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好学:孔子的学习方法

013.好学:孔子的学习方法

00:00
10:20

       这一集的关键词是“好学”。孔子对于学的论述很多,我们拈出好学来说一说,那是因为这不仅仅是一种态度,一种美德,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我们现在也常说这是一个“终生学习”的时代,或者说我们要建设一个“学习型社会”。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好学”?怎么又算得上是真正的“好学”呢?不妨来听孔子讲一讲。

        一、我们为什么要好学?

        追求美好的品德,是我们人格成长最重要的内容。但是要想拥有这些美好的品德,仅仅有信念是不够的,还要不断学习,用好学来提升自己。这是因为在每一种美德背后,也往往跟着一种弊病。克服弊病,走向美德,这中间的桥梁,就是“好学”。在《论语》中,孔子和学生子路有一段对话,后人称之为“六言六蔽”,值得我们好好玩味一下。

        第一个是“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追求仁德,不好好学习,弊端就在于容易被人愚弄。我们都听过“东郭先生”的故事,好心的东郭先生遇到中山狼,帮助它躲避了猎人的追捕,最后却差点被这头狼吃掉。这就是不好学,不了解狼狡诈和凶残的本性,不但会给自己带来危险,有时甚至会危及社会。

        我们都有善心,可是,我们真的拿出时间来学习帮助别人的技能和方法了吗?我们又真的拿出时间来学习自我保护的学问和经验了吗?没有。于是我们面临的困境往往是,遇到有人跌倒,我们都愿意扶他一下。可是有时想起这么做可能会被讹诈,索性就不肯帮忙了,因为我们害怕落到“其蔽也愚”的境地,被人愚弄,也就没办法做到“仁”了。我们看,“仁”这件事,一方面要从本心本性上下功夫,另一方面也要从实践方面下功夫。有识别真相的能力,有保护自己的技巧,有维护秩序的方法,我们就敢做好事,敢于坚守“仁”,能够做到“仁”了。

        第二个是“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喜欢卖弄聪明,不好好学习,弊端就在于总是偏离正轨,言行放荡而没有根基。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小时候天分很好,但缺乏刻苦学习和积累,最终在东游西荡中浪费了自己的一生。由于营养和教育的改善,当前这一代年轻人都很聪明,智商很高,学东西很快,但也都比较浮躁。我参加过一次活动,一位90后研究生发言说,不要说我们信仰金钱,或者信仰时尚,或者信仰这信仰那,其实我们没有信仰,我们的心是空荡荡的。我们为什么被看起来浮躁,那就是因为我们无力抵挡资本所裹挟的各种潮流的冲击,但是事后,这些事情又不会真正留在我们的心中,成为坚定的信仰。因为内心没有信仰,所以就很容易言行放荡,没有顾忌,做事也总要寻找捷径。但这世上哪里有捷径呢?如果有,也只是努力和坚持的另一个说法罢了。

        第三个是“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诚实守信,却不爱好学习,结果就是被人利用,反而害了自己。一个人信守承诺当然是好的,但还要好好学习,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而不是黑白不分地死守承诺。比如说当时的一些刺客或者游侠,轻易地答允他人,因为私人感情,做了一些违背公义的事情,最后自己也被杀掉了。再比如春秋时期有个叫做尾声的年轻人,说好和一个女子在大桥下约会,结果女子没有按时赶来,潮水却不期而至,尾声为了维护自己的诺言,抱着桥墩被淹死了。这种盲目的守信,想来也不是那个女子想要的。

        第四个是“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标榜自己的耿直,可是又没有什么学问,弊端就是性情急躁、说话尖刻。这种人常常就是所谓的“猪队友”,没有做事经验,不观察局面,仅仅是秉持一种基本的道德原则就胡乱发炮,指点江山。率真,耿直,直性子,心直口快、刀子嘴豆腐心,这些也都是美德,但如果把它作为缺乏学问、不通人情的伪装自欺欺人,那就不是真正的美德。

        第五个是“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做事勇敢,但没什么学问,就很容易犯上作乱。我们常说的匹夫之勇,往往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往小了说危害自身,危害家庭,往大了说就是危害社会了。

        第六个是“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刚,跟直、勇都不一样,刚是刚强,就是意志很坚定,但没有学问,弊端就是容易狂妄,容易胆大妄为。这样的人看起来很有信念感,很难被说服。但如果他们的信念本身是有问题的,破坏性也很大。清末有一本小说叫《老残游记》,是刘鹗写的。书中就批评了一种人,他们说自己是清官,从来不收受贿赂,因此便随便判案,制造了很多冤狱。比方说,有一个叫刚弼的官,因为被告曾经托人向他说情,便一口认定被告是凶手。他的逻辑是,如果不是凶手,为什么要来说情呢?然后便严刑拷打逼供,制造了冤案。就这样,刚弼还到处标榜自己是一个伟大清官。我们在生活中也会看到,有些人没有科学依据,却盲目地宣扬自己的理论,听起来言之凿凿,实则值得我们警醒。

       只有好学,才能让我们避免被愚弄,避免言行放荡,避免被人伤害,避免说话尖刻,避免做乱闯祸,避免固执己见,从而真正拥有“仁”“知”“信”“直”“勇”“刚”这样的美德。

        二、怎么做才算是“好学”

        对于好学这件事,一向谦虚的孔子也是很引以为傲的。他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冶长》)在十户人家的地方,一定有向我这样又忠心又有诚信的人,但是他们赶不上我这么喜欢学问。在诸多弟子中,孔子认为只有颜回算得上好学,他的优点是“不迁怒,不贰过”。不迁怒,就是不拿别人出气;不贰过,就是同样的错误不会犯第二次。颜回算是好学了!说这话的时候孔子必定已经年过70了,可以算是定评。可见真正的好学,是一件稀罕的事情

       当然,真正的好学,不是说总是捧着书本就行,还要包括其他方面。比方说,实地调查和向人请教。《论语》中记载,孔子来到周公的宗庙,详细地请教每件事情,这就是在学礼。据记载,为了学礼,他还专程到东周王城请教过老子。

       孔子也很强调学问的乐趣,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我们现在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爱学习,才能真正学得好。 他还说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述而)这份勤奋和快乐,一定是来自学问的。

       当然,我们热爱学问,潜心好学,最终还是要传承儒学之道,解决社会问题的。这个最终的使命感,我们绝对不能忘。孔子说:“笃信好学,守死善道。”笃信儒学之道,誓死保卫儒学之道,这是儒生的毕生使命,这是最高的原则,不为时局所动。从空间上来看,“危邦不入,乱邦不居。” 危险的国家不进入,混乱的国家不居住,因为这不是知识分子可以改变的,知识分子有传道的责任。从时间上看,“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在孔子看来,“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政治清明,一定要出来传道,得到高官厚禄也不为过;政治黑暗,一定要隐身起来护道,默默无闻也不算耻辱。那些在太平之世畏首畏尾的人是失职的,但是那些在昏乱时局中飞黄腾达的人却也是失节的。我认为,这就是孔子为所有读书人指出的安身立命之道。

        这些就是我们从好学的孔子身上可以学到的,下一集我们一起来聊一聊中庸。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柏绿成荫

    专业的老师讲就是不一样,字正腔圆,清楚明了,感谢老师。

  • 广院诗人

    我参加过一次活动,一位90后研究生发言说,不要说我们信仰金钱,或者信仰时尚,或者信仰这信仰那,其实我们没有信仰,我们的心是空荡荡的。我们为什么被看起来浮躁,那就是因为我们无力抵挡资本所裹挟的各种潮流的冲击,但是事后,这些事情又不会真正留在我们的心中,成为坚定的信仰。

  • 1342633lykq

    非常感谢您的付出与分享,让我成长。

  • Nack_i5

    受教了~!老师辛苦~!

  • 班乐乐妈妈讲故事

    老师讲的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