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讲】 《卷中·答陆原静书》良知之体,皎如明镜,随物见形,无所留染

【第八十七讲】 《卷中·答陆原静书》良知之体,皎如明镜,随物见形,无所留染

00:00
20:07



各位朋友,我们今天接着讲《传习录》,我们大家请看《传习录·中卷》中《答陆原静书》第二书的最后一段。


一.   有无之间 何以致吾良知


来书云:“《大学》以心有好乐、忿懥、忧患、恐惧为不得其正,而程子亦谓‘圣人情顺万事而无情。’”如果我们熟悉《大学》的话,那么都知道《大学》有这么一段话,主要是在讲正心的时候,提到心有好乐,则不得其正;心有忿懥,则不得其正;心有忧患,则不得其正;心有恐惧,则不得其正。这里陆原静提到《大学》是说心有这些个东西,有好乐、有忿懥、有忧患、有恐惧,统统为不得其正。


程子亦谓“圣人情顺万事而无情。”程子也说过这个话,圣人是情顺万物而无情。无情是什么意思?各位思量,不是说圣人很冷漠,而是说圣人只是一个顺其本心,不是执着于某种情见的,所以说是顺万物而无情。


“所谓有者,”有忿懥、有好乐等等;“《传习录》中以病疟譬之,极精切矣。”这个我记得我们原来是讲过的,病疟之人就是打摆子,就是疟疾。患了疟疾的人不见得十二时中统统在打摆子,但是病根还在,你没打摆子的时候,并不见得你就病好了,只不过是还没有发。陆原静在这里说,《传习录》中以病疟譬之,极精切矣,这个比喻是很恰当的。


“若程子之言,则是圣人之情不生于心而生于物也。何谓耶?”这是陆原静的一个理解,这个理解当然未必是正确。陆原静说所谓圣人情顺万物而无情,那么则是圣人之情,不生于心,而生于物,是顺着物生起来了。这说的是什么意思呢?


“且事感而情应,则是是非非可以就格。”事感而情应,所谓的情也是义,我们现在说情义,我们也说心情。按照王阳明的理解,意为心之所发,义也好、情也好原本就是心本体呈现它自己的一种状态。所以说它是因事而感,然后才有心体自身的显发的,才有情、才有义呈现出来。陆原静在这里说,事感而情应,因事而感,我们情会与之相应,显发出来。“则是是非非可以就格”,格者正也,阳明讲格物的意思,格就是正,是是非非可以就格,实际上也就是使是是非非皆得其正,是还它是,非还它非,这就叫做格。


“事或未感时,谓之有则未形也,谓之无则病根在。有无之间,何以致吾知乎?”这个问题比较重要,也比较严重。陆原静说,正因为我们的情是因事感而应的,所以事或未感时,那也就是心体还归它自身的本来状态的时候,没有和对象事物构成交往的关系情境的时候,那么谓之有则未形也。在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说它是有,但是这个是还没有显现出来的,;谓之无则病根在,如果说它是无,可是那个好乐、忿懥等等这些情的根还是在。 


这叫做“有无之间,何以致吾知乎?”也就说当这种事未感而情为应硬状态之下,如果我们说致知、致良知,那么如何致吾之良知呢?


“学务无情,累虽轻,而出儒入佛矣,可乎?”如果我们以无情为学,学务无情也就是学要务使达成无情状态;“累虽轻”,尽管我们这样可以比较轻的受到所谓外物之累,可是这样一来,事实上便入于佛教之见了,这又怎么可以呢?

 

我把这一段话拿来和诸位讨论,是因为陆原静触及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在所谓的事或未感时这样的一个状态之下,我们怎么讲至诚无息、我们怎么讲致良知?我们看王阳明先生是怎么来回答陆原静的这段话的?他是怎么来释疑的?


二.随物见形 无所住生其心


阳明先生说,“圣人致知之功,至诚无息。”这是总体的肯定。圣人致良知的功夫,那就是一个至诚的功夫。既讲至诚则一定是无息的,没有停歇之时的。这个话原本于《中庸》,诚者,天之道也!而人未必能够时时事事处处皆诚,我们必须要诚之的功夫,所以说诚之者,人之道也。孟子同样也表达过类似的意思。所以说圣人治之之功是至诚无息的,没有停歇之时的。


“其良知之体,皦如明镜,略无纤翳,”圣人为什么可以做到至诚无息?恰好是因为它能够始终保持自我良知之本体,如明镜一般的明、不染纤尘。所谓良知,换一个词来说,它就是心之本体,而心之本体就是明德,圣人是能够始终保持他自身良知的本明状态,像镜子一般,平明净静。它是平的、平整的,那叫做廓然大公;它是明的,自体明莹;他是净的,纤尘不染;他是静的,总是保持它自身的本来状态的。动亦静,静亦静,在任何情景之下都不会被外物所偏移、所引诱、所转移,永远能够保持它自身的字体状态,所以我用平明净静四字来形容良知本体的自在状态,当然了也本于阳明先生的论说,正因为圣人的良知之体皦如明镜,略无纤翳,所以“妍媸之来,随物见形,而明镜曾无留染”。妍石美媸是丑,不论是美的还是丑的,只要和镜子构成一个对象性的关系,来到镜子面前,那么镜子便能随物见形,不论什么东西来,都能够照你本来的样子把它呈现出来。


尽管随物见形,可是明镜本身仍然 “曾无留染”。那是什么意思呢?不论它叫什么,妍的也好,媸的也好,美的也好,丑的也好,善的也好,恶的也好,是的也好,飞的也罢。良知本体总是能够如实的、真实的、客观的、全体的把所有这一切呈现的完完整整没有任何走样。可是所有这些东西不论美的丑的,离开了镜子,镜子只是保持它自身那种皎然明镜的状态,不会有任何东西留在镜子里头的。所以说曾无留染。


王阳明说,这就叫做情顺万物而无情也,“所谓情顺万物而无情也。”我们刚才提到过,不是说圣人很冷漠无情,也不是说圣人只是一个逐物,向陆原静所理解的那样。恰恰相反一,圣人之心,圣人之情,永远能够保持它自身的本然状态。

 

“‘无所住而生其心’,佛氏曾有是言,未为非也。”无所住而生其心,是《金刚经》里面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按照史料的记载,当年慧能大师就是因人诵读《金刚经》听到此句而忽然顿悟,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什么叫无所住?无所住,就是还归心体自身本相,不执着于任何东西,只是保持它自身自体的本来的明莹状态。  


生其心呢?那就是像这里镜子的比喻一般,随物见形。日常生活当中,随我们一切的生活情境、所与之相交往的任何的对象,现其本心,全性起修,全体呈现其自身之大用。事物本身原是如何便是如何?事情过了不留纤毫,这就叫做无所住而生其心。尽管这句话是佛教说的,可是未为非也,并不见得就是错的。也不错。


“明镜之应物,妍者妍,媸者媸,一照而皆真,即是生其心处。”这个解释是非常美丽的。明镜没有偏见的,镜子是不会有先入之见、不会有偏见、不会有私见、不会有边见,它只是一个能照。妍者妍,媸者媸,美的变美,丑的变丑。当然善者善,恶者恶,是者是,非者非,一照而皆真,都能够自然而然的、真实的还归事情的本然状态。阳明说,“即是生其心处”,这是生其心处。

 

“妍者妍,媸者媸,”,照过便是照过,过了便是过了,一过而不留,没有任何东西遗留下来,即是无所住处。所谓无所住,就是不执著,既不执著于善,也不执着于恶;不执着于是,也不执着于非,更不执着于别的任何其他东西,无所住处便是心体还归它自身本体的自在的本然状态而已。


三.致知之功 无间有事无事


王阳明接着说,“病疟之喻,既已见其精切,则此节所问可以释然。”这是对陆原静说的,你既然已经了解我关于打摆子的那个比喻,并且你认为那是见解精切,那么好,“此节所问可以释然”,关于这一个问题的疑问、疑惑,你就可以涣然冰释了。


“病疟之人,疟虽未发,而病根自在,则亦安可以其疟之未发,而遂忘其服药调理之功乎?”那就是对患了打摆子的毛病的人来讲,尽管现在它没有发出来,没有冷没有热,可是病根依然在那里,这个时候你放弃服药调理,那么病就必发。病虽未发,这恰好是服药调理之时,是不是?


如果你“必待疟发而服药调理,则既晚矣”,那就已经太迟了。明了这个比喻,那也就是说,尽管日常生活当中,我们普通人还未必都置于那种利欲熏心,还没有把我们的良知本来的那种明蒙蔽的一团漆黑;尽管还没有到那个状况,那正是要下致知之功,所以“致知之功无间于有事无事,而岂论于病之已发未发邪?”致知之功、致良知的功夫,作为我们生命自身展开的本然实在状态,实际上就是我们自我生命的实践活动,也必须是至诚无息,“无间于有事无事。”你不能说有事时我来致良知,无事时我便不致良知了。


无事时涵养本体,还归心体自身的那种明德的本然状态,就是致良知:有事时,当我们处在事物交往关系当中,我们把自身那样的一种本然的明莹、明净透彻地整体地全体大用地把它呈现出来,那就叫做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是致良知,这就叫做致良知的不息之功。


有事无事都是致良知,这就好比是患了疟疾之人,病发的时候要治,病未发的时候也要治,所以“岂论于病之已发未发邪?”都需治。


四.所疑所虑 起于私心私意


“大抵原静所疑,前后虽若不一,然皆起于自私自利,”尽管陆澄,你的疑问前前后后问题诸多,好像并不是一个。但是所有这些问题,从根本上说 “皆起于自私自利、将迎意必之为祟。”这个话说的挺重的,如果我以这样的一些语词,以这样的一种口气对我的学生们说,我相信他们是受不了的。时代不同了,阳明先生这里可以说是单刀直入,直达病灶,也不留任何情面。但也只有这样,像阳明先生曾经说的 “一掴一掌血”那才真正叫做痛切!陆原静你所有问题根源上说,还是因为有一个自私自利之心,有一个将迎意必之意,为祟就是在作祟。把根本的、本原的、最切身的这个病根去掉,“此根一去,则前后所疑,自将冰消雾释,有不待于问辨者矣。”


致良知也好,知行合一也好,心即理也好,无善无恶也好,等等所这一切,我们今天都对阳明先生不理解、不领会的问题;你真正能够反观自省,还归自我心体本身,只要私意一去,良知一显,就好比是云开雾散,就好比是东风解冻,所有这一切都将消遁于无形。


而到了那个状况、到了那个时节,心体自身的本明呈现它自身的本然光辉,便将照彻我们自我内外的世界,使我们内外的世界连成完整的统一的整体。我们在这样的一个光明的世界当中,实现我们自我存在的意义和价值。阳明先生对于陆原静,说了前后那么多话,归根到底最终落实到这一点。我们各位朋友也需要内省、也需要反观也需要自我反思。我们现在在讲致良知也好,在读王阳明也好,我们在讲阳明心学也好,我们是怀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在读?


现在有许许多多的似是而非之说,告诉我们说,某人你尽管成就很大了,但是你还没有读王阳明心学,你王阳明心学一读,你的业绩可以翻十倍!诸位,不是我说话不好听,如果以这样的一种心态去读王阳明,你永远是在外头转,你进入的将不是如此这般的一片光明天地,而会陷入一片心灵的黑暗。正如韩卢逐块,似是而非。这个话我也说的重了,也供各位参考。谢谢大家,咱们今天就说到这。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_東孰

    老师讲的太好了,感恩老师

  • 苂苂_ul

    老师真棒👍

  • 1552751taqk

    今日学习王阳明,每每听来感悟良多

  • 天水云山

    结尾点了睛

  • 云朗天青

    我为什么读王阳明,以前是为了私利,现今为了修道。

  • 行到水穷_坐看云起

    老师最后的话说的不是重,是中肯,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听到老师最后的这段话,太感动了。

  • 何振兴0

    已读文稿

  • 悠悠我心1978

    学习提升自己

  • 畅想_4v

    多听,才有感觉

  • 1500206mkne

    谢谢老师!讲到了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