也会以父母作为学习的榜样,从而更容易发展成安全型依恋。研究者将婴儿出生1个月、3个月和9个月时母亲表现的记录,与婴儿成年之后的依恋类型进行比较,发现母亲对新生儿的行为几乎可以用来预测成年后的依恋类型:那些母亲表现出更敏感的回应、更少的拒绝的孩子,会更多地发展为安全型;反之,婴儿则会更多地发展为不安全型。看看我们常常还说“三岁看老”,研究告诉你,很可能在还不到1岁的时候,你的依恋类型和将来的恋爱方式,就已经决定了!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抚养方式。父母如何养育你,直接会影响你的依恋类型。换句话说,如果父母对孩子的需要并不敏感,不能做到及时回应,甚至经常表现出拒绝行为,那么这样的孩子就容易形成“回避型”依恋;你想想,如果你一个人孤零零地躺在床上,饿得嗷嗷大哭,却根本没有人来理你,你当然会觉得这个世界上没有会真正关心你,自然也就慢慢开始回避这个世界了。而如果父母对孩子的需要漠不关心,或者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和方式对待孩子,一会儿和风细雨,一会儿暴跳如雷,那么孩子就很容易发展成“焦虑-矛盾型”的依恋。你想像一下,如果你是一个婴儿,常常在你饿的时候并没有人来给你吃的,而且你也没有办法预测养育者会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回应你的需要,你是不是会变得非常焦虑呢?


讲到这里,我必须要停一下了,因为我们前面介绍了不同的依恋类型,和对依恋关系产生作用的影响因素,以及在成人之后的亲密关系中表现出不同的行为模式和情感类型。可是,往往这个时候,你可能会有一种无力感。你可能会想,我现在已经是焦虑型的人了,那我该怎么办呢?难道要我回到小孩子重新再过一次童年吗?难道要把这些责任全部推到我父母的身上去吗?


所以,我在这里一定要告诉你,依恋关系的形成,确实与你很小时间的养育者有着直接的关系,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只有回到原生家庭的关系中,才能得到修复;更不意味着因为你们都无法回到那个童年的家庭中重新来过,所以就对自己的不安全依恋无能为力。


请你再回忆一下什么叫作“依恋”,依恋是个人与重要他人间,通过亲密互动形成的一种持久而强烈的情感联系。注意到了吗,其中并没有特别说只有父母或是养育者这个重要他人,也没有说只有小时候的关系才叫依恋。


换句话说,我想告诉你,如果你愿意,你完全可以在现在,成人以后的亲密关系中,重新学习与他人的相处,勇敢地面对自己的焦虑与回避,在自己或他人的帮助下,重新获得并形成一种安全的依恋类型。当然,这个部分并不是一次课可以解决和实现的,需要你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或许还需要一些专业的帮助,和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最终实现。


所以,有时候真的不必太在意原生家庭,因为那些已经发生,也无法改变,不如面对自己现在生活与关系,慢慢地学习、慢慢地接近、慢慢地喜欢、慢慢地体验到亲密关系中的呵护与温暖。

 

如果你觉得今天的内容对你有所帮助,欢迎你将本条音频分享给你的家人和朋友,让更多的人重新获得一段安全的依恋关系。

精选用户评论
  • 瑞雪纷纷_10

    陈老师又更新吗,前期设看到这期课程

其他用户评论
  • svsuckablv

    陈老师,不知不觉听您的课已经一年。希望你后还能继续跟您学习其他的课程。请问您下一门课程会往什么方向设计呢?应用?咨询师相关经验?

  • 文字癖徐钦

    读起来很有道理,但是仔细想想差点就让标题给带偏了。三岁时的依恋关系注定了爱情,其实换一个说法叫做:儿童时期的亲子关系决定了你以后对待关系的方式。文章把这个理论的作用缩小了。儿童时期的依恋的方式,决定了你在爱情里对另一半的依恋方式,依恋的方式完全不止于在父母和爱情中,只要是亲密关系中就会出现,对待朋友,对待同事也都是同样的方式,因为一个人对待关系的方式是一样的。

  • 梦xing十分

    👍

  • 华丽丽的小草

    7天无忧并不可靠。系统有问题,出现错误判断。

  • 曾顺_t0

    用行为主义心理学解释依恋理论最为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