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听点禅故事,打开天窗观世界。
大唐国里无禅师
希运时代禅宗经过数代禅师们的努力遍布大唐国中,宗门内形成一种普遍交流形式,这就是“行脚参访”。各山门中的禅僧四处游历,来往于各门名派的禅师们之间。一来可以转益多师,增长见识。二来可以游玩山水,路途中又不愁吃住问题,所以和尚们乐此不疲。由此演生出禅宗种种新的悟道方式。宾主交流,互相讨论,互相启发和独自打坐习静就有很大不同。应付之间,产生了禅宗独特的“机锋”。就是用含蓄的语言考验对方的悟性。时间久了,机锋就有固定的句法,这些句法由僧徒们传播流通,也就有了禅家“语录”的存在。此后继而又形成了所谓的“公案”,就是那些语录中典型的机锋应对的案例。
黄檗希运成名后,门下行脚的人很多。有一天,禅师上堂,对着大家说:“你们这些人来干什么?”说完便用手杖轰这些人走。
这些行脚僧人很顽固,就是不走,仍聚在那里。禅师就坐下来,对他们说:
“你们这些人尽是些吃酒糟的俗汉。有你们这样行脚的吗?笑死人了!你们行脚,只住人多的地方去凑热闹,哪是什么行脚?老汉行脚时,专往人稀处去,莫说是人了。就是在草根子下边遇到活物,从顶门上一锥,如果它知道痛痒,老汉也要放入布袋里供养着。像你们这样容易,那还有今天!你们既然是行脚,也得提起个精神小心着,你们难道就不知道大唐国里连一个禅师也没有吗?”
这话说得好不蹊跷,禅宗和尚到处都是,怎说一个也没有呢?于是便有人站出来,反驳希运,说:“各方尊宿大德,都在聚众开法,怎么你却说没禅师?”
“我不是说禅,而是说无师”希运补充着自己刚才的意思,真理不被认识就不是真理,禅宗大法遍布世界,不生不灭,但又有几人能认识它?希运对发问的僧人接着说:
“和尚你知道吗,马祖大师门下有八十四人坐道场,但真正得了大师正法眼的有几人?不过两三人而已!庐山的归宗和尚算是一个。出家人,得知道从高处着眼才行。像四祖门下牛头宗的那些和尚们那样,对谁都横说竖说,不知向高处转,怎么行?有上求的眼目,才能辨清邪正宗党。怎么做人的事由,都弄不清楚,成天只知道学念言语,把人家说过的牙慧向自己的皮肉袋里装,还到处说我会禅,这替的了你们的生死吗?轻蔑老宿前辈的人,下地狱像射出去的箭一样快当。别看你们坐在我这不走,打你们一进门,我便看出来你们轻蔑我。知道我的意思吗?赶紧努力吧,别吊儿郎当,把什么事都看容易了,成天为着一件衣服,几口饭瞎混,空过一辈子。明眼人在笑话你们呢!早晚得被俗汉子算计了。眉眼高低,要会看长在谁的脸上。会就会,不会就散了吧!珍重!”
从黄檗的一番话语中,可以看出禅宗内部令人堪忧的状况。禅门的兴盛,也带来了虚浮矫伪的弊端。希运禅师是敢于面对这种现实的和尚,他的训言痛快淋漓,而他对马祖门下,正法眼少的楬橥,更显示出他的勇气、清醒和尖锐。
裴休说乃师“其言简,其理真,其道峻,其行孤”,看来话语不虚。另外在授徒态度上,黄檗的风范也有不同,禅师曾说:诸方宗师相承的学道方法,不过是“引接钝根人语,未可凭依”,因为真正的利根人,一言开悟,寻找自家佛性已忙得不可开交,哪还有功夫去找别人“接引”呢?有这样的看法,所以黄檗教人,“不立义解,不立宗主,不立户牖”。既不讲解经卷义理,也不标个什么大旨,也不告诉人入道的方便法门,一切皆由自悟,这是离开教说悟宗的“教外别传”方法。实际上,马祖洪州宗的不立言说发展到黄檗的离言教,走向了顶峰。
与此相关,在希运门下得正法的人,都是利根上器的人,而中下之流,莫窥涯涘(si)。滥竽充数是要有条件的,黄檗峻峭的门风,淘汰得很严格。所以像临济义玄这样的禅宗中后期重要的禅师出自黄檗门下,是必然的。
宣宗大中年间,希运在黄檗山圆寂,宣宗为这位老同学赐谥“际断禅师”。
是“断际禅师“,非“际断禅师“
史壮宁 回复 @鸿雁姐姐_19: 惭愧错了,非常感谢您的提示!🙏阿弥陀佛!
好
“赶紧努力吧,别吊儿郎当,把什么事都看容易了,成天为着一件衣服,几口饭瞎混,空过一辈子。明眼人在笑话你们呢!” 黄蘗禅师的这顿骂,太犀利了,隔着一千多年了,听来还是振聋发聩啊!
史壮宁 回复 @阿尔法龟: 放逸是习性,这句话应该每天早上起来念上三遍激励我们自己。阿弥陀佛! 有时候给自己规定五点起,甚至定上了钟表,但是到了时候,从床上爬不起来,转身又睡过去,非常惭愧。有时候听课,慢慢就睡着了。总觉得还有时间,这种散漫也时刻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