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吸入技术并发症及预防处理措施

氧气吸入技术并发症及预防处理措施

00:00
03:45
氧气吸入技术
目的:
提高患者血氧含量及动脉血氧饱和度,纠正缺氧。
注意事项:
1.用氧前,检查氧气装置是否漏气,是否通畅。
2.注意用氧安全,做好四防“防震、防火、防油、防热”,并对患者进行用氧知识的安全教育。
3.使用氧气时应先调节流量后应用,停用时应先拔除氧气管,再关闭氧气开关。
4.氧气筒内氧气勿用尽,压力表至少要保留0.5Mpa以防灰尘进入氧气筒,在充气时引起爆炸。
5.对未用完或已用尽的氧气筒应分别悬挂“满”、“空”、“剩余流量”标志,便于及时调换,也便于急用时搬运提高抢救效率。
6.湿化瓶一人一用一消毒,连续吸氧患者每天更换湿化瓶、湿化液和吸氧管。
一无效吸氧预防措施:
1 检查供氧装置、供氧压力,确保管道连接无漏气
2 保持气道通畅,避免移位,及时清理分泌物,恢复有效供氧
3 遵医嘱依病情调节氧流量,严密观察吸氧疗效,定时监测血氧饱和度
4 气管切开患者采用气管套管供 氧
处理措施:
1 查找原因,及时处理,恢复有 效供氧
2 报告医生对症处理
二 气道黏膜干燥预防措施:
1 及时补充湿化液,依缺氧程度调节流量,重患可用湿纱布覆盖口腔
2 依缺氧情况调节氧流量(轻度缺氧1~2L/min,中度缺氧2~ 4L/min,重度缺氧4~6L/min, 小儿1~2L/min)o吸氧浓度< 45%
处理措施:
加温加湿吸氧装置或给予雾化吸 入
三氧中 毒预防措施:
1掌握吸氧、停氧指征,选择恰当给氧方式。控制吸氧浓度,避免长时间高流量吸氧
2密切观察动态吸氧疗效,经常行 血气分析
处理措施:
立即降低流量,通知医生,对症处 理
四晶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预防措施:
1 勿长时间、高浓度吸氧(氧浓度 <40%),2 对曾因吸氧视力障碍者,定期眼 底检查
处理措施:
报告医生,尽早手术
五腹胀预防措施:
1 插入鼻导管不宜太深,单鼻孔吸氧为2cm,2 用鼻塞、面罩吸氧能有效避免此并发症的发生
处理措施:
发生急性腹胀者及时胃肠减压或
肛管排气
六感染预防措施:
1 吸氧装置定时更换2 插管动作轻柔3 必要时,抗感染治疗4 定期口腔护理
处理措施:
祛除诱因,应用抗菌药物治疗
七 鼻出 血预防措施:
1 掌握正确插管技术,动作轻柔2 长时间吸氧者,做好鼻腔湿化, 防止干燥
3拔出鼻导管前,遇鼻导管与鼻黏 膜粘连者,应先用湿棉签松脱结 痂后,方可拔管
处理措施:
对出血患者,应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八 肺组织损伤预防措施:
1 先调节氧流量再与鼻导管连接2 面罩吸氧改用鼻导管吸氧时,及时降低流量
处理措施:
报告医生,对症处理
九二氧化碳麻醉预防措施:
1 依病情降低氧流量、浓度,促进二氧化碳排出,2 嘱患者及家属不得自行调节氧流量
3 动态监测下调整氧浓度
处理措施:
1 调节氧流量,促进二氧化碳排出
2 上述处理无效者,报告医生,
建立人工气道,行人工通气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