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5.助人五要素
 6254
试听180

085.助人五要素

00:00
11:54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欢迎你来到心理学与社会生活,我是陈昌凯!

 

最近几次课,我们都在讨论助人行为,我一再想告诉你,助人行为的影响因素是非常复杂的,如果你和一些媒体一样,动不动就用“世风日下”、“道德沦丧”、“人情冷漠”等等这些词语去批评和指责那些没有提供帮助的人,那你可能真的还不够了解助人行为。在你心中,助人行为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我们常常会说“举手之劳”,好像只要你有一颗乐于助人的善良之心,就可以理所当然地付诸于行动,然后助人行为就完成了!事实真的如此简单吗?当然不是!就像我们在前面的课程中介绍的助人行为的产生,不仅受到心情、帮助者的人格特征等主观因素的影响,而且就算你在主观上是愿意帮助别人的,但天气、物理环境、时间压力,以及旁观者的数量等客观因素依然会极大的影响着你是否会对他人伸出援手。所以,是否向他人提供帮助,很多时候真的与道德、人性没那么大的关联,千万别让一个小小的助人行为背上那么沉重的包袱!


更重要的是,就算我们抛开那些主观因素、客观因素不谈,单就从需要帮助的事件发生,到你产生助人的意愿,也是一个非常复杂而连续的过程。或许那看上去还是一瞬间的事情,但就是这短短的一瞬间,其实你至少会经历连续的五个认知加工过程,我比较喜欢把这个过程叫做“助人五步走”。


第一步叫“觉察”,意思是你必须要觉察或是注意到某件事情正在发生。如果你匆匆赶路,或是眼睛只盯着地面,那你肯定是无法注意到有什么事情的话,这就不能构成觉察,那自然也就根本谈不上去实施助人行为了!就好像让座这件事情,我们当然理应给那些更有需要的人让出座位,可是假如你工作了一天,坐在车上不小睡着了;或是工作太多,连坐车回家的路上,你都在埋头处理文件。那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又怎么会注意到自己身边有老人、孕妇等等需要帮助的乘客呢?!所以,察觉是助人行为反应链上的第一环,没有觉察,其他一切免谈。


第二步是解释,也就是说,在我们注意到某件事情之后,要对它进行判断和解释,只能当我们将这个事件解释为一个紧急事件时,才有可能引发后面的助人行为。假如你看到一个人躺在马路边的人行道上,动也不动,你会做何反应呢?假如你认为这可能是一个突然晕厥倒地的人,那你多半会立刻采取行为,报警或是实救,反正一定会提供帮助的。但如果将这个情景解释为不过是一个无家可归者,躺在路边睡觉而已,那你显然就不会提供什么帮助了,因为那并不是一个紧急的事件,也无需你实施什么帮助。


所以,我们对于情境的解释是很重要的,也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某些能够帮助我们进行解释的关键性线索就变得很重要了。比如如果躺在地上的人身边有血迹,那显然就是一个可以帮助你将此解释为紧急事件的线索;比如听到某人发生的哭声或是求救声,那也可以让你知道可能有人需要帮助,从而进入助人行为的下一个步骤。


助人行为的第三阶段,是责任。当你确定这个情况是个紧急事件之后,你就需要确定一下自己是否有责任提供帮助。如果你发现求助者是一个孩子,而她的父母正好就在身旁的话,那么你就不需要承担帮助TA的责任。但如果是一个老人摔倒在那里,身边并没有没什么人提供帮助的话,那么这个时候,你就要考虑是不是要伸出援手了。


你还记得我们前面已经讲过很多次的“责任分配理论”吗?它就是在告诉我们,有时候在一个需要帮助的情境中,旁观者多了,就反而让提供帮助的责任被分散掉了。你会觉得,不一定需要我上去帮助的,因为有那么多人在呢,大家肯定会帮到TA的!所以,即使你不觉得有责任要提供帮助,也并不是什么道德的问题,只不过是你觉得有很多人可以提供帮助,就不再需要你出手了。然而,遗憾的是,很多时候,大家都是这样想的,结果反而没人上去帮忙了。


当然,会削弱你助人责任感的,除了旁观者的数量,还有你与求助者之间的心理距离。你有没有发现,在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好像我们相互支持与相互帮助的情境确实少了很多。像我这样70或80后的人,常常会回忆我们小时候,邻里关系特别的密切与和睦自家有了什么好吃的,做了什么好菜,都会分给各家邻居尝一尝。自家有事顾不过来,邻里之间都会相互照应的,父母不在家,小孩子常常会被寄放在邻居家里。在这种亲近的社会氛围之下,互帮互助就成了一种习惯,当我们看到自己身边的人遇到困难的时候,就会很容易觉得自己有责任去帮助别人,自发地向他人伸出援手。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当我们与他人相互熟悉的时候,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就会接近,也更容易产生共情,于是,也更容易觉得对方遇到困难,我们有责任去提供帮助。所以相互认识和熟悉的邻里、群体之间,更容易出现助人行为。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今天的社会,我们很多时候并不会和邻居们发生太多互动,常常连谁住在你周围都不知道。或许因为居住环境的原因,如今我们已经很少能见到自己邻居,彼此之间也是相当陌生的,这样向他人提供的责任自然也就弱了很多。


你千万不要以为你感知到有提供帮助的责任,就会真的提供帮助了!你还需要有第四个步骤,就是能力。也就是说,你在明确自己有帮助的责任这后,还需要考虑自己是否有能力帮助他人,确定自己以何种方式来提供帮助。如果有一个人突然晕厥在你的面前,而你又恰好会心肺复苏术的话,你就可以立刻上前对TA进行实施急救。可是如果你完全没有这个能力,那你就只能干着急了,或者在一旁打打急救电话。同样,如果你看到一个人不慎落水,假如你会游泳的话,可能立刻就会跳下去救人,但如果你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旱鸭子,那就只能帮助呼救喊人了。


当你觉察到有什么事件发生了,而且通过某些线索将其确定为是一个紧急的、需要帮助的事件,然后,你觉得你既有责任,又有能力提供帮助时,你才会进行最后一步,也就是实施助人行为。因此,其实每一次助人行为得以实施的背后,都要经历觉察、解释、责任、能力和行动这五个步骤,所以千万不要再以为向他人提供帮助是个根本不用走心的自动化行为了哦!


现在你发现了,助人并不是简单的帮与不帮那样就一个步骤的过程,它远远比我们想像当中的复杂。它有着五个连续的环节,任何一个环节中断或是出现差错,都不可能出现助人行为。因此,再了不要轻易地给那个没有提供帮助的人或群体扣上一个道德的大帽子。他们可能匆匆路过,根本就没有注意到发生了什么事情,连觉察都没有,又谈什么后面的解释、责任、能力和行动四个步骤呢?


我还是要说,我并不是要为那些袖手旁观、见死不救的人辩解,见义勇为、助人为乐本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助人五步走发展到最后一步的时候,也就是说当我们觉察和确认了危机的存在,也确定自己有责任和有能力提供帮助时,我们就应当做出最后的行动。但在此之前,还没有完成四步的时候,很难说究竟是哪具环节出现了问题,而这四个步骤其实又都与道德之间并没有什么关系。


那么不管怎么说,我们究竟可以如何克服这个五个步骤中可能出现的障碍,让更多的人能够为需要的人伸出援手,让这个社会更加温暖呢?


我想唯有你对他人能够保有一颗关怀之心。只有如此,你才有可能时时关注到他人的一些特殊状况和表现,才能细致地观察情境中的某些线索,帮助你更好地对可能潜在的风险做出准备的判断和解释,从而才有机会将自己助人为乐的品质,通过所拥有的助人技能体现出来。


常常在网上看到很多文章,教我们如何判断一个孩子在大人怀里哭闹,究竟只是孩子与父母的对抗,还是孩子被陌生诱拐;或者是教我们如何识别到底是夫妻二人吵架,还是被歹徒挟持。这些方法与招式都是建立在我们对他人抱有关怀和关爱之心基础上的。否则,即使线索就在你的面前,你可能也会置若罔闻。


我想再一次强调一下,助人行为的发生,必须经过觉察、解释、责任、能力和行动五个步骤,是一个复杂和多变的心理过程。因此,少一点无端的指责,给我们一个更加宽容和理性的社会环境,或许我们就会更愿意靠近彼此、关心彼此,从而更好地促进彼此的支持与帮助。

 

如果你觉得今天的内容对你有所帮助,欢迎你将本条音频分享给你的家人和朋友,让我们一起更多的关心他人、帮助他人!

精选用户评论
  • 厚德载物_rmh

    陈老师对某一现象或问题的多角度分析、让我们看待问题更理性了、更适应了。

其他用户评论
  • 瓦lily

    感觉后面这些没什么意义

  • 沭释

    天呐正在听陈老师的讲座,离他超近 感觉老师一直属于“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那类人🙈 很开心!

  • 我是风儿我爱沙

    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 彤童爱阅读

    人与人之间再亲密都得有距离,这是起码的尊重

    陈昌凯 回复 @彤童爱阅读: 是的

  • 甘心207

    心理距离更要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