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意识

改变意识

00:00
52:29

                                               改变意识

  


  成长是不断学习的过程


  圣人的品质


  坦然面对 自我警觉


  傲慢使人堕落愚昧


  合度应机的觉悟智慧


  放下达成自觉自由


  

  今天我们再讲一讲,人为什么要改变意识。人需要改变意识,这是关于开发觉悟智慧的永恒课题。重视人的思想意识的改变,是人类自从有了智慧传承教育文化之后就已经开始了的。智慧教育文化的内涵,强调了人需要通过在现实的生活当中、在修身养性的过程当中去改变意识。


  成长是不断学习的过程


  关于改变意识的这样一个课题,不仅仅是对修身养性的人所要求的,也是对社会当中每一个人提出的要求。我们的祖辈们不是有这么一句话传承了下来吗?说人需要做到“活到老,学到老”才行。这就是告诫我们这些处于成长中的人们,需要通过不断地努力,去改变自我的思想意识。这个说法的本身非常通俗,非常符合世俗社会中人们的这种心态。


  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从生理特性上来看,也必须要求改变意识。我们可以看一看人从小长大的过程,其实都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从我们一生下来,就走进了这个人类的新天地,当第一声哭泣标志着一个新人诞生的时候,我们就已经踏入到学习的过程中,就开始学习独立生存的本领了,学习做人的内容与过程。


  在小的时候,我们就不断地学习吃饭、睡觉、各种礼仪等传承教育的内容,摸爬滚打;到了大一点的时候,就开始接受文化知识的教育。学习知识文化的本身,就是为了使自己能够掌握那些面对社会、面对自然环境的各种知识。说面对社会比较空洞,不好理解,说面对今后要生存的这个环境、人存在的生活环境更恰当一些。


  人是需要主动去适应这些环境的,需要有一定的文化,需要有一定的生存技能等。在过去,没钱人家的孩子是没有学习文化教育的条件的,这样他也就只能学习一些社会方面的、生存性的文化内容。他们对于知识性的文化没钱学,就只能学习那些社会生存方面的传承教育文化的内容。但这一切都是通过教育的手段来达成的。长辈们就是手把手地教,教晚辈们学会如何生存的方式和做人的诀窍,学会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学习独立生活的技能,学习在社会上独立生存的这样一些知识等。


  那么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的所学也在不断地被丰富,这样人的羽翼就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地丰满起来了。当所有独立的生活条件已经具备的时候,人就将离开自己成长的环境、离开父母,在社会的人群当中展现生存的本领了。在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应该进入到那种不断改变自我意识的过程中。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随着人文文化的变迁,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我们所学的那些立足于成长的文化知识,以及接受的最基本的教育,这些知识和生存的手段都已经不足以满足自己成长的需要了,旧有的使人赖以存在的所谓知识和生存手段的“工具”就显得微不足道了,那么我们就需要通过不断地学习来强化自己生存的本领,来适应生存环境的变化,满足自己成长过程中的需要。


  对于古人,我们就不多谈了,我们就谈谈现在。现在的学生们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在刚刚踏进大学时,是会产生满天地之间唯我独尊的感觉的;可是当自己从大学毕业之后,却发现这个社会并不是自己梦想之中的天地,这个时候人所学的和所需要用的文化内容,就形成了明显的差异,即理想与现实在自我的思想中就很容易成为对立面。那么作为成长中的人来说,就需要有一个不断进取的精神来统帅自己的生命活动,需要学习新的文化内容来充实自己,使自己能够在现实的社会环境中生存下来。


  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人的表现相对于整个社会而言,都是显得微不足道的。尽管如此,作为个体的人还是要在社会中维系自己的生存,还是须要有自身的生存能力,这是社会对每个成员提出的基本要求。因此,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里,要想更好地生存、健康地成长,那么在提高自身能力的这个成长过程中,就需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观念,把自己所学的文化同社会所需求的文化内容结合起来。所以现在毕业以后的大学生,还是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的技术、新的知识来充实自己,使自己能够独立地在社会上生存。


  由于人会生活于社会的不同层面,因此就会接触不同层面的人,那么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对自身提出了要求,在相处的时候、在发生关系的时候就提出了各种要求;由于生活的地域不一样,环境不一样,人文素养不一样,对一个事物认知的态度、层面和角度不一样,那么要求和结果就不一样。


  任何一个人在刚刚走上社会的时候,都需要学会不断地更新自己的观念,以便于自己与各种社会关系达成相互之间的动态平衡。如果认识不到这个更新观念的过程是人成长的必然过程,新陈代谢也是任何事物发展的必然过程,认识不到任何人、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都是有规可循的,且这种相互关系也是处在不断运动、变化、发展中的,那么往往就会演绎出这样的结果——郁闷、烦恼、痛苦、失望和不如意等,而这些也是每个走上社会的年轻人都会遭遇的事情,也是必然会出现与新的现实情况不相适应的一种普遍现象,也是平常人说的“吃亏”的现象。


  是啊,只要不能随时随地改变自己的思想观念,那么吃亏就是必然的了。什么叫吃亏?就是自己所学的不能被自己所用,就是执著于自己的观念观点,或停留在过去的荣耀之中,与现实不相符合而生了障碍心。人自己的长处或所谓的优势不被社会认可,自己也没有主动去调整好思想意识的参照标准,没有做好适应社会现实的思想准备工作,也就会自然地被社会所排斥,而自己反过来也会因此产生厌世的情绪。对于这样的现象,就叫吃亏。


  但是经历了像这样的吃亏过程,确实能使人成长起来。“吃一堑,长一智”,人是需要在教训过程当中成长起来的。修身养性也不例外,修身养性的道理和做人的道理都是一样的。有时候,人在生活当中总是怀疑他人,当一句话还未说出来的时候就怀疑他人、责备他人,这就是典型的狭隘、偏执心态。拥有这种心态的人,是不能很好地立足于社会的。如果在修身养性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这样的现象,那么这个现象将导致你无法真正见证生命的真谛。所以改变人的思想意识,就成为了人正常生活于社会的必然要求。


  以前还听老人们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人在成长过程当中,也就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自身的棱角(固执的观念观点)就像桌子的角一样,会被磨圆、被撞圆的。人的这个棱角是从哪里来的呢?一方面是从我们生命的遗传中带来的;另一方面是从我们出生以后学会的。这些棱角,小时候是我们的亲人教导的,如姥姥、姥爷、祖父母、父母、叔伯、阿姨等;大一点,就是我们的同学、儿时的朋友相互学来的;再大一点,就是在社会中的同事、朋友等社会关系的交往中学来的。


  任何人在刚走上社会的时候,都是有棱有角的,而且棱角分明。随着社会生活的适应、观念的改变,随着自己立足于社会能力的提高,人就会变得成熟起来。这样一来,人的棱角就在生活的磨砺中逐渐地消失了,棱角变圆满、变圆活了。这是一个人成长的标志。在修身养性的人群当中,也提出了这样一些要求,它不仅仅是在碰撞磨砺的过程中去呈现自性、圆满人生,而且还是须要去主动完善人格的自我培养,是从这些方面去进行自我的净化、人生的圆满。


  圣人的品质


  用一个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自己、来促进自己对意识的改变呢?那就需要我们了解圣人的人格是什么样的。没有标准就不成方圆,没有榜样就没有动力、没有方向。所以,几天以前我就想讲一讲圣人的品质或者说圣人的人格是什么样的,从圣人来看,他的情感是怎样的?不管是说圣人的情感、还是一个明师的情感都行。


  首先,作为人所存在的人际关系来看,圣人的情感必须具备做父亲的情感,做母亲的情感,做兄弟姊妹的情感,为人子女的情感,以及同事、朋友的情感等。圣人情感的角色,是人在现实社会当中所能够发生的各种关系的总和。如果一个圣人不具有这样的情感,那就不是圣人,那就做不到“圣人无心,以百姓心为心”,那就会起执著心、分别心与妄想心。


  当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有父爱的时候,明师或者圣人就会以父亲的面貌出现;当人遇到困惑,需要母亲的力量来爱护的时候,明师当以母亲的情感出现;当人需要朋友关怀的时候,明师当以朋友的情感出现;当人们需要走向觉醒的时候,明师将以师长的面貌出现;当人们的品质升华、需要人鼓励的时候,需要受人尊重的时候,明师将以兄弟或子女的面貌出现……


  明师的情感,是一个圆的,是没有方正棱角的。圣人就是这样的一种情感,以无我爱人的面貌出现,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以百姓心为心”地自然展现各种角色的情感。只有以这样圆满的情感面对世俗的社会,才是明师的情感;只有具有这种情感,才能在生活中呈现出无私的爱。这就是明师的觉悟智慧,这就是明师的风范与非凡。


  有的人或许在这些方面表现比较突出一些,有的人或许在那些方面表现突出一些,但不可能是圆满的觉悟智慧状态;而明师的情感是完满的,是没有私利的,是不占有的,关键是不偏执、不过欲,这是衡量圣人思想言行的标准。这样我们就会知道,明师或圣人的智慧品质是什么样的。明师或圣人就是能够驾驭七情六欲和感官心意的人,是一个思想意识没有障碍的人啊!所以我们以前的讲课中讲过,真爱是一种无我的境界。如果人有了“我相”,那么这个人就不可能以这样或那样的种种需要的身份和面貌出现了。人思想意识的改变在情感方面,必须得参照这样的方式来进行改造。爱是无我的,是无私利的。当然,爱也不是像有的所谓大师所说的那样那么难!像那样去讲的人,显然修养意识功夫的境界是不够的,这都是由于智慧功夫践证不到家的缘故而产生了见地不透的结果。


  大家一定要明确这样一点,辩证法思想是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关键是学习智慧文化中辩证法思想的内核。


  意识的改变,对一个修身养性的人来说,乃至对于社会上每一个人来说,它是生命发展过程当中必然的过程,没有第二个过程可以取代。无论你的生命活动达到了哪个层面,都是没有用的。只有意识的改变,生命活动的改变才能成为现实。如果人的思想意识没有改变,只是生命活动层面的改变,那么人真正智能的进化——转凡入圣的过程就没有办法完成了。因为你总是有我执,有偏执性存在!


  圣人是怎样生活于我们这个社会的?有了前面的《真爱是无我的境界》那一堂课,我们就应该有一个清晰的思路了。明师和圣人不是展现一个小我,而是一个大我的智慧境界,那么这种真挚的情感,使得人在应对的过程当中产生了什么?就产生了一个顺应环境、顺应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过程,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是自然而然存在过程的体现。圣人不是万缘放下,也不是放下万缘,而是当人与事物发生关系时,看是否需要来放下万缘,当事物需要的时候,还可以提起万缘,是像这样的一个应对过程。放下与提起也都是相对的,是互生、互化、互分、互合的整体辩证关系,又是互根、互离的辩证整体关系。


  因为这些年来,谁也没有看到过明师或圣人是什么样的,就把自己看到的某位老师和他的形象结合起来,而形成了具体的形象模式;当自己看到了那位老师,内心就会觉得那就是明师的风采,就把那样的概念模式化了。但是,在这里我要明确地告诉大家,不管是圣人还是明师,都不是我们脑子里形成的观念和概念的具体形象模式,也不是达到我们自认为的这样或那样标准的人就称为圣人或明师,不是的!圣人或明师,其所生存的环境不同,觉悟智慧圆满的境界就会不一样,那么呈现给大家的印象是有差异的。


  每一个觉悟者的圆满,只能是代表他自己个体的圆满觉悟智慧,所以说没有一个标准的模式或形象。但是,他们的存在,都会有一个共同的现象:所有达到明师或圣人境界的人,必须有一个给予真爱的这种大智慧的力量,任何时候的展现都是自然的、无我的,在应对万事万物的过程中是无为的。尽管每个明师或圣人,其展现觉悟智慧的层面和能力存在着深浅和大小的不同,但呈现出的情感却是无我的觉悟智慧境界。


  有的人可能把自己爱的力量,展现在社会文化和科技文化上了;有的人把自己爱的力量,展现在健身与养生文化方面的建设上了;还有的人把自己爱的力量,展现到世俗社会众生的身上了。展示在世俗社会众生身上的时候,这就是见证到了觉悟智慧的所谓传说中宗教家的爱。他们的存在,不是以他们某个个体的存在为原则,而是以人们共同存在的共性为准则的。


  但是明师或圣人却不是神人,这个得把它搞明白了。有的人一提起圣人,就把他们与天上的神划等号了,说圣人既然是无我的境界,那应该具有大神通。其实圣人也有不同的层面,因此他们所展示出来的内容,也是各不相同的。所以,人们在改变思想意识活动的过程当中,应该去遵循这样一个标准,去改造它,去认识它。可是这些年来,大家没有看到过圣人的模样,也就没有一个标准,只能把电影里边的那些神话,作为自己的参照标准;只能把自己过去的老师,作为自己的参照标准。像这样去认识这一事物,就会出现大错了。


  在刚才的讲课中,首先肯定了大家在改变思想意识方面所取得的进步,每个人对待自己的这些进步,大家应该感谢自己,而不需要感谢老师,不须要记挂老师。希望大家把感谢老师、牵挂老师的这种情感内敛,作为你自己成长的动力。我想这本身才是对老师情感的回应。。。。。。


【注】(本文内容摘自刘战魁先生著写的东方智慧系列文化丛书第一部《智慧书》之《心灵的净化》,中国戏剧出版社,2011.1  ISBN 978-7-104-03385-1。)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