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讲、【吴起和魏文侯探讨治国之道】
原文:周安王十五年(甲午,公元前387年)魏文侯薨( hōnɡ),太子 击 立,是为武侯。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 谓 吴起曰:“美哉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对曰:“在德不在险。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 pénɡ lǐ);德义不修,禹灭之。夏桀( xià jié)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阙( yī què)在其南,羊肠在其北;修政不仁,汤放之。商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皆敌国也!”武侯曰:“善。”
谷哥老师译文:公元前387年,这一年,第一个在战国时期称霸的魏文侯去世,他的儿子魏击继位,史称魏武侯。这一天新继位的 魏击 带着官员们坐船 视察西河地区,这里的西河 也就是潼关以北的黄河区域,吴起是这里的守将。大船顺着黄河而下,水势翻滚,恰若奔腾的骏马,两岸山势峻峭,如神工鬼斧。看着壮丽的魏国山河,魏击倍感骄傲,昂首挺胸,神采奕奕( shén cǎi yì yì),喜悦之心溢于言表。等船开到一半,魏武侯 扭过头对着大将吴起说:“你看,咱们魏国的山河 即固若金汤,又俊秀无比啊!这西河的 沃土盛景 可是魏国的风水宝地啊!”这时,吴起沉稳的回答道:“我并不认为这地势险要有什么重要的,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在于其国君 是否实行了有德行的管理政策,而不在于山河地势是否险要。咱们想想,想当年三苗氏部落,左面有洞庭湖作为屏障,右面有彭蠡湖作为隔断,虽说占得地利,但是他们不修德义啊,最终被大禹给灭了。还有就是夏朝暴君桀,他的根据地,左边是可是天堑黄河、济水,右边可是巍峨的泰华山,同时伊阙山也在他的南面,羊肠阪( bǎn)则保护了北面,但夏桀因实行腐败的暴政,最后才被商朝汤王 驱逐到了蛮荒之地。最典型的就是商朝纣王的国都所在地,左边是孟门,右边是太行山,北面是常山,南面是黄河,也是因他残暴无毒,祸害人民,结果就是 被周武王姬发 给杀了。由此可见,一个国家的安危与否,是在于领导人的品德高下,而不在于山川地势 是否险要啊。当下,对于咱们魏国,假如不以仁德来进行管理,恐怕咱们同船的这些人,到时候都会变成您的敌人了啊。”魏武侯听罢,若有所思的说了一个字:“对”。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