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古中华历史的真相第五节 中华文明史被缩短的真相
1-10 第一章 第五节 中华文明史被缩短的真相
原创 同在v 天下大同A
主席语录
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2014年2月24日习主席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希望大家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2023年6月2日习主席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第一章 古中华历史的真相
第五节 中华文明史被缩短的真相
【正文】
有人说:“中国只有三千年文明史,还是自相残杀或遭列强侵略的战乱史,到近代更以物质贫穷、科技落后出名,怎么会有更久远的文明史呢?”这需要重新认识中华文明史的真相。
一、对黄帝四面三百岁的错解
前已证明,中国确实有199万年医学史,及远超1479万年的文明史。后来因何被缩短成仅三千年文明史呢?主要是古人删书篡史、洋人窃果毁根及今人错解文明等造成。
第一个原因,古人删书篡史。从孔子错解史籍说起。《大戴礼记》《孔子集语》均记载,孔子错解黄帝寿命三百岁。当年门生问:“从前我听过荣伊的教令,黄帝活了三百年。请问黄帝是人吗?或不是人?为什么能活三百年呢?”孔子在介绍黄帝会穿华服乘龙倚云出巡,以顺应天地法则、阴阳变化、生死存亡的规律后,又说:“黄帝生前民众得其恩惠一百年,死后民众敬畏其神异一百年,之后人民沿用其教诲一百年,所以说他活了三百年。”*
【注】*汉·戴德《大戴礼记》宰我问孔子:“昔者予闻诸荣伊令,黄帝三百年。请问黄帝者人邪?抑非人邪?何以至于三百年乎?”孔子曰:“(略)生而民得其利百年,死而民畏其神百年,亡而民用其教百年,故曰三百年。”
孔子的解释为何是错误的呢?因为1万年前黄帝时期人寿本有170岁,福德超乎常人的黄帝高于均寿是常理,不可能只活100岁,活300岁是很正常的。孔子出生于春秋末期(鲁襄公二十二年、前551年~前479年),当时均寿约95岁,他想象古人寿命应该差不多,才解释成黄帝生前寿数、死后民敬、教诲沿承各一百年。显然是牵强附会!这是以今测古、以己测人造成的恶果。史籍是严肃的实录,怎能按照自己有限的认知另作解读?孔子正是犯了头脑揣测的大忌,才会曲解史籍,进而公然篡史,给后人造成严重误导。
图片
商晚期“大禾方鼎”
实际上,寿超三百岁,在春秋以后也真实存在。比如唐朝就有人活了443岁,人称“菜篮公”。春秋末期的宝掌和尚更是活了1072岁,被称千岁和尚。这些都有正史记载。但是,孔子竟然连黄帝寿三百都不信,实在遗憾!
同样,因凭经验论事,孔子还对“黄帝四面”作出了错解。门生子贡问:“古代的黄帝有四个面孔,是真的吗?”孔子答:“黄帝选拔了与自己志同道合的四个人,让他们分别治理四方,他们不用谋划就能亲密合作,不用约定就能成事,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这就是所谓的黄帝四面。”*这显然是头脑想当然的错解。黄帝四面,就是字面之意,就像佛家有四面佛、四面观音一样。可见孔子仍然是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憍慢也由此展现。
【注】*战国尸佼《尸子》:“子贡问孔子曰:‘古者黄帝四面,信乎?’孔子曰:‘黄帝取合己者四人,使治四方,不谋而亲,不约而成,大有成功,此之谓四面也。’”
因何断定孔子是错解呢?一者,人有四面乃至多头都是正常之事,福德更高故;二者,四面是古籍明文记载,还有出土实物证据。1973年,长沙马王堆出土战国佚书四种,其中《十大经·立命》明确记载,按照黄帝本来的样貌造像,就是方形四面,依于一心。*1959年,湖南宁乡出土商代青铜器大禾人面纹方鼎,就是四面人头像。1983年,考古学家还在青海湟源出土了黄帝的四面铜人像。只不过孔子理解不了人会有四面,所以再次犯了以今测古的错误,说四面是指四方各有辅臣。这就造成了后世学者都跟着作出了错解。
【注】*战国《黄帝四经·十大经·立命》:“昔者黄宗质始好信,作自为象,方四面,傅一心,四达自中,前参后参,左参右参,践位履参,是以能为天下宗。”(从前黄帝修道重信,按自己本貌塑像,头部方形四边有脸,依凭于一心,四面所传达的都来自中心。黄帝能以前后左右的四面显现遵道,践行于在位、履行于遵道,所以能成为天下的宗主。)
历史真相就是这样被一代代曲解,到最后就成为人们狭隘的认知:人类都是一面,两足行走,寿命至多百岁。这也是今人把古人能飞行或乘龙而行的史实说成神话的原因。《大戴礼记》中孔子说黄帝出巡时“乘龙扆(yǐ)云”(乘龙倚云于空中飞行),很多学者想当然地译成“乘坐龙车”。
现在一般人都不信人类能飞行。其实在民国初年,笔者老家还有人会飞行。那是一位姓项的村民,人称“乌皮老头”,从山村飞到100多里外的某镇,只是片刻间的事。
图片
尊师重道
二、删诗书的严重篡史事件
正因为孔子对黄帝时期的史实不信,把不理解的信史都认定为神话,觉得对现实无用的都视为糟粕,随后就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极其严重的删书篡史事件,给中华文化文明和历史的传承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书》是从远古到春秋秦穆公时期的历史文献汇编,是中国最为悠久、极其珍贵的史籍,有3240篇,可谓卷帙浩繁,璀璨如宝库,应有尽有。但是,孔子却做出了惊世骇俗的举动,竟然大胆断远取近,选定自认为堪作世法的120篇,以102篇更名为《尚书》,18篇定名为《中候》,而将其余求自黄帝子孙的海量古籍统统焚毁。即从唐、虞朝开始截断,将两朝以前浩如烟海的珍贵史籍全部烧毁。同样,《诗》有3000篇,他选出自认为可用于礼义教育的311篇,更名为《诗经》,其余2689篇也皆作无用之物焚毁。*多么令人惊悚!
【注】*汉代佚名《尚书纬》:“孔子求书,得黄帝玄孙帝魁之书,迄于秦穆公,凡三千二百四十篇。断远取近,定可以为世法者百二十篇,以百二篇为《尚书》,十八篇为《中候》。”东汉 · 班固班昭《汉书·艺文志》:“故《书》之所起远矣,至孔子纂焉,上断于尧,下讫于秦,凡百篇,而为之序,言其作意。”西汉孔安国《纬书》:“孔子删书断自唐、虞,则唐、虞以前孔子得而烧之。《诗》三千篇,存三百十一篇,则二千六百八十九篇,孔子亦得而烧之矣。”《史记·孔子世家》:“古诗者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仪,定为三百五篇。”
实际上,唐虞两朝史籍也等于被毁灭,因为两朝信史已被篡改,如伪造尧舜禹禅让制*。换言之,孔子已将得到的唐虞及之前的史籍全部销毁,包括伏羲到炎帝、黄帝,及少昊、颛顼、帝喾、唐尧、虞舜等朝,伏羲前更不用说。因此,才有荒谬的结论:夏朝是中国的第一个王朝。中国悠久辉煌的文明史就这样被缩短成了三千多年。
【注】*孔子谬《尚书·虞书·尧典》:“昔在帝尧,聪明文思,光宅天下。将逊于位,让于虞舜,作《尧典》。”谬《尚书·虞书·舜典》:“虞舜侧微,尧闻之聪明,将使嗣位,历试诸难,作《舜典》。”谬《尚书·大禹谟》:“帝(舜)曰:格,汝禹!朕宅帝位三十有三载,耄期倦于勤。汝惟不怠,总朕师。”
这是多大的损失?单举一例:中华民族明明是某伟大人物的传人,但是现在的人却说是龙的传人。龙虽有神通,多做护法,毕竟属畜生道有情,难道中华民族是畜生的传人?这客观上造成了对中华先祖的贬抑冒犯,构成了毁谤的恶业共业。光是如此所造损失就不可估量,何况还有其他!这都是史籍被毁造成的恶果。试想:人们连中华先祖是何等人物都不清楚了,将其错误地说成了龙,包括把神州古国说成了龙国或龙哥,是多么遗憾的事!
有人问:“孔子真的会删书烧书吗?”连孔子十一世孙孔安国都不得不承认。当然,孔安国并未揭开孔子删书的确凿真相及严重后果,反倒是以歌功颂德的姿态为孔子辩护,说是删除了重复内容。这并非事实,这样做不是对孔子的敬护,而是显得残忍,不能令其免害获益故。由此故,后人纷纷效仿,把孔子删书说成圣功之举。*对于这样关系到中华民族和世界人民利益的大事,若出于私心或怕被打击、迫害而公然撒谎,或讲奉承之语,不是真正的华夏子孙或正直之士应有的胸怀。
【注】*孔安国《尚书序》:“先君孔子,生于周末,睹史籍之烦文,惧览之者不一,遂乃定《礼》《乐》,明旧章,删《诗》为三百篇,约史记而修《春秋》,赞《易》道以黜《八索》,述《职方》以除《九丘》。讨论《坟典》,断自唐虞以下,讫于周。”清朝《郑板桥家书》:“孔子烧其可烧,故灰灭无所复存,而存者为经,身尊道隆,为天下后世法。”
图片
别有洞天
三、众学者对古三皇文明的错解
孔子对黄帝“四面三百岁”尚且错解,对人皇“九头三万岁”,或三皇神奇的形体、寿命及智慧、异能等,就更不用说会错解了。在中华大地历来有代代口耳相传的史学传承,如“人皇人面龙身,九头三万岁”等。但后来的学者却错解了。这样就把上古中华非常悠久、极其辉煌的文明史给生生截掉了。
人皇“九头三万岁”何意?就是字面之意:人皇长九个头,寿命三万岁。这跟敦煌壁画相符,也跟佛说减劫人寿由高到低渐降的规律符合。史载人皇距今276万多年,可证彼时均寿2万7千岁,故福德更高的人皇寿三万岁极其正常。
学者错解人皇寿命的漏洞非常明显。关于人皇寿命的记载,古籍有多种版本,所记大相径庭,有九兄弟“各百岁”,有九兄弟“各三百岁”等。这就是错谬的证据。人寿百岁、三百岁乃至三千岁,都属于后来五浊严重时期的寿数,跟史籍所载未入劫浊的三皇时期“人皆气清”“悉得至道”完全不符。故知三个版本全部错谬。
这些错解是怎样发生的呢?有个令人惊讶的事实:人们读三国时期吴国项峻撰写的《始学篇》,读到人皇寿命时,会发现有南北朝以后的多种不同版本。有说九个兄弟“各三百岁”,有说九个兄弟“各百岁”。到明朝又离奇地出现了另一个版本,说是九个兄弟“各三千三百岁”。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始学篇》原来是项峻所写,后来的改写或引用者有的仍然写成“项峻《始学篇》”,有的则换成“颜峻《始学篇》”。即有的仍以“项峻”原著的名义示人,有的相对尊重事实,以“颜峻”改本的名义示人。显然,说成“改本”才是客观的。*
【注】*王洪军《项峻〈始学篇〉考》:“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欧阳询等编纂的类书《艺文类聚》成书。其中,《帝王部》征引《始学篇》四条文献,然作者写做颜峻:(略)颜峻《始学篇》曰:人皇九头,兄弟各三百岁,依山川土地之势,裁度为九州,各居其一方,因是而区别。”
图片
自强不息
到此真相大白。项峻初本是尊重史实的记载,即“人皇九头三万岁”;但到南北朝以后,初本亡佚,学者们开始臆测,各据头脑认知,或改成“三百岁”,或改成“百岁”,或又改成“三千三百岁”。
为何会出现如此荒唐的事呢?原来他们接受不了人皇九头、寿三万的史实,以为“寿三万”只是表示崇敬的夸张用法,或表示祝愿的美好愿望,因此开始另辟蹊径,先在“人皇九头”上下功夫,把九头的“头”臆测为量词,把“九头”解释成九个兄弟,如此牵强附会。于是就把人皇的“三万岁”拆解了,解释为九个兄弟共三万岁,每个兄弟“各三千三百岁”。
但其他学者对这个动了手脚大大缩水的寿数仍觉夸张,不愿就此消停,就大胆地把大头“三千”抹掉,改成兄弟“各三百岁”。还有学者连这个改得面目全非的寿数也不愿接受,干脆改成了兄弟“各百岁”。这样就篡改得越来越离谱。这是作为学者对待史籍应有的态度吗?须知“离经一字即同魔说”,篡史一字岂非类似!
这样造成的恶劣影响,简直难以言表。简单地说,就是把上古三皇时期辉煌的中华文明一笔勾销了,也直接间接地让后人以为中国古代没有文明,只是到最近几千年才渐渐出现文明。按照这个逻辑,人们不禁要问,将来人寿降到50岁时,是不是应该把人皇寿命改成兄弟“各五十岁”?可见其谬。这就是人皇寿命记载的“演变史”。于此,真相大白于天下!
人皇“三千三百岁”的版本从何而来?这是离奇之事:南北朝以后,学者大多篡改成寿三百、寿百岁,但到了明朝,却有学者孙瑴(jué)在《古微书》中前所未有地改成兄弟“各三千三百岁”*。这是目前所见相对最靠近史实的记载,就像给了前人或其他学者当头一棒。
【注】*明《古微书》引项竣《始学篇》:“天地立,有天皇十三头,号曰天灵,治万八千岁,以木德王。地皇十二头,治万八千岁。人皇九头,兄弟各三千三百岁,依山川土地之势,裁度为九州,各居一方,因是而区别。”
鉴于此,理性者当据佛经所说减劫规律,及敦煌壁画所画三皇画像等*,对人皇寿数被篡改之事慎思。三皇多头本是史籍如实记载,不是文学作品的比喻表述,有敦煌壁画可作证据。壁画所画三皇形象,就是十三个头、十一个头、九个头。而寿命三万岁及以上,也为佛经所证明。如金银铜铁四种转轮圣王,分别是人寿8万4千岁、6万岁、4万岁、2万岁时出世。这是公认的理,也是史实,且是口耳相传的内容。这些就是人皇九头、寿三万能成立的证据。
【注】*敦煌壁画:西魏,莫高窟285窟,窟顶东坡:十三头人面龙身天皇。(此处画成14头或是画师笔误。)北坡:十一头人面龙躯地皇。南坡:九头人面龙躯人皇。(按:对人面龙身者不可称神兽。详见后述。)
可见,正是孤陋寡闻又以今测古,诸学者才会做出篡史的大胆举动。中华古老的历史就是这样被一代代曲解篡改的。值此文化复兴成为国策之际,对如此重要的文化文明历史,理当发掘并予以正视。
图片
人皇九头
四、错解道是篡改文明史的深因
第二个原因,洋人窃果毁根。从明朝中期开始,西方对中国的文化、科技、医学等进行窃果毁根,包括编造西方伪史,把窃自中国的成果说成西方的发明创造,使中国反而成了貌似各方面都需要向西方学习的落后国家。由此故,不但明朝中期以来的中华文明史被抹杀,而且明朝之前的文明史也被贬低成愚昧落后史。
遗憾的是,清廷曾大量销毁史籍,包括以编纂《四库全书》名义禁毁数以千计的历史、科技、军事等书籍*,也跟受到西方传教士蛊惑有关。故民国历史学家吴晗说:“清人纂修《四库全书》而古书亡矣。”汇载中国科技文化成果的明朝《永乐大典》就是在清初离奇失踪,随后诡异地出现在欧洲。受此影响,《拾遗记》《山海经》等史籍被妄断为:“荒诞不实的神话志怪小说”,“荒唐怪诞的神话,多诞谩无实,为正史所不载”等。《山海经》到清人编纂《四库全书》时,竟被称为:“侈谈神怪,百无一真,是直小说之祖耳。入之史部,未为允也。”这是中国乃至世界人民的悲哀。究其原因,实是西人及受蛊惑似成内应者昧于文化文明及道的真义所致。
【注】*悟实老师《历史研究者们:知道明朝没有历史档案吗?知道为什么吗?》:“满清除了将明朝的历史档案转移到西方,余下的销毁,还以编纂《四库全书》的名义销毁了大量书籍。网友文行先生说,北京作家王彬主编的《清代禁书总述》,收录了3236种被清廷禁毁的书籍。以编撰《四存全书》的名义公开销毁的书籍总数,据统计为13600卷。焚书总数,15万册。销毁版片总数170余种、8万余块。不仅如此,清廷又将世界历史上最大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转移到西方,对外宣称被损毁。”
第三个原因,今人错解文明。由于两百多年来西方在科技军事经济等领域相对发达,很多人认为西方才有文明、中国没有文明。在这些人眼里近现代的中华文明史是不存在的,原因就在于错把科技发达当成文明先进。
有人问:“以前都是手工、原始的,现在是科技发达,怎么反而说是落后呢?”第一,以前不全是手工、原始的,除了局部的片段如此,还有物质高度发达的时期;第二,将科技发达与文明先进混为一谈,是当前大部分人的概念偏差。文明先进与否不是看科技,而是看文化。因为提升生命获得福乐才是人生应有的目的,这主要不是取决于科技发达,而是取决于文化正谬。即不是科技能够促成生命提升,而是文化才能带来人生福乐。
有人说:“物质文明也是文明的一部分啊!”在有道的前提下,物质发达叫文明;在无道的前提下,物质发达叫野蛮。即谓,围绕道文化构筑的是文明,围绕术文化建立的是暴虐。
以上就是中华文明史被缩短的三个主要原因。再次强调一个事实:哪怕是在科技军事经济等领域不如西方的几百年,中国仍然是世界文明的引领者,文明是道文化的产物故,中国始终是道文化的传承者故。
这就显现出了知文化文明及道的真义的无比重要性。回过头来看,孔子的问题正是与此有关。他敢于删书篡史的原因:一是对古人的能力、形象、寿命等理解不了,就主观臆断为虚构的神话,不明摄持有情的道的体性故;二是对华夏文化核心的道的理解,停留在善的层面,而没有达到万物本源的正确层面*。正因为这样,他才敢删《诗》《书》,按照善的标准去篡史,以至把尧舜两朝2千多年历史生生截掉。典型的例子是,孔子篡改唐虞两朝历史,否定王位世袭制,杜撰出禅让制,正是其错解道而落于善的证明。(详见后述)
【注】*《论语》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孟子》孟子曰:“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
有人问:“周朝典籍归孔子个人所有吗?任他烧吗?王官无人阻止吗?”孔子手头的《书》是他向黄帝子孙求来。古书不像现在一样方便印刷。不管孔子求到的《书》是孤本还是他处另有收藏,到今天都未见流传。那么孔子毁掉的那套重不重要?再者,孔子将史籍从唐虞朝截断,前朝皆毁,又杜撰唐虞朝伪史,谓尧舜是禅让制,编出谬《尚书》,成为权威史籍,结果是把唐虞两朝2千多年历史压缩成约一百多年,等于唐虞及前朝史籍皆毁灭,使夏朝成中国第一个王朝。这对历史传承的误导严不严重?
又有人问:“华夏文化是儒道释三家构成,那三家是不是一样的?”还是有区别。从释迦佛揭示迦叶佛时期的菩萨如今多有驻于中国名山大川并付嘱护法神护持震旦国一事,可以看出儒教道教的神祇或祖师往往是前佛的弟子或菩萨。这也说明迦叶佛的法教——佛教正是中国的本教,而儒教道教摄属佛教。只是由于迦叶佛涅槃离现在久远达5亿多年,所以现在的儒道看起来才显得不像佛教,很多地方有偏离。这才是真相。
由于现在儒道中人大多不了解儒道皆源于佛教的事实,很多学人在核心问题上是有偏离或错解的*1,甚至曾发生儒道名人谤佛毁佛的憾事。这一方面说明一个人谦卑除慢、扩展心量非常重要;另一方面也提示佛教中人不能忘记根本,首先要了解皈依对象三宝的内涵与范围(能确实区分真假三宝),这样才能保证(得三归戒体)在接触儒道的过程中不发生偏差。对于儒道来说,由于原本摄属佛教,回归佛教便成正确的选择,或者说回归完整道文化是正确的选择,此名万教归一。*2
【注】*1对核心之道的阐释,儒家落于善,道家表述含糊,只有佛家给出了具体的答案。(按:道是心体,是有情五蕴七识的本源,故称第八识。关于道的正解,除了直指第八识,都不算是究竟的阐释。)
*2道宣律师《广弘明集》:“老子周公孔子等,虽是如来弟子,而化迹既邪,止是世间之善,不能革凡成圣,其公卿百官侯王宗族,宜反伪就真,舍邪入正。故经教《成实论》云,若事外道心重,佛法心轻,即是邪见。”
有人说:“既然孔子删书篡史,为什么曾说孔子跟释迦佛、老子一样是完美的国学师,还要引用《论语》呢?”因为有些人崇敬孔子但对佛教出家人有成见,所以暂时方便而说。再者,孔子固然有删书篡史的过失,但也不能将其全盘否定。况且相比于今人大多不信善恶,孔子的劝善教导仍然算得上稀有。
至于引用《论语》,那是有前提的,即本身对道的阐释不可停留于善的层面,而须正解为本源之心第八识。说到底,最重要的是由此说明,中华文化与文明实在太微妙,一般人如果没有得到明人的指点,单凭文字,实在难窥堂奥!
概有《尊史偈》曰:
以今测古毁奇迹,以善充道篡史书;
千万华年截短史,辉煌统领演屈仆。
道为主宰莫揣度,九头万岁本相符;
科技文明勿混滥,有道无求名前途。
癸卯年腊月初五 2024.1.15
编辑:阳光
摄影:雨露
图片
【精彩回顾】
1-5 前言 五亿余年中华文化重大发掘
1-6 第一章 第一节 古今医学离奇的演变史
1-7 第一章 第二节 地球从一国分裂成多国
1-8 第一章 第三节 中国是世界文明的中心
1-9 第一章 第四节 中华民族是最优秀的民族
同在v
实践是最好的支持
110人喜欢
头像头像头像头像头像头像头像头像头像头像头像头像头像头像头像头像头像头像头像头像头像
阅读 1572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