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故事 107 长庆大安 四大五蕴

禅故事 107 长庆大安 四大五蕴

00:00
09:15

每天听点禅故事,打开天窗观世界。


四大五蕴


    之后,大安又言之谆谆地告诫众僧:“你们自己都有无价大宝。佛祖可以放光,你们的眼门也可以放光,照见山河大地;你们的耳门也可以放光,领受世间一切善恶音响。你的六识之门,昼夜都在放光,所以又叫放光三昧,可惜你们并不自觉,所以一片黑暗。不要看佛、看菩萨怎样怎样,你们看看,凡夫俗子有时担着很重的挑子,从独木桥上走,也可以不失脚。是什么东西使得担夫过独木桥时不失脚?找到这个东西了,也就成了。你们听过有位志公(南朝宝志,与梁武帝同时)和尚说过的话吗?‘内外追寻觅总无,境上施为浑大有。’里里外外的找,找不到,对境起心时你就快找到了。珍重吧!”


    禅师说完,有位僧人站出来问:“你刚才说对境施为浑大有,一切对境施用都是法身功能的体现,那法身又是什么呢?”


   “就是这一切施为。”禅师答。


    僧人又问:“我们的身体也是由五蕴构成的,那离了这五蕴,本来身在什么地方?”


   “地火水风,受想行识。”大安回答。


   “地火水风”就是佛家常说的四大皆空的“四大”,是构成世界万物的基本要素,“五蕴”除此处说的受、想、行、识外,还有色蕴。为什么这里只说四个呢,因为色蕴,实即指客观世界,正与四大相合。人是血肉筋骨因缘聚合而累积成的,“蕴”的意思即指此。血肉筋骨中实即由地火水风变化而来,所以身体有四大。但人是有情感、有思想、有自觉自愿行动的生灵,所以有与客观的四大相对的主观精神,所以五蕴又分为两聚,一是色蕴聚,一是后面四蕴聚。大安禅师认为五蕴积累成人,五蕴中即有本来身,如果还想着有过抽象的法身就执空、执相了。


    僧人又问:“此蕴已经消失,彼蕴还没有生起,这个时候怎么样?”佛家认为,地水火风四大要素聚合了人,也限制束缚了人。人在现世的一切痛苦烦恼,皆因人是四大之物构成的,有物的欲望、贪念,所以五蕴中又分化出五十种“魔阴”,阴就是荫蔽,误区。所谓的修行就是修转四大,由魔阴的泥潭中,解脱出来。那么五蕴的关系又是什么样的呢?僧人的问话问的就是这种问题,他是把五蕴分开来理解的,五蕴分二聚,有彼此的关系,五蕴每一蕴之间,相对独立,也有彼此的关系。


    我们再看大安的回答,大安反问僧人:“此蕴未消失,哪个又是大德?”僧人说:“不懂”。大安就说:“你要是懂此蕴了,彼蕴也就明白了。”


    彼此之间,虽有区别,但五蕴成人时,又是统一的。一真一切真,五蕴皆真;一如一切如,五蕴皆如。全相皆性,所以真如就是五蕴聚合生起的真如自性。因此,大安在僧问此蕴消失时,就反问他此蕴不消失时如何的问题。僧人把修行的消除理解为一蕴一蕴地消除的,其实并非如此。一蕴有众蕴,一蕴有便众蕴有,一蕴无便众蕴消,还分什么彼此呢?这也就是禅宗顿悟之旨。


    僧人又问:“大用显现在目前,无拘无束时应怎么样?”


    禅师答:“用得你就用。”


    僧人一开始是问法身与五蕴的关系,现在禅师告诉他法身就在五蕴中,于是这位僧人问:遍存于身心中的法性显现其功能作用时,该怎么样呢?禅师便告诉他,既然是“大用”,你能用为什么不用呢?


    僧人开悟,很高兴,便绕着大安的禅床走了三匝。这是在表示“大用显现”。


    禅师见状,便说:“这就够了吗?比这高妙的事为什么不想不问呢?”觉得自己悟了,便高兴,便有动作,这仍不是彻底的摆脱。


    僧人刚要开口说些什么,大安赶紧打他,又呵斥道:“这野狐精出去!”


    这是不让僧人说,说了便不是那最高妙的。让他出去,正是在断除他有说话想法的一念。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无有无无123

    法身功能,即是这一切施为,讲得真好 体用如一

    史壮宁 回复 @无有无无123: 赞👍

  • 1353008iqwn

  • 婵娟_z4

    赞!

  • hanyanf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