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蒹葭》这首诗出自《诗经·秦风》,是整部《诗经》最为脍炙人口的诗篇之一,入选了现在的八年级语文课本。
这首诗的意象很简洁,茂盛的芦苇,晶莹的露珠,洁白的霜花,流淌的秋水,还有水岸、沙洲、道路,当然最重要的,是缥缈不定的“伊人”。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迷离恍惚、清冷苍茫的意境,就像一幅凄清而唯美的水墨画,大量的留白惹人遐思。
在主流的观点中,这是一首朦胧的爱情诗,写男主人公思念心中“伊人”,寻觅求索而不得,这样一种怅惘的情感。但其实,这首诗和《硕人》不一样,它没有对“伊人”进行任何具象化的描写,而且古文中的“伊人”,相当于现在的“这个人”或“那个人”,并非专指女子。所以,我们无法确定,作者追求的到底是什么,可能是意中人,可能是明君贤臣,也可能是一种品格,一种精神境界,等等。我们唯一能确定的是,“伊人”是美好的,就像青翠的蒹葭、晶莹的露珠、洁白的霜花,高洁出尘;同时,“伊人”又是缥缈不定的,作者用三个“宛在”,来表达这样一种缥缈之感,捉摸不定之感;另外,“伊人”又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因为在“伊人”面前,不仅有秋水阻隔,还有“道阻且长”、“道阻且跻”和“道阻且右”,即漫长、崎岖而曲折道路阻隔。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主人公的不懈和执着,类似于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时间在流逝,从“白露为霜”到“白露未晞”,再到“白露未已”;空间在变迁,从“水中央”到“水中坻”再到“水中沚”。尽管困难重重,尽管那可能只是虚无缥缈的幻想,但主人公一直在苦苦追寻,不断地“溯洄从之”、“溯游从之”,逆着河流而上,又顺着河流而下。
在逆境和顺境之中,反复地寻寻觅觅,这就是人生。这首诗,让我联想到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到的人生治学的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在孤独萧索之中,独自登高望远,寻找自己要走的道路。第二重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既然选择了追寻的目标,即便历经重重磨难和阻隔,即便苦心志、劳筋骨、饿体肤,依然能够义无反顾,正如屈原所说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第三重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在千回百转的苦苦寻觅之后,终于在某一天豁然开朗,柳暗花明。蓦然间回首,发现“伊人”不再是缥缈不定,而就在那灯火阑珊之处,真真切切。
那么,《蒹葭》这首诗,就为大家简单地介绍到这。视频的最后,我们再来翻译一遍整首诗。
河边的芦苇苍翠,洁白的露珠凝结成了霜。所说的那个人,在河水的那一边。逆着河流去寻觅,道路险阻且漫长。顺着河流去寻觅,仿佛在那河水的中央。
河边的芦苇茂盛,洁白的露珠尚未干。所说的那个人,在河水的岸边。逆着河流去寻觅,道路险阻且崎岖。顺着河流去寻觅,仿佛就那水中沙洲上。
河边的芦苇繁密,洁白的露珠尚未消失。所说的那个人,在的河水的岸边。逆着河流去寻觅,道路险阻且曲折。顺着河流去寻觅,仿佛就在那水中沙滩上。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