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8【第十七周答疑】打败强迫症大魔王,你要学会这两招

068【第十七周答疑】打败强迫症大魔王,你要学会这两招

00:00
08:49

课程标题

【第十七周答疑】打败强迫症大魔王,你要学会这两招


本周课程复习

【自我关注】 害怕麻烦别人,很可能是因为背后的恐惧心理,担心打扰到对方。要摆脱这种心态,你可以试着这几种方式:第一,把自己当成不重要的人;第二,把自己当成第三者;第三,把自己当成是对方;第四,把自己当成是别人。


【耻感和自尊】我们都会道歉,但对于道歉我们常常理解错了。其实道歉不等于认错,道歉也并不可耻。道歉,是你表达出体贴,以及解决争端的开始。


【排序思维】大脑中潜在的排序思维,很有可能是让你不开心的罪魁祸首。要摆脱排序思维,我们需要用动态的眼光来看待排行榜,并且不要把自己和别人当成可以排序比较的物品。


优秀评论家

优秀评论展示


课程全文

大家好,我是周玄毅。很高兴又大家见面了。咱们每周答疑课的目的,是帮助大家更好地巩固学到的内容,以及解答大家在学习中的疑惑。那跟以前一样,咱们答疑课的每个回答,都是根据情商课的专业顾问,壹心理的老师们提供的专业建议,而整理出来的。


好,闲话少说,咱们来看第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由一位叫“陳导弹”的同学提出的,他的问题是这样的:  


老师你好,我有个困扰我很久的强迫症,就是看什么都想从头开始,如果不按部就班,我就会很烦恼。之前有段时间,没有听情商课。但强迫症会让我从之前断掉的地方听,这导致我一直没有跟上进度。这种心态,我该如何调整呢?


好,感谢你的提问。


首先要说明,强迫症是个很常见的问题。比如说,很多人习惯看书一页页看,出门反复检查一下门窗有没有锁好等,在《奇葩大会》上,甚至连赵又廷看到散落一地的豆子,都会抓狂得不行,这其实也是一种强迫症。所以首先你不用担心,强迫症很常见,本身不是什么毛病。


现在困扰你的强迫症,其实跟一种叫做未完成情结的心理状态有关。什么意思呢?就是事情结束后,让我们惦记的,往往不是那些做的特别好的地方。而是那些没完成的地方、或者干的不够好的细节。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蔡格尼克记忆效应(Zeigarnik effect)


在1922年,德国的心理学家蔡格尼克做了这么一个实验:她交给一群志愿者22种简单的任务。而这些任务被分成了两类,一类是会让志愿者完成;另一类是会在中途被打断,让志愿者完不成。实验结束后,她让参与实验的人回忆这22种任务都有什么。结果发现,完成的那组人,只能够回忆起来43%的任务,而没完成的那组,却能够回忆起68%的任务数。这意味着什么?这说明对于没能做完的事,我们会习惯性的耿耿于怀。


那么当我们碰到这种情况,甚至被它所困扰的时候,该如何处理呢?


我这里有两个建议,分享给你:


第一个建议是,学会转换视角。没完成的事情之所以让人难受,就是因为它意味着遗憾和不完美。就好像苏东坡在词里写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可是呢,虽然遗憾不可避免,但是我们可以换个思路,看看我们获得了什么。比如说,你因为事情耽搁了没听情商课,跟不上进度,这当然很遗憾。但是在这段时间里,你总做了些别的事情吧?可能是听了段音乐,可能是出去见了朋友,甚至是在家睡觉也好等等,至少都是你在这段时间的收获。学会用“收获”的视角来代替“遗憾”视角,会让你变得更加快乐。当然,可能有同学会说,我就是很迷茫。这不要紧,因为迷茫的时候,恰恰是一个人认识自己,为下一阶段汲取心理能力的时候。


第二个建议是,想清楚你的目标。很多人有强迫症,就是因为不懂得取舍。总想着什么事情都要百分百的完成,这样才算完美。但实际上,这样才是最没效率的。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在做事情前,你可以问自己一个问题:“我做这件事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比如说,同样是看一本书。你是为了读完整本书吗?还是为了学习其中的某些内容?或者说,你只是单纯的翻翻看,打发一下时间而已呢?目标不同,决定了你投入的时间和精力的不同。在做事情前,多想一想你的真正目标是什么。这样,才能够节省时间,更高效的完成你的任务。


其实啊,就看书而言。除非你想成为这本书足够专业的人士,不然还真没有必要做到滴水不漏,每一页都看完。


总结一下,面对那些没有做完的事情带来的纠结。你要掌握两个办法,第一个方法是学会转换视角;第二个方法是,想清楚你的目标。当你做到了这两件事,就能够摆脱未完成情结的魔咒,更加积极的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好,回答完了第一题,咱们来看看第二个问题。这个问题是由一名叫“美美_by8”的同学提出的,她是这样问的:


老师你好,互联网上有很多的小圈子,这种小圈子会加深和固化我们已有的观念,可能会让我们变得盲目。该如何在网络上找到合适的参照物,避免自己变得偏激呢?


美美同学你好,感谢你的提问。


这是个非常好的问题。在情商课中,康永哥提到了一个很形象的概念,叫做“同温层”。这个概念最早是气象学的词汇,后来被引入了心理学领域。意思是:每个人都倾向于待在和自己观念一致的小圈子中,而完全不接受其他声音,好像处在同一个温度里一样。


最近流行起来的一个词“杠精”,从某种角度看,这是一回事。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两个人会为了鸡毛蒜皮的事情吵呢?当然不可否认,杠精中的一大批人,真的是为了抬杠而抬杠。但是,其中也有少数人,是因为在同温层呆了太久,导致他们已经听不进别的意见了。


那么应该要如何避免同温层效应,让自己能够尽量做到不偏激呢?

其实也不难,你只需要掌握两点,注意仔细听咯:


第一点,是时刻察觉自己的情绪。情绪是个非常好的指标,来衡量你的态度是不是理性的。你可能听过一句话,叫“冲动是魔鬼”。就是说当我们有情绪、冲动的时候,特别容易做出不理智的行为。回想一下,当你忍不住要和别人杠起来、或者怼起来的时候,你的内心的情绪是什么样子的?是平静、心如止水呢?还是愤怒、急躁,甚至是看不起对方呢?如果是后者的话,你就要提醒自己,要自己尽快冷静下来了。不然那,你接下来所有的话,都有可能是情绪的驱使。


第二点,是保持开放的心态。人之所以会处在同温层,是因为关闭了信息的通道,导致自己越来越闭塞。所以,我们要避免预设立场,保持开放心态,就要多接受外面的声音。这方面,《奇葩说》就是一个很好地例子。每季的《奇葩说》,都会有很多有趣的辩题。随便一道辩题,无论你开始多么支持某一方,你都一定会听到来自反方的论证角度,以及了解到别人为什么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你会知道他们这么思考的理由。这个吸收外部声音的过程,其实就是在保持开放性,避免陷入同温层效应。


最后,我们来颁发一下优秀评论家的奖状。


本周一共有两位同学获奖,他们分别是“李阳_az”同学,以及“fly_top ”同学。其中,在稳定重构这堂课,“李阳_az”同学,非常理性的分析了”非黑即白“这种思考方式的问题,也告诉了我们全面认识世界,对于做出正确选择的重要性;而在同温层这堂课,“fly_top”同学,则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了我们长期处在同温层的问题,非常的有帮助。


再次恭喜两位,请点击音频下方的“查看全文”,到文字稿中领取你们的奖状。同时,在文字稿中,还有本周的知识点复习,想温习一下的同学们,也记得看看哦。


好了,这就是本周的答疑课,康永哥的情商课,咱们下周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MissSheep299

    个人认为,做事时有点强迫症和偏执是好的,这样能高要求的迫使自己做到最好。但事后对于没做完,没做好并且已经没法改变的事情仍然纠结的强迫症,那就可以学习老师讲的两个方法来对待。 每周答疑课就是实用技巧大讲台,谢谢老师们!

    米未MeWe 回复 @MissSheep299: 对对对 1、学会转换视角 2、想清楚你的目标,谢谢你的用心。

  • 仲玥_z5

    传播学中有一个词叫做信息茧房,觉得和同温层很像,也很形象,网络的社群文化使我们更容易和愿意和自己观点相似的人待在一起了,而这个过程会加深你原有的「偏见」,还有互联网大数据的算法,比如你在某宝买了一本推理小说,在下一次登陆时它就会自动推荐推理类的小说给你,前几天听人说了一种跳出算法的方式,比如买书这件事,可以给一个朋友或者是同事同学什么的五百块钱,让她帮你买书,这样虽然不能一定保证书的质量,但会让你跳出舒适圈接收到不同的信息。

    米未MeWe 回复 @仲玥_z5: 敲黑板:“信息茧房”是指人们的信息领域会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从而将自己的生活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的现象。

  • 仲玥_z5

    对未完成的事情耿耿于怀真的让我有一点困扰,也让自己不自信,其实自己也明白半杯水的心态,可是总是转换不过来,自然而然的想法就会是我自己很不好……然后过一段时间冷静一下才可以想到我其实收获了其他的什么东西,而这段时间可能要好久,并且可能也没有明确目标吧。希望可以转换下自己的思维,不过另一方面又觉得,它也可以激励我(虽然事实是让我变丧),所以不愿意自我合理化去找已经收获什么的理由,面对这种心理,到底应不应该改变呢?

  • 重锤火花

    一、比如没有跟上进程,面对强迫症,1可以转换视角,在没有学习的时候,是否听了什么音乐、见了某些人、或者是在家睡觉,至少你是已经充分休息好了嘛。要是还在意,至少你的歉意会让你下次更自觉些,也是好事。2想清楚目标。如有一本书,有的是一页一页的看,有的是找想看的内容看,有的是无聊的时候看。而正常来说啊,除非想成为这本书领域的专家,否则根本不用一页页看,概括的看。 二、避免网络同温层效应,1保持自己冷静的情绪,看看自己情绪是平静的心如止水的,还是愤怒的,不要无厘头的插曲纷争中。2保持开放心,接纳所有不确定的因的有可能存在。

  • mo墨墨mo

    我感觉自己现在就在迷茫期,没有目标,不知道该往哪努力……就这么晃荡着得有快一年了,我怎样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呢?

    凡人晓东 回复 @mo墨墨mo: 解铃还须系铃人,人生总有低谷和迷茫,已经到了最低谷,往哪走都是在向上爬坡,至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太多太多了,为自己,为家人,为别人都能找到人生目标,人生的长度由命来决定,但人生的宽度和深度掌握在自己手中,愿你早日走出迷茫!

  • JC_Ch

    关于自我物化, 我有些不认同。 比如昨天是元旦、 男友在我旁边花了5+hrs在微信(短信和朋圈) 敲字和翻开, 直至睡前。 他不是在看球赛、打游戏、 是在社交、 所以我直到最后终于告诉了他我不良好的感受。 请问这个心理上如何去理解?

    可可爱爱染染 回复 @JC_Ch: 他不关注你的感受,会让你有一种他不在乎你的感觉,会觉得难过很正常。

  • 喃喃囡囡

    68 情商课复盘 新知:1、未完成情节:过于关注未完成的事情。方法:①学会转换视角,以收获视角代替遗憾视角。②清楚目标 ,确定根本目标,决定投入精力。 2、避免偏激的方法:①时刻察觉自己的情绪,不要被情绪驱使。②保持开放的态度。

  • mirror_i8

    每个人都倾向于待在和自己观念一致的小圈子中,而完全不接受其他声音,好像处在同一个温度里一样。

  • 兰熙之蕙质兰心

    每个人都倾向于待在和自己观念一致的小圈子中,而完全不接受其他声音,好像处在同一个温度里一样。

  • 兰熙之蕙质兰心

    什么意思呢?就是事情结束后,让我们惦记的,往往不是那些做的特别好的地方。而是那些没完成的地方、或者干的不够好的细节。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蔡格尼克记忆效应(Zeigarnik effect)。

    兰熙之蕙质兰心 回复 @兰熙之蕙质兰心: 叫做同温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