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心理问题护理
(一)认知正常
认知正常是人正常生活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是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准。老人认知正常体现在:
(1)感知觉正常,判断事物基本准确,不发生错觉。(2)记忆清晰,不发生大的遗忘。(3)思路清楚,不出现逻辑混乱。
(4)在平时生活中,有比较丰富的想象力,并善于用想象力为自己设计一个愉快的奋斗目标。
(5)具有一般的生活能力。(二)情绪健康
心理健康的老人能经常保持愉快、乐观、开朗而又稳定的情绪,并能适度宜泄不愉快的情绪,通过正确评价自身及客观事物而较快稳定情绪。
(三)关系融洽
人际关系融洽与否,对人的心理健康影响较大。融治、和谐的人际关系表现为:
(1)乐于与人交往,能与家人保持情感上的融洽并得到家人发自内心的理解和尊重,又有知己的朋友。
(2)在交往中保持独立而完整的人格,有自知之明,不卑不亢。(3)能客观评价他人,取人之长补已之短,宽以待人,友好相处。(4)既乐于帮助他人,也乐于接受他人的帮助。(四)环境适应
老人能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虽退休在家,却能不脱离社会,通过与他人的接触交流,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了解社会变革信息,并能坚持学习,从而锻炼记忆和思维能力,丰富精神生活,正确认识社会现状,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使心理行为能顺应社会改革的进步趋势,更好地适应环境,适应新的生活方式。
(五)行为正常
能坚持正常的生活、工作、学习、娱乐等活动,其一切行为符合自己年龄特点及在各种场合的身份和角色。
(六)人格健全
(1) 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为人格的核心,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
(2)能够正确评价自己和外界事物,能够听取别人意见,不固执已见,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办事盲目性和冲动性较少。
(3) 意志坚强,能经得起外界事物的强烈刺激:在悲痛时能找到发泄的方法,而不至于被悲痛所压倒;在欢乐时能有节制地欢欣鼓舞,而不是得意忘形和过分激动:遇到困难时,能沉着地运用自己的意志和经验去加以克服,而不是一味唉声叹气或怨天尤人。
(4)能力、兴趣、性格与气质等各心理特征和谐而统一。
第二节老人心理健康护理
一、多注意观察老人的细微行为和语言
老人往往比较内敛,有心事或者有情绪,往往都会习惯性地压抑着,不容易被观察到,但是这并不是说就不能观察到。很多时候,通过老人细微动作的改变,如节奏、力度、伴随精神状态等,还有语言上的细节,如轻轻叹气、停顿、语气不同寻常的抑扬顿挫等,可以观察到他们内心的实际情绪。护理员在日常照料、陪伴的同时应注意观察,与老人及时地交流,委婉地沟通,了解老人内心比较隐蔽的不良情绪,科学地分析其根源,采用开心快乐的方式,让老人在不知不觉间化解自身的不良情绪。
二、多与老人沟通
沟通是心理护理的重要技巧。与老人沟通是指养老护理员与老人通过语言.姿势、表情等交换意见、感情与态度的过程,以使双方相互理解、相互支持。
孤独感是目前很多老人容易产生的、直接影响老人的心情。同时,老人回忆过去的很多带有感情色彩的事情,也会进一步影响老人的情绪,因此,护理员应注意与老人的沟通,尤其是对于独自居住的老人更应该多创造与老人沟通的机会。护理员不仅要照顾老人的日常生活,提供专业的家庭护理,还应起到老人和其子女之间的桥梁作用,把老人的情况定时反馈给子女,弥补子女繁忙的工作中无法照顾老人的无奈,使老人和子女都能生活得很安心,让老人感觉自己没有与社会和家人离得很远,仍生活在和他几十年一样的生活圈子和氛围里,从而避免产生一些不良情绪。
护理员与老人沟通时应注意以下内容:
(1)沟通的态度要真诚、友善,要有礼貌并以老人习惯或喜欢的方式进行,使老人感到真诚、被关注和尊重。
(2)倾听老人诉说专心、耐心,倾听时不要东张西望,心不在焉。
(3)与老人说话时语句要简短、扼要,言语要清晰,措辞要准确,语调要平和,声音不要太高。
(4)谈话时要面对老人,以便相互之间能看到对方的面部表情,以增强沟通的效果。
(5)向老人询问时,要把问题说得简单、清楚。
(6)与老人交谈中不断核实自己是否准确理解了老人要表达的意思,如果没听清楚老人的话,可请老人再说一遍。
(7)当老人心情不好、生病或感到害怕、恐惧时,应陪伴老人并适当地运用触摸方式安抚老人,如握着老人的手等,但不要抚摸老人的头,因为这样做可能触犯老人的尊严。
(8)及时用点头、微笑或语言向老人反馈自己的感受,同时也要学习适当地接受来自老人的触摸。
(9)不要在老人能看见的地方与其亲友或工作人员窃窃私语,以免使老人误解而引发矛盾。
(10)与老人谈话应以对成年人同样的平等方式进行,不可使用像对待孩子一样的语言与老人沟通,否则会使老人的自尊心受到伤害。
(11)如老人表达出的意见不正确,不可立即反驳、纠正或与老人争论,以免使老人困窘和不满。
(12)在沟通中若遇老人一时回想不起来的语句,可适当给老人以提示,三、尊重与理解老人
即尊重与理解老人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尊重老人的独立个性。老人的不良情绪有一部分来自别人的或者是家属的不理解和排斥。老人们都有几十年的生活经验,并形成了自己的个性、生活方式和习惯。护理员要提醒其子女,要尊重老人的选择,不必强求他们一定按照子女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去生活。有一些老人有不良的习惯或方式,也应该以能够让他接受的方式和方法,多和老人沟通,力求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强求。
四、提倡老人进行适当的自我调节
老人是有自尊的,有的还极好面子,比较好强。从一定程度上讲,老人和孩子有相似之处。他们不愿意儿孙或者外人面前暴露自己不痛快、抵触、焦虑、烦躁等各种不良的情绪。因此,护理员在照顾老人的同时应满足老人自尊自主的需求,通过适当的方法,如在与老人的沟通中,不经意间多提出自我调节情绪、疏导情绪的方法,以及恶劣情绪对健康有不利影响等。
五、注意药物心理效应
用药过程既有生理效应又有心理反应,因此,护理员要了解、熟悉所用药的药理作用、副作用、最佳用药时间以及老人的服药心理,采取适当的用药方法,力争使药物的生理效应与心理效应达到最完美的结合。
六、熟练护理技术与技巧
护理员除应虚心接受医护人员的指导,学习有关护理技巧和技术外,还应主动阅读有关科普书籍,了解老人的感受,不断提高自身的护理水平,以增强老人的安全感。
七、鼓励老人参加文体、社会活动
根据老人的兴趣、爱好、能力及身体状况,积极创造条件,让他们参加多种文娱活动(如看电视、听音乐等)和体力锻炼,如有可能,还可参加力所能及的某些社团活动。这既有利于陶冶情操,增强自信心,又可减轻心理焦虑,紧张和孤独感,保持心情舒畅,还有利于防止因久病卧床引起的肌肉萎缩。
八、开展健康教育
尽可能向老人介绍阅读有关书籍或讲解有关疾病防治的知识,使他们通过所学知识及本身对疾病的感受,加深对疾病的认识,减少不必要的疑虑和茫然,能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和某些并发症的先兆,由被动治疗转向主动积极配合医生参与治疗。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