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知识卡片
点击图片,跳转后点击左下角即可分享
本集引文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逊)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以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子曰:其然?岂其然乎?
荀子: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虽尧舜不能去民之欲利,然而能使其欲利不克其好义也。虽桀纣亦不能去民之好义,然而能使其好义不胜其欲利也。
荀子:故义胜利者为治世,利克义者为乱世。
董仲舒:天之生人也,使人生利与义,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心。心不得义不能乐,体不得利不能安。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
董仲舒:夫人有义者,虽贫能自乐也;而大无义者,虽富莫能自存。
本集文稿
各位朋友哪怕从来没有读过《论语》,哪怕在听我们节目之前,应该也都知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句格言,义是儒家思想的重要概念,讨论伦理道德原则跟物质利益之间关系的“义利之辨”,也是中国思想史上非常重要的问题。
什么是义
孔子以及后来的儒家大师对义又有怎样的论述呢?义的概念很抽象,包含的内容也可以很广泛,它指的是符合一定的伦理道德规范的行为。义这个字,当然在孔子之前就有了,但把义确立为一个具有思想史意义的概念,是从孔子才开始的。《卫灵公》篇里记载: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逊)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孔子说,君子的本质,或者说君子最根本的特质,就是这个义字。然后,“礼以行之”,用合理的行为来实践义;“孙以出之”,这个“孙”是谦逊的“逊”,是《论语》里用过不止一次的通假字,比如以前我们已经读过的孔子的话“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近之则不孙”的“孙”字跟这里的“孙以出之”的“孙”字一样,也是写成孙子的“孙”的,用谦逊的态度来表述义的观念,展示义的内容;“信以成之”,用诚实的作风来保障义的贯彻,促成义的实行;这样做的人,才是真正的君子。
在孔子的眼里,义是君子的根本特质,而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的具体做法可以使义在君子的言行之中得到贯彻,所以,义是核心。日本一位学者龟井南冥阐释说,君子行事,义为之枝干,礼所以行义,逊所以出义,信所以成义。这个解释把孔子这四句话之间的关系梳理得很清楚。
孔子在这里非常明确地规定,作为具备了儒家理想人格的君子,他的本质特性就是义,他的行为都应该是义的体现,因此义也就成了一个君子应该追求的人生目标之一,成了君子与小人的分界线之一,正是基于这样的分界线,《里仁》篇里才有了孔子那句“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名言。这并不是说君子只应该追求义而不应该跟利发生一切关系,而是强调君子与小人的根本价值取向是不同的。君子最看重的东西是义,利当然是君子生存的基础,生存的保障,君子也不太可能跟利全不沾边,但至少在义和利发生冲突的时候,作为一个君子,再大的利摆在面前,也不应该动心。
见利思义
从《论语》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跟他的学生反反复复地强调这一点。《季氏》篇里孔子讲到君子有九思,就是一个君子要想着九件事。哪九件事呢?一是“视思明”,视是近视远视的视,就是看的意思,看的时候要考虑是不是看清楚了。二是“听思聪”,听的时候要考虑是不是听清楚了。三是“色思温”,要考虑脸色是不是温和。四是“貌思恭”,容貌要考虑是不是恭敬。五是“言思忠”,说话要考虑是不是忠实。六是“事思敬”,做事要考虑是不是认真。七是“疑思问”,有了疑问要考虑向别人求教。八是“忿思难”,这个“难”读第四声,是后果、后患的意思,愤怒时要考虑会不会有后患。而第九是“见得思义”,有名利之类的好处可得的时候要考虑是不是符合义。
《宪问》篇里孔子跟子路说,一个完美的人应该“见利思义”,见到利而不忘记义。也是在《宪问》篇里一位卫国的使臣在跟孔子对话中说到“义然后取”,财利当前,只有符合义的时候才拿,否则就不拿。大义当前,君子不要说可以舍弃利,甚至可以用牺牲性命来维护、来实践义。
如何看待义
这也就是历史上的君子都信奉不渝的舍生取义,孔子思想的伟大继承人荀子,在他的《荀子·大略》篇里,对义和利的关系,又做了进一步的阐释,他说:
义和利跟每个人都是有关联的。即使是像尧和舜那样最贤明的君主在世,也不可能消灭民众去追求利的欲望。但是能够使他们对义的追求超过对利的追求。虽然像夏桀和商纣那样最残暴的君主统治,也不可能消灭民众去追求义的心愿。但在那样不好的时代,民众对利的追求就一定会超过对义的追求。所以荀子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故义胜利者为治世,利克义者为乱世。”
大家留意一下,荀子在这里说的“胜利”,意思不同于我们今天说的“胜利”这个词,他的意思是,义胜过了利的时候就是一个治理得好的社会,反过来利胜过了义的时候就是一个糟糕的社会。这是荀子以孔子的思想为基点,对历史与现实社会进行考察后得出的结论。大家同意荀子的观察结论吗?欢迎各位朋友发表自己的看法。
对义的推崇贯穿了中国两千年的儒学史。汉代的大儒董仲舒在他的名著《春秋繁露》里专门写了一篇《身之养莫重于义》,意思是一个人一生中的生命力的最重要的养料就是义。他说:
“天之生人也,使人生利与义,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心。心不得义不能乐,体不得利不能安。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
人生总避不开义与利的纠缠,义是用来养我们的心灵的,利是用来养我们的肉体的。正是因为义是用来养我们的心灵的,所以,我们的心灵离开了义,你就得不到快乐;正是因为利是用来养我们的肉体的,所以你的肉体缺少了利,你就得不到安宁。这话说得全面周到。但董仲舒在权重之后总结,义和利还是不可以一视同仁、并驾齐驱的,所以,他接着说:
“体莫贵于心。”
用利可以养肉体,用义可以养心灵,但肉体跟心灵并不是完全没有关系的两种东西,心灵是肉体的一部分,而且是肉体中最重要的部分,所以董仲舒接着说:
“夫人有义者,虽贫能自乐也;而大无义者,虽富莫能自存。”
一个人如果是以追求义为主要目标的君子,那么他虽然贫困,还是可以自得其乐。这在《论语》当中是可以找到活生生榜样的,孔子是这样,颜回也是这样。而一个人太不顾及义了,“虽富莫能自存”,而太不拿义当回事的人,符合义的财货你也拿,不符合义的财货你也拿,侥幸躲过劫难的人不是没有,但有很多人却“虽富莫能自存”,虽然非常富有,但因为拿的都是不义之财,所以没出事的时候也惶惶不可终日,出了事更是或者不免牢狱之灾,或者连身家性命都保不住,从历史到现实,不断地在向我们证明这一点,所以董仲舒由此得出结论,义对人的养护作用要“大于利而厚于财”,要比利比财重要得多。
可惜他感慨“民不能知而常反之”,很多人不仅不能明白这一点,而且他们的想法与做法却正好与之相反。怎么个相反呢?他们往往是“忘义而殉利,去理而走邪,以贼其身而祸其家”。他们忘义求利,舍弃正当的道理,走上不归的邪路,最后不仅搭进了自己,还祸害了全家。他说这不仅是一个道德水平的问题,还是一个认识水平问题。直白地说,就是他认为这些人都太蠢了。大家同意董仲舒的观察结论吗?也欢迎各位朋友发表自己的看法。
除了上面我们讲到的孔子的几个观念之外,孔子思想中还有一个我们大家都很熟悉的中心观念,那就是中庸,我们下一次再接着讲。
荀子曰:利克义为乱世,唯利是图是主流社会风气时当为乱世。乱世则无道,邦无道,危行言逊,故有:不言国是!
對我們這樣的平民,知道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聪,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义。 記住這九思,對我就足夠了。
长安李桦 回复 @长安李桦: 义是养心的,利是养命的。光讲义,有時会让人沒命?
是我听书以来,最好的课程,没有之一,傅老师备课严谨,我们认真听讲。
文稿音转文,错字太多。
内义外礼~
同意董仲舒这条意见
没错啊!我刚下载,听了也看讲义,就是讲义呀!引经据典,讲的声情并茂,深有收益....
纳兰听雪_om 回复 @边境线阳光: 巧言令色
真的是错了,还以为自己穿越了呢
我反复听,还以为我点错了
傅杰老师讲的真好!收获良多,受益匪浅。《论语》小学讲、初中讲、高中讲、大学讲,但这次傅杰老师讲的最清晰明了!如果我们中国人从小第一次听《论语》,就能听的这样明媚,那该多么美好!能有机会听到傅杰老师讲《论语》,深感幸运。感谢傅杰老师!感谢喜马拉雅!
黄上A 回复 @烟霞海棠: 同感,第一次听论语,非常感兴趣。感恩傅老师,也感恩喜马拉雅。中国古文化,博大精深,发扬光大。一个民族的复兴,必然是文化的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