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 唐五代部分 岑参 李华 司空曙 韦应物

021 唐五代部分 岑参 李华 司空曙 韦应物

00:00
15:14

模块十四   岑参


知识点一   岑参简介


 岑参(717-770),荆州江陵(今属湖北)人,先世居南阳(今属河南)。出身仕宦之家,少年丧父,家道中落。天宝五载(746)登进士第,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天宝八载(749)充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掌书记。肃宗朝任右补阙,出为虢州长史,世称岑嘉州。


盛唐边塞诗派代表诗人,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其边塞诗多表现唐军将士的英雄气概和乐观精神,擅长描绘边疆奇异风光,七言歌行成就最高,人称语奇体峻,意亦造奇。有《岑嘉州集》。


 


知识点二 《逢入京使》(泛读)


1、主旨内容


 天宝八年(749)冬,岑参在自长安远赴安西途中遇赴京述职的友人,写下此诗。诗中真实地表达了远离故园后忆家思乡的深挚感情,此诗用的都是家常话,但发自内心,不假雕饰,情景真切,故成为千古绝唱。


2、写作手法


本诗为七言绝句。


首句即写实景。从长安到安西,路途漫长,自西回望东面的长安,远行之人不免心潮起伏。第二句承上,因心潮起伏以致潸然泪下。第三句点题,并进一步交代是马上相逢,特定的场景发人遐想,与路漫漫相呼应,而无纸笔不经意地带出最后一句,表示与家人的情感牵挂。句意一脉相连,一气呵成,易处见工,亲切有味。


 


知识点三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精读)


1、本诗为边塞诗。走马川:又名左末河、且末河。行:即歌行。 2、主旨内容


这首边塞诗表现了豪迈乐观的情怀,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战无不胜的坚强信心,以及高昂的爱国精神。


3、内容及层次(领会内容:边塞严酷的环境,将军出师行军的艰辛以及对胜利的预期)


   诗分四层。君不见六句为一层,描写白天黑夜奇特的边塞绝域风光,以险恶环境作为背景。匈奴以下三句为一层,正面写战争烽烟,汉家大将西出师句紧扣题目。将军以下六句为一层,均系虚拟之辞,设想唐军将士的半夜行军、边地严寒、临战的紧张气氛,给下文作铺垫。最后三句为一层,是对战果的推测,以唐军不战而胜收束全诗。


4、说明诗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险恶的环境描写衬托出唐军战士出征时的艰苦卓绝,以及不畏艰险的豪情壮志。


5、艺术特色(分析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诗歌节奏特点与乐观精神、英雄气概的联系)


1)意境雄浑壮奇,善用夸张手法绘景状物。


 黄沙入天、风吹石走的绝域风光,风刀割面、马毛结冰的恶劣环境,匈奴马肥、战尘乱飞的紧迫情势,都着力反衬出唐军将士出征时艰苦卓绝及其不畏艰险的壮志豪情。


2)善于细节描写。


半夜行军戈相拨马毛带雪汗气蒸幕中草檄砚水凝等,把边地深夜的严寒、大漠夜行军的艰辛等情景表现得十分逼真。


3)音乐性强


句句押韵,三句一转,韵位密集,平韵与仄韵交替更易,节奏顿挫促迫,声调激越豪壮,增强了作品艺术感染力。


 


 模块十五   李华


知识点一   李华简介


李华(715-774),字遐叔,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开元二十三年(735)进士,曾任监察御史、右补阙。安禄山攻陷长安,李华曾受伪职。乱平后,贬为杭州司户参军。代宗广德二年(764)入李岘幕,擢检校吏部员外郎。次年因病去官,隐居楚州。他是唐代古文运动先驱者之一,与萧颖士齐名。主张宗经,强调文章教化作用。有《李遐叔文集》。


 


知识点二    《吊古战场文》   (泛读)


1、题解


    吊,凭吊,李华途经古战场时有感作此文。


2、主旨内容


文章生动描写了古战场的凄惨气氛、战斗的酷烈场面以及战争给老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穷兵黩武政策的反对之情,作者主张以施仁义、行王道为宗旨来安定边防。


3、内容及层次结构


     文章从描绘古战场的凄怆景色入手,以常覆三军为行文纲领,全文可分成三个部分,展开对边地战争的历史回顾和对战争酷烈、悲惨的描述,提出以仁义王道安抚四夷,反对穷兵黩武。并进一步揭示穷兵黩武给老百姓造成的灾难,主张以守在四夷来安定边防。行文纲目清晰,次第井然。


4、艺术特色


1)想象丰富,虚实交错,是本文的主要特色。


     对古战场惨烈场景的种种描绘,时虚时实,或动或静,场面真切,意象生动,大多出于作者非凡想象。同时,感性具体的场景描写与理性的回顾历史、议论时政相结合,使文章宗旨步步推出,鲜明地表达了对战争的立场和观点。


2)骈体文。


     句式在整齐中求错综,大体四言为主,间用五六七言,骈散相间,奇偶错杂,相对于通篇四六言的骈文,更为灵活自由。且每段押韵,平仄交错,有抑扬抗坠的韵律美;加上各段开头多以吾闻夫吾想夫吾闻之提领全段文字,使文气流荡,不致板滞。由于作者追求变化,本文成为声情并茂的骈文名作。


5、重要诗句


“吾闻之:牧用赵卒,大破林胡,开地千里,遁逃匈奴


 


模块十六   司空曙


知识点一   司空曙简介


     司空曙(720-790?),字文初,一作文明。广平(今河北永年)人。安史之乱时避居江南。代宗时登进士第,后任主簿、拾遗。在长安期间,与卢纶、钱起等诗人交往,相互酬唱。德宗贞四年(788)在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幕任检校水部郎中,终虞部郎中。大历十才子之一,长于五律,诗的内容多写送别、赠答和旅思之作。明代胡震亨评其诗婉雅闲淡,语近性情。有《司空文明诗集》。


(补充知识:大历十才子: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


 


知识点二    《喜外弟卢纶见宿》  (泛读)


1、 本诗为五言分律诗。


2、主旨内容


诗歌描写了山中独居的孤寂和卢纶相访见宿带来的欣喜,从一个侧面真切反映了安史之乱后士大夫落寞黯淡的心态和衰颓苍老的精神面貌。


3、内容及层次结构


诗歌前四句诉悲,后四句言喜。首联言独居山野之悲,颔联言环境气氛之悲,颈联言孤独中见访之喜,尾联言缘分亲情之喜。前四句诉悲实为后四句言喜之衬托,一悲一喜,悲喜交集,但喜中含悲,总的情感倾向是悲凉。


3、艺术特色


    诗歌比兴兼用。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用树之黄叶比喻人之衰老,而且进一步利用作比的形象来烘托气氛。明人谢榛《四溟诗话》卷一云:韦苏州曰: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白乐天曰:树初黄叶日,人欲白头时。司空曙曰: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三诗同一机抒,司空为优:善状目前之景,无限凄感,见乎言表。”(此评可作参考。)


 


模块十七   韦应物


知识点一   韦应物简介


    韦应物(737-792?),京兆长安人。出身望族,十五岁入宫为三卫郎,任玄宗侍卫,任侠使气,放浪不羁,安史乱后,重返太学读书。后历任滁州、江州刺史,官终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他的诗诗以写山水田园著名,也有部分诗作反映社会离乱和民生疾苦。擅长五言,被白居易评为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有《韦苏州集》。


 


知识点二   《滁州西涧》(精读)


1、本诗是山水诗名篇。


2、诗歌内容


    此诗写滁州城外西涧的暮春景色,是脍炙人口的山水诗名篇。


    诗的前两句写涧边的幽草和黄鹂;后两句写涧中的潮水和空舟,风景优美如画,其中融入了作者心中不得其用的忧伤,以及对悠游自在的人生境界的向往。


    有人认为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两句是讽刺君子在下,小人在上,这种比附实在是刻意求深;又有人说此偶赋西涧之景,不必有所托意,则又忽视了诗人写景时的恬淡胸襟与忧伤情怀。


3、艺术特色


    以动衬静、动静相映,通过幽草、深树、黄鹂、晚雨、野渡、舟横等意象,组合成富于暮春郊外特征的画面,短短四句就展示了大自然的野趣,与诗人忧伤恬淡的胸襟情怀交融在一起,使其成为写景清切、悠然意远的绝唱。细味等字眼,可了解作者面对春景的心灵状态。


4、分析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通过涧中潮水和空舟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心中不得其用的忧伤,以及对悠然自在的人生境界的向往。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195329773

    非常有用,讲解详细到位,层次分明,对学习很有帮助,感谢主播

    诚风有声 回复 @听友195329773: 不客气,就是自己再考分享一下。

  • 咪後呦

    感谢(❁´ω`❁)

  • 一路生花5200

    y( ˙ᴗ. )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