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PMI数据,超预期,市场也是先跌后涨,开始反映数据转好,但是在风格上,还是偏向于科技成长方向,而并非是大盘成长方向,所以也就说明,现在市场对于经济复苏仍有疑虑,或者说不想给周期太高的预期。两市成交又回到了2.2万亿的水平。市场依旧在激烈换手和博弈当中。最乐观的情况是,下下周财政政策再点一把火,二级火箭也就可以启动了。
今天我们在盘中的时候,也发了策略公告,之前没到7成的,或者只有5成仓位的,今天可以加到6成,剩下10%等下月美国大选和财政的结果。仓位到7成,或者6成以上的就不要动了。加仓方向还是300+500+1000,或者直接加风格轮动,投顾也调完仓了。降低了红利,增加了大盘成长的配置。之所以不加A500,是因为场外现在还没有产品。如果你在场内买,是可以考虑A500的。
权益方面最近我们说的比较多,但是债券这边,也得提示两句。
首先,我们先回顾一下债券的基本要素。1,票面价值, 2,票息, 3,持有期限。4,债券价格,大家就记住一句话,利率和价格负相关就行了,利率上行,价格下跌。
因此,债券收益无非就是两部分:票面利息+价格波动。买入债券时,票息是固定的,这个可以参考当时十债利率的水平。如果利率未来走低,那么就会额外再获得一部分价格溢价。而如果利率走高,价格损益就会对冲票息收益,甚至产生阶段亏损。但是长期拿,最差你也会得到一个票息收益。
所以,我们告诉大家,债券的牛熊中性,跟股票完全不同,债券的牛市,基本能有5-6%的年度回报,中性是3-4%,熊市就是2-3%,只要不遇到特大的通胀,和赶上央行的大举加息,基本都是正收益
我们拿中证综合债指数来看,长期确实在不断向上攀升,但中间也会遇到有小水坑回撤的情况。那么当时都发生了啥?2009年初是4万亿刺激经济,2010-2011年是滞胀环境,政策紧缩。2013年因为余额宝横空出世,所以导致了钱荒。2017和2020年也都是经济强复苏年份,22年末是疫情刚放开,有一波短暂的强复苏预期。但这几次债市的最大回撤,其实也就不到3.5%,长端债可能多一些,大概5-6%。所以这么窄的空间,我们很难在债市上做出波段。简单来说,只需要避免央行持续加息的时期。其他时期,债券最好别动。
而股债的相关性方向,主要也取决于政策,增长和通胀。一般来说,增长下行,通胀走低,政策宽松发力的时候,就是债涨股跌。增长触底,通胀走低,政策持续宽松时,可能会出现短暂的股债同涨。增长上行,通胀走高,政策见效,就是股涨债跌。增长触顶,通胀高位,政策紧缩,就是股债双杀。
另外,从机构统计的股债相关性情况来看,其实还会发现一个规律。那就是,通胀越低的时候,似乎股债负相关性就越明显。高通胀反而会导致股债相关性逐渐回正。原因可能就是低通胀的时候,经济多数时间走衰退,债涨股跌。而越是接近通缩,政策力度往往也就越大,进而刺激强复苏预期,导致股债趋势反转。反而高通胀之后,经济摇摇欲坠,债市已经处于熊市,股市可能也随时见顶。如果陷入滞胀,可能还会长时间进入一段股债双杀期。比如2022年的美国,当时美国股市跌了20%,长债也跌了15%。那么我们的到这么几个结论,大家记一下。以后要考。
1,高通胀的时候,债券对股票的风险对冲能力会明显下降。此时可以考虑用商品,或直接拿现金来对冲风险。
2,低通胀的时候,市场可能会在现实与政策预期之间来回博弈,市场预期反复波动,导致股债轮动更加频繁。
3,低通胀之下,股债负相关性越明显,往往也意味着,可以用更低的债券配置,去对冲同等幅度的股票风险。并且这个阶段,周期会从债牛股熊,随时转向股牛债熊。所以配置策略上,可以适当增加股票资产比重,降低债券资产占比。而当下来看,其实我们就处于这个阶段。
4、小心大通胀之后的持续加息。
综合来说,短期来说,债市最大的问题,可能就是2个,1是财政大比例发债,2是股市热度提升,而这两个事,可能演化出一个新的问题,就是一旦回撤,很可能会引发理财赎回,那么债市有可能会发生超调。但即便出现这种情况,也不用担心,央行会配合发债的,所以债市大幅调整的可能性不是特别大。还是我们之前那个逻辑,除非你要加权益,否则不用在债券上做波段。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