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讲的这个乡村振兴故事叫——“逐梦的选择”,文章作者何英。
福建省上杭县中都镇军联村的梁永英和李晓文夫妻,自小做着“飞出大山”的梦想,大学毕业后他们留在了省城。2011年春节,在深思熟虑之后,他们下决心告别繁华的都市回乡创业,带动乡亲们共同奔向幸福的乡村生活。夫妻俩的想法一经提出,家人和亲友们一片反对声。“你们要扔掉城里好端端的饭碗回来当农民?”夫妻俩费九牛二虎之力,耐心又细致地说服父母和亲友。
他们挨家挨户动员乡亲们将自己的责任田和抛荒的山地流转给自己。但是,几十万的土地流转和上百万的农业机械设备资金怎么解决?在一大堆的难题面前,夫妻俩和家人都沉默了。梁永英先开口:都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现在是春季是播种季节,我们从进种播种开始吧。
优质稻种进来了,但面对那较边远的山坳零散的十亩八亩地,都是杂草丛生,乱石遍地。这些粮田曾经被一代又一代的乡亲们称作“金不换”,可如今竟然也抛荒了。入夜,夫妻俩躺在床上辗转难眠,但夫妻俩都认定:不但要种出水稻,而且还要种出优质丰产稻。接着,他们正式申请注册成立“聚胜家庭农场”。夫妻间鼓励着:这是自己人生逐梦中的选择。
“自家人”,是生活在闽西客家地区的民间最常用的口头语,意为“自己人”。他们的稻谷迎来了丰收,夫妇俩雇工租了几部收稻机抢收谷子,他们让村里所有的晒谷坪都晒了谷子,全村到处金灿灿的。可是,第二天中午时分却突然黑云压来,马上就要下暴雨了。正当他们夫妻俩如何“与暴雨赛跑时”,“援兵”不请自到。本村的乡亲、正在路上往赶集地的乡亲们,以及外村路过的,都闻风而动,见粮就收。终于在乡亲们的全力帮助下,晒出的谷子全都抢在暴雨来临之前收集。暴雨过后,他们想对乡亲们道一声“谢谢”。可是,大家都说:“我们是‘自家人’!”
几天后,夫妻俩为回报“自家人”,带着现金把卡车开到乡亲们的粮仓前,既为乡亲卖粮、又为国家收粮。过秤后,当场结清购粮款。第二年,夫妻俩在积极推进提质增效打赢产业扶贫的进程中,通过土地流转、用工和生活补助、农业社会化服务、全程生产指导和培训等方式,精准帮扶20多户贫困户。当年就帮助本村的乡亲们实现增收17万元。他们还通过组织承接现场观摩推介、技术培训交流活动等,在“水稻田间学校”办村民培训班,让培训贯穿到每一个生产环节,先后培训了一千多人次。
今天的“聚胜家庭农场”,在政府的扶持下,把购买大型农业机械设备列入了振兴乡村、振兴农业的议事日程。同时,依靠农技部门,选种“越光稻”等优质稻种等,由他们在龙岩市的永定、武平、长汀和连城等地推广。聚胜农场的“中都瑞香米”“中都越光米”“一品瑞香米”等产品,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逐梦的人生是美好、幸福的。他们用自己的逐梦行动,实现了“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而且要装自己的粮食”,起着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作用。
福建农林大学兼职教授、平潭龙海村党总支第一书记游祖勇评点:
大学生返乡创业,是乡村振兴的希望和寄托,是当下乡村发展的大势所需,更是一代青年学子的艰难抉择。抉择难,闯出一条路更难,成功永远属于坚韧不拔、勇往之前的先锋。梁永英、李晓文这对夫妇作出了榜样,成为不负时代、不负韶华的标兵。他们大学毕业后,放弃省城生活和工作的优越条件,毅然选择返乡种田,期间历经的辛酸苦辣可想而知,能扛得住、熬下来的都是村民心中的“人物”。说服父母亲友对返乡从农的观念认同、挨家挨户做土地流转工作、又苦又累的农活劳作、爬山涉水推销优质农产品、防范和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变化等等,没有一关是轻而易举能闯过的。广阔农村需要梁永英、李晓文夫妇这样的成百千万标兵,乡村振兴大业呼唤一代有情怀、懂农村、爱农民、勇担当的“新农人”先锋军。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