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讲】《卷中•答顾东桥书》拔本塞源之论(1)

【第八十一讲】《卷中•答顾东桥书》拔本塞源之论(1)

00:00
48:52

各位朋友大家好。咱们今天呢一起来读《传习录·中卷》,《答顾东桥书》的最后一段文字。这段文字呢在阳明学的传播过程当中是很重要的一段文字。王阳明在《答顾东桥书》的前边部分,基本上是逐条对顾东桥的批评呢进行了回应,阐明了自己整体思想当中关于知行合一的观点,关于致良知的观点。那么在书信的最后,他提出一个观点,为什么我所讲的圣人之学、我所讲的致良知之学、我所讲的知行合一之学,会遭到学术界如此这般的反批评?他说是因为拔本塞源之论,不明于天下,所以他在书信的最后一部分阐释或者说提出了他所说的拔本塞源之论。


阳明先生去世之后,《答顾东桥书》的这最后一部分,曾经被他的弟子们单独刊行,就命名为《拔本塞源论》,我们由此也可以知道,这一段文字尽管是《答顾东桥书》的一个部分,但是它是有独立的价值的。《拔本塞源论》的这一部分内容向来受到人们的极高赞誉,在历史上呢影响深远。这篇文字的根本或者说核心思想,往后看,我们可以看到,王阳明基本上是追溯了整个中国思想、儒家思想,从古到今它的基本演变,而最终的落脚点则落实到功利之行、务外之说,蛊惑人心,落实到批判私心私意私利掺杂之下的功利之说。     


这篇文章尽管只是《答顾东桥书》的一部分内容,但是文字还是相对比较长一点。我打算我们分两次来和各位朋友进行分享。文章从哪里开始呢?从夫拔本塞源之论不明于天下,到书信的最后结束,那我们现在就来一边读,一边说,和各位朋友进行一个交流。


一.拔本塞源 开明圣人之学


“夫拔本塞源之论不明于天下,则天下之学圣人者,将日繁日难,斯人沦于禽兽夷狄而犹自以为圣人之学。吾之说虽或暂明于一时,终将冻解于西而冰坚于东,雾释于前而云滃于后,呶呶焉危困以死,而卒无救于天下之分毫也已。”  


如果我们把《拔本塞源论》看作是单独的一篇文章,那么一开始王阳明实际上表明了这么一个观点。首先我们来解释什么叫做拔本塞源,本就是树的根,源是泉的源。拔本塞源那就是拔去树木的根本,堵塞泉水的源头。实际上这只是一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昭公九年》。我们一般的来理解,这个拔本塞源那就是要拔除根本,堵塞泉源,从根本上来解决问题。王阳明在这里用把本色元这个词,实际上是说问题的症结根源,如果这个根源问题不解决,那么天下之学圣人者将日繁日难,越来越困难,越来越烦难。斯人沦于禽兽夷狄而犹自以为圣人之学。那问题很严重,我们原是人,结果你不明了这个根本,以至于沦于禽兽夷狄了,还自以为是在学圣人之学,吾之说,那就是我王阳明的观点,我王阳明的学说,我的致良知说,虽或暂明于一时,尽管可能暂时的能够明于天下。但是终将冻解于西而冰坚于东,这边好像是释冰了,可是那边又冰冻住。


不能其普遍知晓。雾释于前而云滃于后。云也是雾,雾也是云。而云雾是障人眼目的。王阳明比喻雾释于前,前边好像是雾霾已经消退,可是云气又在后面聚集起来,呶呶焉危困以死,而卒无救于天下之分毫也已。这样的一个状况,不能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这很感慨。


二.圣人之心 以万物为一体


那么追本溯源,我们不明天下学风之所以坏到如此这般之程度的根源何在?下面呢开始文笔一转,追溯根源,夫圣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视天下之人,无外内远近,凡有血气,皆其昆弟赤子之亲。莫不欲安全而教养之,以遂其万物一体之念。这个是讲出圣人之学,究竟是个什么学?圣人之心究竟是个什么心?圣人之心是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所以圣人之学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为最终归结。我们不断的提到过天地万物一体。我说仅仅从文本意义上面来说,最早表达人与天下万物为一体之思想的或许是庄子。  


庄子曾经讲过,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唯一。既然万物与我唯一,所以可以穿透、可以消除世间一切现象上的千差万别,而归源于道本。庄子是有这个思想,但是从理论上或者说从儒家这个观念上面来阐释这个意思,可能还是孟子最为透彻,孟子不是说的很清楚,万物皆备于我。万物皆备于我,所以我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及至于之天之境界则上下与天地同流。


王阳明在这里讲了,圣人之心是如此这般的心,圣人之学是如此这般的学。以天下万物为一体,视天下之人,没有什么内外远近,都是自己的昆弟赤子之亲,昆弟就是兄弟,赤子就是子女。莫不欲安全而教养之,这是圣人之心,这叫做大公无私,廓然大公没有偏没有边,这叫做圣人以天下万物为一体。


北宋张载讲的很清楚啊在《西铭》当中,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是吧?圣人之心是如此这般的一个心,对于天下万民,一切人民不分远近内外,莫不与安全而教养之。这个地方的安全是作动词,就是使之安、使之全,使之心身都能够安,心身也都能够整全。那怎么做到呢?教养。所以说莫不欲安全而教养之,为什么要这么做?已达起万物一体之念。圣人通过这般的做法来达成、来实现它的万物一体之心、万物一体之仁。


三.众人之心 障于私心物欲


“天下之人心,其始亦非有异于圣人也,特其间于有我之私,隔于物欲之蔽,大者以小,通者以塞。”这几句说什么呢?我们天下之人,我们普普通通的人,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的人你我他,从根源上说从本源上说,从起点上说,其始亦非有异于圣人也。从我们的本源上面来说,我们原本和圣人没有什么区别,跟圣人没什么不同。


孟子不就早就阐明了,人家可以为尧舜,我们为什么可能皆可以为尧舜呢?因为我们的心,我们的性,我们的本,原本和圣人同一,你存其心养其性,扩而充之,直养而无害,把我们的这种本原之心、本原之性呈现出来,那便是圣人境界。可是本原是如此。开端是如此,起始是如此,后来其间于有我之私,隔于物欲之蔽,结果造成了什么?大者以小,通者以塞。特这里的意思是只不过,只不过呢见于有我之私,因为有我的这个私心,我的这个私心私意横梗于其间,造成了心身之间的隔离割断,我们对于外在事物的各种各样的欲望,同样也隔断心神,造成我们心体自身本身的障壁,造成了什么结果?大者以小,通者以塞。我们的心体,和圣人一般无二的本原之心,本体之心,原本是和天地一般广大和日月同其光明。因为有间隔,所以小了。这个小可不是本原上的小,那是我们自我因私心物欲之障壁而自小之。


我们的心和天下万物原本相通,本原原本如一,可是同样的也是因为我们有私、有物欲,横梗于其间,间隔与其间,结果通者也不通了,以至于人人皆局于自我之私意私心,相互之间呢以至于会默然不相关心,所以说“人各有心,至有视其父、子、兄、弟如仇雠者。”更不要说天地万物一体之仁了。人人皆怀有一个私心,以至于到了什么程度?父子兄弟,相互之间如怨仇一般,为了满足自己的私心私欲。


按照王阳明的观点,我们的心原本是通天下、通万物的,与天下万物共为一体的。咱们本原原本是同一的,结果以至于到了父子兄弟,是如怨仇。还是我们的本原吗?还是我们这个人的自身存在本原应有样子吗?


四.圣人忧之 推仁以教天下


面对这样的一个情况,“圣人有忧之。是以推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仁以教天下,使之皆有以克其私,去其蔽,以复其心体之同然。”面对着人心,不断的堕落,人道价值不断的失落,人将沦于夷狄禽兽而不自知,这样的一个状况。圣人有忧之,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怀抱着人道价值的忧患。那么怎么做呢?推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仁,以教天下。 


要注意了,王阳明在这里实际上已经非常清晰地阐明,或者说告诉我们,圣人之教,根本上便是天下万物一体之仁之教,是以圣人之本原之心所展开的教化。圣人之学,那便是心学。圣人推起天下万物一体之仁,以教天下,目的是什么?使天下人人皆有,以克其私,去其蔽,目的是什么?回归到我们的心体自身存在的本然状态,以复其心体之同然。同然不是我的心和你的心从本体上说有何不同?从本体上说,我的心和你的心,我们大家的心,天下人人的心,都只是同样的一个状态,这个状态便是等同于圣人之心体本然的那个状态,便是天下万物一体之仁的状态。圣人之教,回归于天下万物一体之仁之本原而已。那么圣人教什么呢?他用什么来教我们?


五.教之大端 尧、舜、禹之心传


其教之大端,则尧、舜、禹之相授受,所谓“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几句话大家都知道,来源于《大禹谟》《大禹谟》过去尽管是被称为伪古文《尚书》,但是这个几句话从宋代学者以来称之为禹廷相传心诀,也称为十六字心传。那就是道心惟微,人心惟危,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几句话如果要解释,好像很费劲,非常复杂,因为也是人各有见,见解各不相同。那我给出一个非常简单的理解,什么是道心?我先做个说明,我们先不说朱熹怎么讲,谁怎么讲,这个讲起来太烦琐。简单说来就是,所谓的道心实际上就是我们的本原之心,是我们秉承于道而有的我们那个本体之心、本原之心。


如果用王阳明的话来说那不就是良知?它只是一个大中至正,它是隐微的,它是在内的,它是未显现。而一显现出来的便是人心。I王阳明讲心之所发便是意。我们的这个心一发动,就形成一个意。心之所发之意,它一定是和一个对象相关联。心为什么会发出这个意?同样的一定是人处在某一种特定的对象性交往关系情境当中,有某种对象引发而起,这是一个交往的过程。正因为如此,由道心所发出来的人心未必必定合乎道心本身。人心惟危,危在哪里?不等同于道心,便是危了,等同于道心,那也就是道心,所以要惟精惟一。王阳明对这句话的解释我们过去讲过,他说惟精是惟一的功夫,也就是说你人心之发,发用出来的人心的这个状态,你要合乎道心的自身状态,同一于道心本身这叫做惟一,而这个过程恐怕不容易做到,我们人人皆不容易做到。    


日常生活当中,我们总是会去计较,有意无意地会去计较我如此这般想,我如此这般做,我如此这般地去考量问题,然后我能够获得什么好处,这就叫做谋利计功,这就开始私心计较了。王阳明的意思说,正因为这样我们才需要到事上去磨练,我们是通过生活的实践,来磨砺我们自己。要是人心所发出来的这个状态。惟精惟一,同一于道心本身,这就叫做允执厥中。


惟精是惟一的功夫,而惟一便是执中。允执那就是要恰当的合适的来把握这个中。我个人一再强调的一个观点是中就是本体,就是道心、或者说性、或者说本心、或者说本体自身原本存在状态。王阳明在这里说呢尧舜禹相互传授,传授个什么东西?那无非就是道心惟微,要惟精惟一,要允执厥中。


六.论其节目 惟以五伦为教


而其节目,则舜之命契,所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者而已。这个五者我们现如今大家都知道,这不就是五伦吗?五种最为基本的基础性的人伦礼法的基本规范,这里呢有来历。舜之命契,契是什么人呢?按照向来的这个说法,契是舜的一个臣。


曾经的舜命他作为司徒之官,司徒之官就是掌管文教。大禹治水的时候,舜曾经命契去协助大禹治水,怎么协助呢?敬敷五教,敷就是布、就是展开,那当然就是要广泛的教导,所谓五教就是王阳明在这里讲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最早这么说的是孟子。历史上有不同的说法,但是说契教的是这个五伦,最早见于孟子的说法。


“唐、虞、三代之世,教者惟以此为教,而学者惟以此为学。”唐、虞三代,那就是尧舜以来,唐尧虞舜、夏商周三代。唐、虞三代之世,王阳明说教者(教育者、教师),他们教什么?惟以此为教,以五伦为教。学者惟以此为学,学习的人也以五伦为学。


“当是之时,人无异见,家无异习。”在那个时候你看看教者惟以此为教,学者惟以此为学。所教所学,上下一致,教五伦,学五伦,也行五伦。“当是之时,人无异见,家无异习,安此者谓之圣,勉此者谓之贤,而背此者,虽其启明如朱,亦谓之不肖。”安此者谓之圣,那圣人是安此,等于说本然会的、明了这个的。正因他明了这个,原本如此,所以呢他才以此来教。勉此者,勉励的从事学五伦的人,那就是贤人。  


违背这个五伦的,哪怕是像丹朱那样。“启明如朱,亦谓之不肖。”丹朱,我们都知道是尧的儿子。历史上说丹朱这个人很傲慢,所以无若丹朱傲,但是他也有好处,这也就是王阳明这里讲的启明,启明的意思呢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很开通,比较通达。正因丹朱傲,所以也有不肖之说,王阳明在这里讲,虽其启明如朱,朱就是指丹朱,亦谓之不肖。 


孟子也曾经说过丹朱之不肖,所谓不孝,本来的意思只是指儿子不像父亲,那么渐渐地在这个意义的使用过程当中就变成小人。我们也说不肖子,在这里就已经是小人的意思,尽管你也有部分方面像丹朱这般也不是说全然的没有好处,没有优点,没有优势,但是呢你背五伦,总体上便说不孝,谓之小人。


“下至闾井田野,农、工、商、贾之贱,莫不皆有是学,而惟以成其德行为务。圣人是安于此,贤人是勉于此,皆以五伦为学,惟以五伦为教。”往下咱们闾井的这个普通人,田野那就是向下普通百姓,以至于工、商、贾等等所有这些人,普通平民,莫不皆有是学,而惟以成其德行为务,,人人皆习于五伦,而成就其德,成就其性。  


为什么会这样?“何者?无有闻见之杂,记诵之烦,辞章之靡滥,功利之驰逐,而但使孝其亲,弟其长,信其朋友,以复其心体之同然。”王阳明这个文章本身也写的非常通贯,闻见之杂,要听得多见得多,各种各样的东西了解的多,谓之博学;记诵、词章,要追求文章的靡丽,所谓美文;功利之驰逐,功、名、利等等这些;都没有,而是怎么样,“而但使孝其亲,弟其长,信其朋友,以复其心体之同然。”那就习以五伦、教以五伦,人人皆如此这般去做,人人都能孝亲、弟长、信友,以复其心体之同然。人人都回归到心体自身原有的本原状态。为什么能够这样?“是盖性分之所固有,而非有假于外者。则人亦孰不能之乎?”


所谓的孝亲弟长信友,我们能够回归于身体自身之本然状态。为什么能够这样?因为我们人人性分之所固有,不是需要假借于外的。正因他是我们人人之所固有的性分当中原本有的,原本就是性之德,所以人人都是可以的,人人都是能够得。


儒家思想,特别是以孟子为典范的儒家思想,原本是强调人性本善,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这也就是王阳明在这里所说的性分之所固有,而非有假于外者。你自然呈现它便是了,所以说人亦熟不能知乎?人人都能!


七.学校之中 惟以成德为事


“学校之中,惟以成德为事。而才能之异,或有长于礼乐、长于政教、长于水土播植者,则就其成德,而因使益精其能于学校之中。”既然人人都能,那么还为什么需要学校呢?王阳明在这里说了,学校之中所教的也只不过是个成德之教,成性之教。性分中原本没有的东西,塞不进来的。学校之中教什么?也为以成德为事。但是就具体的人的才能才智方面来讲,可以千差万别。有的人长于礼乐,也就是说在礼乐这些方面有特殊才能,有专长。有的长于政教,在政治管理教化等等方面,有特殊才能,有所专长。还有的是长于水土播植,包括农业等这些。


就其成德是根据你性分当中具体才能原本的各个不同来成就你的德性。成德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每一个人的才能表达、具体的技能表现可以有各不相同,但是那些技能表现在学校当中,反而可以就其这些方面的特殊才能来成就本原的固有德性。而因使益精其能于学校之中,使这些个才能通过学校的成德之教,更加的能够达到一种精深的状态。


八.举德而任 共安天下之民


“迨夫举德而任,则使之终身居其职而不易。” 迨夫就是等到,举德而任,就是根据你的德能来让你担任某种职务,举德而任,则使之终身居其职而不易。那么你终生都在这个职位上,不加改变。


“用之者惟知同心一德,以共安天下之民,视才之称否,而不以崇卑为轻重,劳逸为美恶。”从君主的角度来说,从统治者的角度来说,从人才的使用者的角度来说,这是用之者。怎么样?也为之同心一德,这就是同心同德。以共安天下之民,视才之称否,考察你的才能和你的这个职务、职位是否相称?看的只是这个,而不以崇卑为轻重,所谓的位置高位置低是崇卑。我重视你还是不重视你,那就叫做轻重。劳逸为美恶,比如你有些辛苦一点,他相对清闲一些,但是不认为清闲的便是美的,不清闲一些这个便是恶的、不好的。你职位高一点,好像就重视你,职位低一点,好像就不重视你,没有这个区别,根源的区别在哪里,只是看你的才能和你能否在这个职位上充分的发挥出你的才能,职位本身能否和你的才能是相合适。选贤举能,要使贤人在位,能人在职,这的确是儒家从古来的一个理想。


效用者,亦惟知同心一德,以共安天下之民。苟当其能,则终身处于烦剧,而不以为劳;安于卑琐,而不以为贱。前边是从用人者的角度,实际上也就是从统治者的角度来看。下面就是从这些人才本身的状况来看,就是这里说的效用者,它们也是怎么样?也为之同心一德,以共安天下之民。同心同德,目的一致,苟当其能,只要是我对这个职务和我的才能是相称的,相合适的,则终身处于烦剧,而不以为劳。烦剧那就是很辛苦,但是跟我的才能是合适的,那么也不觉得劳苦,安于卑琐,而不以为贱。这个地方的卑琐实际上是指职位的低。


前面讲得很清楚了嘛,不以崇卑为轻重,劳逸为美恶,任人者是这样,同心一德,以共安天下之民,效用者也是这样,同心一德,以共安天下之民。“当是之时,天下之人熙熙皞皞,皆相视如一家之亲。”尧舜三代之时,天下之人怎么样?熙熙皞皞,熙熙实际上是安舒和乐之貌,最早大家熟悉这个词,或许是指“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但是这里不是那个意思,而是指和乐之貌。皞皞也是心情舒畅的样子。孟子曾经说过一句话,叫做王者之民,皞皞如也。我相信王阳明这个皞皞也是从孟子这里来的。皞皞如也,就是人人皆自得其乐,心情舒畅。是那个样子,皆相视如一家之亲。相互之间能够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好比是一家之人,那也是儒家的一个理想状况。


九.相生相养 无有希高慕外


这里是说三代之时便是这般。“其才质之下者(才能),则安其农、工、商、贾之分,各勤其业,以相生相养,而无有乎希高慕外之心。”不论是什么人,你所从事的是什么行业,你农也好,工也好,商也好,贾也好,没关系,所有人都能够各勤其业,以相生相养。相生相养,那就不是自生自养,那是一定是在人和人的这样的一个关系当中来说的。我们不可能是一个人要去从事各种各样的行业,都来个自给自足,那不是的,各行各业之间相互补充,相互成就,也就是这里讲的相生相养。而无有乎希高慕外之心,不会由于我所在的位置比较低,要向着高。向着高的未必和我的才能相符,我现在是从事着农业,不会去想,我也去做个商人,或许你的才能不适合做商人,但是做农业呢很好。王阳明在这里讲,各行各业的人,不论是农工商贾,都各勤其业,相生相养,没有希高慕外之心,其才能之异,这个地方的意思卓异、特别突出的,若皋、夔、稷、契者,这里提到的几个人?都是舜的臣。


皋就是皋陶,舜以皋陶为士师,士师是干嘛?执法,啊让他去掌管这个执法,所以我们尚书还有《皋陶谟》。夔是干吗呢?可以是典乐之官。稷我们大家都知道,也是舜臣,掌管农业。契是司徒,掌管文教。这些人不得了,才能都特别卓异。那么舜怎么办?则出而各效其能。若一家之务。一样的根据你的才能来各司其职。皋陶执法特别严明,特别有一套好,那你就是执法。这个葵音乐特别好,那你就管音乐去了。夔只管音乐,他不会向往皋陶,我是不是也去断个案。所以说各效其能,若一家之务。“或营其衣食,或通其有无,或备其器用。集谋并力,以求遂其仰事俯育之愿,惟恐当其事者之或怠,而重己之累也。”皋、夔、稷、契等等各肖其能,好像一家人一样。


有的营其衣食那就是专门去经营衣食。 有的通其有无家里有的去交换,家里没得通其有无,或者备其器用,总而言之集谋并力,并力就是合力,以求遂其仰事俯育之愿,那也就是前边讲的,惟知同心一德以共安天下之民,是这个意思。


“稷勤其稼而不耻其不知教。”后稷只是勤劳于种庄稼,不会以他不知教化为耻。视契之善教即己之善教也。看到契那么善于教化,在后稷看来,它就好比是他自己也能够那样教化一般。这个意思我不大讲得明白,我们古代人老是这么说,他人有能,若己能之,既若己能之那就不会嫉妒。“夔司其乐而不耻于不明礼,视其夷之通礼即己之通礼也。”  


我们刚刚提到夔是点典乐之官,掌管音乐,而不耻于不明礼,他也不以不明于礼为羞耻,视其夷之通礼即己之通礼也。这个地方的夷是伯夷。《尚书·舜典》的记载,舜呢命伯夷去掌三礼。所谓的三礼不是后代讲的三礼,这个地方讲到三礼就是以祭祀天神、人鬼、地祇而言。而且你看这个夔是司乐的,他掌管音乐,但是他不以自己不通礼而羞耻。看到伯夷通礼,能够把礼掌管的如此这般的好,就好比自己也能通里一般。


 十.心学纯明 复心体之本然


“盖其心学纯明,而有以全其万物一体之仁。故其精神流贯,志气通达,而无有乎人己之分,物我之间。”皋、夔、稷、契伯夷等等这些能够如此这般相须为一体啊,为什么?盖其心学纯明,人人皆懂得明其心,人人皆懂得反其性,人人皆懂的,道心惟微。人人皆懂的,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所以有以全其万物一体之仁。他们尽管才能各有差别,地位各有不同,但是皆在其位,皆勤其事。以体现其万物一体之仁,所以其精神流贯,志气通达,而无有乎人己之分。没有人己之分,我的你的的区分。没有物我之见,人人与天下万物为一体。


“譬之一人之身(就好比是一个人来说),目视、耳听、手持、足行,以济一身之用,”如果眼睛也想替戴耳朵,耳朵响替代嘴巴,嘴巴想替代手脚,行不行?不行!眼睛视,耳朵听,手能持,足能行,这才成就一个人的整体之用以及一身只用。


“目不耻其无聪,”眼睛的不以它不会听而觉得羞耻,“而耳之所涉,目必营焉。”耳之所涉耳朵所关涉到的对象,眼睛也会往那边去看去。


“足不耻其无执,而手之所探,足必前焉。”脚不会因不会拿东西而觉得羞耻。我们这个手想去拿什么东西,脚一定会往前去,尽管脚不会拿。


“其元气充周,血脉条畅,是以痒疴呼吸,感触神应,有不言而喻之妙。”这是用一人之身的不同的部分,相须为用,共成一体,成就一身之用,来作比喻而已,道理是前边阐释过的。人的一个身体,眼耳鼻舌身也是各尽其能,各司其职,它为什么能够做到这般?元气冲周,冲周那就是普遍,充塞乎全身,血脉条畅,条畅那就是通达。痒疴呼吸,感触神应,有不言而誉之妙,眼也好,耳也好,鼻也好,身也好,都不会言,但是呢都能够相互配合的妙到毫巅,是不是?所以有不言而喻之妙。


“此圣人之学所以至易至简,易知易从,学易能而才易成者,正以大端惟在复心体之同然,而知识技能,非所与论也。”王阳明以这个东西来说,圣人之学也是这般,圣人之学无非是讲个血脉条畅,无非是讲个心身一体,无非是讲个人人与天下万物为一体。圣人之学为什么能够至易至简?正因如此,就好比一人之身一般,我们的心身无有间隔,便触感神应。易知易从,容易知也容易行,从就是从事。学易能而才易成,为什么能够这样?正以、正是由于,大端、大端就是根本,仅仅是、只是在乎复心体之同然,回复我们自身心体与天下人人相同的那种本能状态,而知识技能非所与论也,所谓的知识技能,在王阳明的那个时代语境当中,主要是指对外的攀援,对外的驰著,所谓的务外,这些个东西。非所与论,就是不在讨论之列。


前边一段是讲三代那个时候,教无异教,学无异学,皆得从事于五伦之教,养成天下浑厚之风。尧舜之世,比屋可封。


正因为这样,在那个时代,你看尧舜三代之世,我们承认不同的才能,但是本原是一致,所以也没有说高低贵贱之别,能人在职,贤人在位,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各勤其事,各安其份,人人都能够发挥他们自己的才能,养成天下浑厚淳朴之风。像这里举例举到的皋、夔、稷、契,包括伯夷这些人,职位也各不相同,所掌管的也各不相同,但是都是以天下万物为一体,来表达他们自身的这种天下万物一体之仁。所以讲圣人之学,就好比是我们一个人一般,眼耳鼻舌身同样是各司其职,各在其位那才行,才成就人的通体的完整性。圣人之学,通天下为一体,惟在复心体之同然而已。那么这个是讲本原状况,接着王阳明才会讲到三代之后,学风发生的整体变动,以至于到了他所处的时代那样的一种状况。他的学问,圣人之学、良知之学,之所以不为天下人所理解、所体会,并且还遭到种种非笑、种种制夷,皆是因为时代风气变了,人人不再像尧舜三代时候那般。


下面一段我们下一次再说,今天呢就先说到这里,谢谢大家。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larrylzp

    道心惟一,人心惟危,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董师讲通了:)

  • 悠悠我心1978

    认真学习王阳明星学,提升心理品质。

  • 百物生

    性价比有些高哦

  • 何振兴0

    已读文稿。

  • 八尾猫68

    感恩老师

  • 楚地帅蝈蝈

    袁隆平种庄稼,钱老造导弹。大抵如此。

  • 楚地帅蝈蝈

    袁隆平种庄稼,钱老造导弹。大抵如此。

  • 大方的小世界

    董老师讲课最详细、真诚!谢谢🙏

  • 悠悠我心1978

    学习王阳明心学,提升自己心理品质。

  • 长恨此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