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高级】道不尽的“名”与“字”

55.【高级】道不尽的“名”与“字”

00:00
06:41

上次我们读了孔子的名言“德不孤,必有邻”,和孔子的学生曾子的名言“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我们也提到了现代著名政治人物李宗仁,字德邻,他的字“德邻”就取意于孔子的“德不孤,必有邻”,今天我们补充说一下中国文化的一个常识,就是名和字的关系。


我们现在的中国人一般已经没有了取“字”的习俗,所以我们笼而统之地称为名字,以前的中国人,名是名,字是字,名是生下来父母或长辈就给你起好了的,小孩的名,是可以随便乱叫的,但当男孩长到20岁你就成人了,要举行一个成人礼,在这个成人礼上,要有你的父辈祖辈或者他们请来的长辈,给你起个字,从此你的名就不能随便给人乱叫了。


除了你家的长辈、你的老师以及皇帝这样有很高地位的人,别的人跟你说话要称你的字,这是必须的礼貌,也是大家都遵循的礼俗,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礼俗,说起来比较复杂,我们先不在这里展开。而字既然是用来代替名的,因此中国人的名和字之间常常是有意义上的联系的,其中最常见是同义,也就是用个跟你的名同义的词来做你的字,这种形式非常多,例子举不胜举,最有名的当然就是诸葛亮了。


诸葛是复姓,他姓诸葛,名叫亮,所以字就叫孔明,什么叫孔明?就是很亮,孔是很的意思,而明就是亮的意思,名是一个词,亮是一个词,他们是同义的,联合在一起成为明亮,我们就叫它同义复合词,而明亮是我们今天使用率很高的一个同义复合词。


同义之外,还可以用跟名反义的词来做字,比如唐代大文豪韩愈,愈是个好字眼,表示比人强,比人好,他的字是退之,退是进退的退,之是之乎者也的之。退之是退一步,跟进之,也就是进一步相反,退之和进之都来自于《论语》,孔子说对性格犹豫的人,要进之,来激发他、促进他,对性格鲁莽的人,要退之,来约束他,来管住他。愈表示比人强,你的名已经表示比人强,比人好了,你取字就别再声称要进之了,你用退之来缓冲一下,来中和一下,你就达到孔子和儒家倡导的中庸的境界了。而韩愈的名“愈”和字“退之”就是反义的关系。


还有一种是名和字之间,既不是同义也不是反义,而是或出于相关联的典故,或出于相关联的意义。比如唐代伟大的诗人李商隐,名商隐,字义山,商隐就是商代的隐士,义山就是“义不食周粟,饿死在首阳山”,是指在《论语》里被孔子多次表彰的商代移民伯夷和叔齐,周武王灭商,他们拦着周武王的码头,要求他不要灭商。历史车轮不可阻挡,在周灭商之后,天下都是周代而不再是商代的土地了。


伯夷和叔齐这两位商代的移民,不吃周代土地上种出来的粮食,跑到首阳山下,后来就饿死了。民商隐,字义山,就出于这一个典故,商隐和义山是连类而及,表示了对这两位高士的崇敬。而回过头来,再看李宗仁,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儒家思想的核心。李宗仁的名,宗的是孔子的仁、儒家的仁,而字德邻也就是孔子的名言“德不孤,必有邻”的邻,这也是名和字意义连类而及的一个例子。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虞开x纪盈

    “……《论语》里被孔子多次表彰的商代移(遗)民伯夷和叔齐,周武王灭商,他们拦着周武王的码(马)头,要求他不要灭商。”国学纠错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