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福州市区中心的一座山,它与乌山、屏山并称为福州的“三山”,市中心闻名遐迩的游览胜地,拥有戚公祠、白塔、状元峰、兰花圃、狮子岩等众多名胜古迹与自然景观,特别是还有福州古老的建筑物——“福州城墙”,它就是镶嵌在福州城市中心的一颗璀璨明珠——于山。从今天起我们推出于山漫谈系列,带领大家领略这一璀璨明珠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多彩的文化魅力。首先和大家聊的是于山——一座充满文化底蕴的名山(一)
于山位于福州城区中心鼓楼区东南隅,因战国时古民族“于越氏”的一支居此而得名。于山又称九仙山、九日山,九仙山来自汉代临川何氏九兄弟在此炼丹修仙的传说;九日山得名于闽越王无诸曾于九月九日在这里宴会。
于山风景秀丽,海拔58.6米,形似巨鳌,最高点鳌顶峰,又称状元峰。山上怪石嶙峋,林木参天,古时有揽鳌亭、倚鳌轩、步鳌坡、应鳌石、接鳌门、耸鳌峰等六鳌胜迹和炼丹井、九仙观、平远台等24奇景。
于山有丰富的古文化遗迹,特别是摩崖石刻特别多,有据可查的宋、元、明、清、民国、现代以及无法考证的历代摩崖石刻达100多处。其中位于鳌顶峰上的北宋淳化990年吕文仲的题刻,被1964年印行的《于山摩崖石刻录》认为是“福建现存宋代摩崖石刻当此为最早”的石刻。
于山的古榕“根抱石”,万象亭、吸翠亭、补山精舍等古树亭舍,戚继光等众多名人的祠堂史迹数不胜数,它们依岗峦起伏,隐约在松竹花卉之间,风景清幽,引人入胜。
于山有迷人的故事传说。传说“何氏九仙君”因怜悯之心,降临福州,化身凡间“何氏九兄弟”,隐身修炼、教化众人、济世救苦,他们降临之地和修炼之所,便是“三山”之一的“于山”。
于山上的白塔又叫“报恩定光多宝塔“,原是闽王王审知为其父母及兄长祈福,于唐天佑元年(904年)建造的。传说在辟基时,发现一颗光芒四射的宝珠,所以取名定光塔。初建时塔内砌砖轴,外环木构楼阁,是一座高66.7米的九层砖心木塔。每层的斗栱、云楣、栋梁、栏杆都经过精雕细刻,塔壁和门扉还绘有佛像。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塔被雷火焚毁。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重建时,改为七层八角砖塔,高41米。因为外面涂上白灰层,故称白塔。由塔内旋梯攀援登顶,可鸟瞰榕城景色。这巍峨屹立的白塔是福州古城重要的标志性建筑。
法雨堂“积薪自焚”为福州市民舍身求雨的传说更令人肃然起敬。说的是五代后梁贞明元年(915年),福州久旱无雨,禾苗不长,这时来了个游方僧义收,到白塔寺祈雨,他在寺前用木柴堆塔,自己坐在塔上,闭目合十,为民祈雨,3天后,约定时辰点燃柴塔,义收仍坚持不动,随着火焰升起,大雨骤降,义收安然无恙从火中走下,建造法雨堂纪念义收由此而来。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