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影视艺术的审美心理
第三节 期待视界与接受心理
影视观赏心理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不但涉及视觉心理和深层心理,还涉及人的心理的其他方面,正是诸多心理因素的共同积极作用,构成影视艺术的接受心理。
一、复合形象与期待视界(皮洛“复合形象”、姚斯“期待视界”)
皮洛运用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等来研究电影思维的特征,她指出,大脑所反应的是呈现在视网膜上的影像,感知所反映的是发生在大脑中的活动,但是实际上模式要复杂得多。她认为,即使在最简单的情况下,观看活动也不仅是对外部刺激的简单接受,眼睛总要对各种刺激进行选择和比较,大脑会进行干预,有选择地对信息加以处理。因此,她认为,视觉就是感知活动与大脑存储的知识进行对照,但是这种对照不仅是与个人经验的对照,集体知识也出现在这一过程中。感知有很大的游移性,一向是变动的:在新鲜印象的背后总是有不同的背景,或者说按照个人心理文化状态进行解释的基础。因此,观众在观看电影或电视时,实际上已经有了一个审美心理上的“先在结构”。根据接受美学的观点,这种“先在结构”是欣赏者个体在接受作品之前就已经具有的由诸多主观因素组成的心理模式,这种心理模式与个人的生活经历、文化程度、社会地位、知识素养、兴趣习惯等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每个观众在欣赏影视作品时,都会不自觉地接受这种“先在结构”的制约和影响,因为任何观看活动都必须有大脑的积极参与,伴随着复杂的心理活动,是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在这种意义上,皮洛认为,感知是一种主客体交融互渗的“复合形象”。“复合形象”的提法,强调了影视欣赏过程中,观众作为审美主体的积极参与。皮洛指出,感知是我们每个人根据一切可用的内部和外部信息构成的复合形象,因此,两个人在完全等同的条件下感知到的影像不会相同。
在艺术欣赏活动中,欣赏者与艺术作品之间是一种审美主客体关系,是欣赏主体和艺术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一方面,作为审美客体的影片,总是通过特定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艺术手法,引导着观众向作品所规定的艺术境界运动;另一方面,作为审美主体的观众也并不是被动地反应和消极地静观,而是在欣赏影片的过程中,不断依据自己的文化传统、生活经验、艺术素养和美学趣味,对影片进行补充与加工,其结果就是主客体交融互渗的“复合形象”。
作为接受美学的主要创立者之一,姚斯把“前结构”概念发展成为审美经验中的“期待视界”。姚斯所说的“期待视界”是指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原先的各种经验、趣味、素养、习惯等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要求和审美期待。当欣赏任何一部影视艺术作品时,观众都需要依赖和借鉴其先前观赏过的文本,以及作为影视欣赏的前理解和前结构而存在的影视经验与生活经验的总和,事实上,这就是影视审美经验中的“期待视界”。这种审美经验中的“期待视界”根据姚斯的看法,就文学阅读而言,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是对文学作品某种类型和标准的熟识和掌握,这样一种内在尺度作为读者阅读作品的“前理解”起作用;其二是对文学史上或当代一些作品的熟识,包括它们的内容与形式、主题与风格等,这种熟识作为阅读经验积累在读者心中,使其在不知不觉中带着由过去作品所形成的阅读眼光来看新作品;其三是读者总带着现实生活的体验进入阅读状态,这种体验有时会成为一种参照系而进入其阅读视界,使其不由自主地将作品中的虚构世界与现实生活相比较。这也同样适用于影视欣赏审美经验中的“期待视界”。
但我们也不能不看到,姚斯关于审美经验中的“期待视界”的论述似乎显得过于片面和狭窄。事实上,人的审美心理结构是作为一个完整的精神文化整体投入文艺鉴赏活动中的。姚斯所谈到的其实主要只是文学方面的知识和过去的阅读经验,这些固然是“期待视界”的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甚至不是主要的部分。因此,影视艺术审美经验中的“期待视界”除了以上谈到的几个方面外,至少还应补充以下几点:
第一,“期待视界”中的文化因素。观众欣赏影视作品的“期待视界”首先必然是一个文化心理结构。观众衡量影视作品好坏与否、真实与否的标准,实际上是一个文化的标准。这种“期待视界”中的文化因素又必然带有社会的、民族的、时代的烙印,形成了富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特点的观片文化心理结构。
第二,“期待视界”中的艺术修养。观众欣赏影视作品离不开熟悉和掌握艺术的基本知识和规律,尤其必须熟悉和掌握影视的艺术特征、美学特征、艺术语言、表现手法等,只有掌握了这些基本知识和规律,才能真正领会和理解影视作品,才能真正读解影片文本。同时,也包括每一位观众的文化、智力、知识水平,以及接受外来文化影响的状态等,多方面的因素综合构成了影视观众的精神文化视野。从一定程度上讲,文化素养较高的观众,其“期待视界”也会相应具有较高的水平。
第三,“期待视界”中的个性心理。不同的观众个体,其心理气质不一样,对影视作品的兴趣点也会有差异。此外,观众深层心理中的本能欲望,需要通过影视作品的虚构情境得到替代性宣泄或替代性满足,影响着观众对各种类型影片的选择和认同。总之,影视观众的“期待视界”是由多种因素综合形成的先在结构,存在于观众的意识与潜意识之中,影响着观众对影片文本的理解。
影视审美经验中的“期待视界”对影视观赏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从广义上讲,观众从选择影片到感受影片,从理解影片到认同影片,从体验影片到评价影片,每一步都离不开“期待视界”潜移默化的作用。从狭义上讲,理解影片文本,尤其离不开“期待视界”的作用。因为观众在观赏影视艺术作品时,容易接受和理解的往往是他们“期待视界”中先在经验结构所接受和理解的东西,帮助观众以自己的方式,从自己的角度凭借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和把握作品。
以娱乐片为例,正是由于娱乐片具有类型化影片结构和常规化形式编码,符合大众的“期待视界”,才产生了观众普遍接受的效果。娱乐片与大多数观众的“期待视界”至少具有三方面的对应关系:第一方面,文本中的英雄主义与观众的“期待视界”相对应。观众在观片过程中总是不自觉地把自己当作影片中的主人公,在潜意识中把自己投射到主人公身上,向主人公认同,把自己与主人公合而为一。第二方面,文本中的悲欢离合与观众的“期待视界”相对应。娱乐片常常以悲欢离合、曲折感人的戏剧化情节,以起伏的情感波澜和强烈的灵魂震撼,形成一种打动观众情感的强大感染力,使观众在日常生活中郁积起来的种种情绪和情感,乃至潜意识领域里的种种本能和欲望得到宣泄、转移或升华,获得心理上的满足。第三方面,文本中的二元价值观与观众的“期待视界”相对应。娱乐片中善恶对立的二元分裂,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观众的自我认同心理,缓解了观众因现实矛盾无法解决所形成的心理张力,心理趋于平衡,如释重负般进入愉悦的状态。
从根本上讲,影视审美经验中“期待视界”的提出,突出了长期被忽视的观众参与艺术价值的创造的作用,强调影视作品的价值只有在观众对影片文本的读解中才能得到实现。因此,一部影视作品的现实价值正是体现在所有观众的欣赏与评价的总和之中。
二、定向期待与创新期待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认为,认识活动绝不是单向的主体对客体刺激的消极接受或被动反应,而是主体已有的认识结构与客体刺激的交互作用。因此,人的认识是主客体在相互作用中,一方面“同化于己”,即将外界的信息同化到主体的认知结构,另一方面又“顺应于物”即改变主体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客观环境。人的认识是在这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因此,认识过程也是主体认知结构不断重复的过程。于是皮亚杰提出了“刺激—反应”的双向作用公式,又进一步明确提出“客体刺激到主体认知结构同化再到反应”的公式,即主体将客体刺激纳入自身认知结构之内以扩展认识,然后才做出对客体的反应。皮亚杰对此进行了理论概括:认识起因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发生在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中途,因此同时包含着主体又包含着客体。
在影视艺术观赏活动中,观众审美经验的“期待视界”起着两种相反相成的作用:倾向于审美心理保守性的定向期待,以及倾向于审美心理变异性的创新期待。这两种相反相成的期待倾向,构成了审美心理的双重性。影视观众的审美心理潜藏着保守性与变异性,这两种截然相反的倾向。
所谓审美心理的保守性,是指人们的审美意识或审美趣味,习惯于按照某种传统的趋向发展,具体表现为人们在鉴赏活动中的种种偏好、选择或取舍,以及特殊的欣赏方式、习惯、审美态度和审美趣味。这种特殊的倾向和方式往往与观众的文化层次和美学修养有关,也常常带有时代与民族的特色。
与此同时,影视观众的审美心理又存在着变异性。所谓审美心理的变异性,是指由于时代的前进和社会生活的变化,以及国际文化交流的发展和大众审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欣赏习惯和审美趣味随之发生变化。事实上,追求多样变化是人类最基本的心理趋向,好奇心和求知欲催发着观众审美心理的变异,而各种时代精神的更迭变易和文艺思潮的起伏消长,又总是在不断改变着人们的审美态度和审美理想。
定向期待其实就是一种习惯性倾向,是观众“期待视界”的各个构成要素交汇成的一种惯性心理力量,一种内化为心理机制的文化习惯,一种经个体选择后的传统文化在其心理结构上的积淀。
由于鉴赏活动中审美趣味经常保持着变异性和创新性的倾向,观众的审美水平和欣赏能力才得以不断地发展和提高,而许许多多具有独创性和探索性的影视作品,才有可能得到观众的认同。探索电影的创新度应与观众的欣赏心理保持在“似与不似”之间,必须考虑观众的欣赏水平和接受水平,使影片具有相对“新异性”。探索影片的创新因素与传统因素应当并存共举,在追求影片的探索创新的同时,也要考虑观众的理解接受程度,需要认真研究影片艺术作品探索的超前度与继承的固守量之间的关系和比例问题。
总之,审美心理的双重性以及审美经验“期待视界”中的定向期待与创新期待,既是对立的、矛盾的,又是统一的、互补的,它们正是通过同化与顺应不断地调节与发展。同化是从量的方面来丰富审美心理,顺应则是从质的方面来拓展审美心理,从而实现审美心理结构的发展和变化,使得作为审美主体的观众通过影视艺术欣赏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感受能力,不断超越自我,这就是影视观众审美心理的嬗变过程。
三、以人为本(马斯洛“高峰体验)
无论是电影还是电视,都必须首先考虑观众的接受心理,尤其是在当前大众传播媒介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广大观众的选择机会更多,需求更趋多元化,审美趣味变化更快,对节目质量要求更高。因此,研究观众的接受心理已经成为影视艺术的当务之急,不但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不但是影视美学理论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是解决当代大众传播媒介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的需要。
研究影视观众的接受心理,最关键的一条就是尊重观众,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可以说是影视观众接受心理研究的核心。
马斯洛提出了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首先提倡人化的心理学,强调把人当作人来研究,认为人各有其个性和特点,这才是心理学应当着力研究的。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研究中最核心的范畴有两个:一个是“需要层次”,另一个是“自我实现”。马斯洛把人的基本需要由低到高、由下而上排列为金字塔形状: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在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处于金字塔尖端的是自我实现的需要。所谓“自我实现”就是人为了完善自身,充分实现和调动自己的各种潜力,人为了这种高级的需要可以做出自我牺牲,甚至献出生命。这也是实现人的完美人性的必要途径。“自我实现”的最高境界就是“高峰体验”。“高峰体验”是指人处在最佳状态并感到十分快乐的时刻,在这种时刻,人会感到十分幸福、狂喜、顿悟、完美。“高峰体验”也是“自我实现”的最高点,尤其存在于人的高级精神活动之中。马斯洛指出,审美活动中的“高峰体验”实际上是通过自我证实而达到审美的最高境界,是对审美主体的本质和价值的肯定。
马斯洛的这些理论,对于我们研究影视观众的观赏活动与审美心理具有十分重要的启发作用。人本主义心理学至少可以给我们以下三点启发:
第一,在当今消费社会和大众文化时代,在物质需要和消费需求席卷人们的情况下,强调人的价值,强调精神的魅力,强调人的需要和动机的多重性是十分必要的。
第二,电影、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必须真正树立为大众服务的思想,研究影视观众的审美需要和接受心理,真正做到尊重观众,以人为本。
第三,影视艺术应当以人文理想和人文关怀为最高价值,而绝不能以商业利益作为终极目标。影视艺术尽管作为一种特殊形态的商品,但也应当具有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应当有艺术的品位和美学的追求。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