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接着说: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如果把一个人的一生比为四季,那么青年时代就是培植基础、播撒种子的春季。虽然总有例外,但就大体而言,一个人一生成就的高度,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他青少年时代的付出。一个老钢琴家可以声称他不怎么练琴了,但仍可以在舞台上举重若轻地获得满堂喝彩,那是因为他年轻的时候有数以万计个小时的手指练习植下了可以终身受益的根坻。一个老学者可以在退休的晚年以欣赏古诗文为消遣,以多种外语的名著为消遣,使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那是因为他年轻的时候花了数以万计个小时的文言文与外文的学习植下了可以终身受益的根坻。因此青少年时期的懒惰懈怠,是有可能带给你终身的悔恨的。所以我们的古人早就深有体会地警告我们: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晚清一代名臣也是名将的左宗棠曾告诉孩子,说人一生中真能用功读书的也就是几年时间,十六岁之前对很多知识还不容易很好地理解领悟,二十五六岁之后,便往往或者忙于工作,或者忙于家务,也不可能再像学生时代那样专心读书了,所以“此数年中放过,则无成矣”,意思是这几年你不好好抓紧时间用来读书,你就不易获得大的成就了。而他曾对自己的儿子大发雷霆,在家书中痛斥儿子气质轻浮,又贪嬉戏,“开卷便昏昏欲睡,全不提醒振作;一至偷闲玩耍,便觉分外精神。年已十四,而诗文不知何物,字画又丑劣不堪,见人好处不知自愧,真不知将来作何等人物”。这里说的正是“幼不学,老何为?”
《三字经》对学习的意义加以总结: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拿玉作为比喻,目的是为后面说人。玉石要是不经过打磨加工,就不能成为像样的玉器;人要是不经过努力学习,就不会明白做人的道理。
《三字经》诗比本形成于宋代的童蒙读物,而童蒙读物不仅在内容上会对传统经典中的观念进行概括,在语言上也会对传统经典中的句子加以沿袭。例如我们以前读过的“性相近,习相远”,就是直接用的儒家经典《论语》的话。而上面这几句话则是从另一部儒家经典《礼记》中来的,不过句子做了一处改动。儒家十三经之一的《礼记》中有一篇《学记》,是中国古代一篇系统的教育学专论,影响很大,流传很广,还被日本学者译成日文,被美国学者译成英文。我们在以后的《礼记》学习部分还会讲到其中的段落。其中说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这里的道指的是政治和道德的规范。用玉石的必须加工来比喻人的必须学习,这个比喻非常巧妙,所以古人常用,成为古人共同的认识。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荀子说:人之需要文化学习,就像玉石之需要打磨加工。汉代的思想家董仲舒也说:“常玉不琢,不成文章;君子不学,不成其德。”意思是普通的玉石不加工,就不会有光彩的工艺品,君子要是不经过学习,就不会具备完善的人格。《学记》则把它加工成了三字一句的格言,到《三字经》则把“不知道”改成“不知义”,以便合辙押韵,更加容易上口。
后出的著作引用或改造前代经典中的名句,是中国古书作者常用的方式。《文史知识》杂志曾经登过一篇文章,作者看到敦煌藏经洞的卷子里抄有《学记》中的话,就兴奋地宣布《三字经》可能在更早的唐代就已经成型了,却不知道这只是王应麟直接取材于汉代就已广为流传的儒家经典《礼记》中的现成名句。由于文章的作者不熟悉《礼记》,又没有好好核查这句话的来源,这样的文章就成了笑话,就很遗憾了。
不过对这个比喻,宋代的大文豪欧阳修则有进一步的深入思考,他专门撰文说:比起玉石的未加雕琢,人的不肯好好学习并不是同等性质的事,而是更加糟糕的事,因为玉不加雕琢,它终究还是一块玉,无损于它本身的价值;而人不肯学习,不仅不成终为人格完善的君子,反而可以堕落为毛病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的小人。不能不说,欧阳修的说法是有道理的,他也进一步证明了人的努力学习,绝不是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值得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全力以赴的。
谢谢老师的讲解!
强烈请求配文稿!!!!!!
有文稿就太好了。
有文稿就更好了!
谢谢傅老师!
老师应该开《三字经》的课!
喜欢!
强烈要求文稿文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