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蒋介石指着十大元帅的照片,对宋美龄说:这个人太可怕了

1955年,蒋介石指着十大元帅的照片,对宋美龄说:这个人太可怕了

00:00
12:31

阅读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接收更多精彩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1955年,新中国首次举行了授衔仪式。

身在台湾的蒋介石,盯着报纸上登载的十大元帅的照片看了良久。

随后,他指着其中一位元帅的照片,对宋美龄说:“这个人太可怕了!”

而这个人,正是开国元帅陈毅。

尽管在很多人眼中,陈毅的军事指挥才能并不突出,尤其是在指挥大规模战役的时候。

然而无可争辩的是,陈毅是我党不可多得的政治人才、领导人才。

幽默感、亲和力、领导艺术,使他成为了“百搭元帅”。

他胸怀宽广,为人坦荡,从不争名夺利,更不屑于权谋之术。

有功他不抢,有错他不推诿。

面对过失,他总是勇于担当,坦诚对待下属。

气度恢宏的领导人才

1946年,内战全面爆发后,陈毅频频受挫。

六月,他本欲调集华中野战军精锐,驰援淮南战局。

但华野粟裕却主张先在苏中战场赢得几场关键胜利,以稳固局势。

七月,国民党军队对淮北、淮南、苏中、鲁南等多地发起猛烈攻势。

陈毅在朝阳集一役虽获歼灭战佳绩,但月末淮南解放区又不幸失守。

7月25日,陈毅率野战军指挥部转战淮北。

正值雨季,连绵大雨使得道路泥泞不堪,行军异常艰难。

面对恶劣环境,多数参谋建议暂缓攻城计划,但陈毅毅然决定攻打泗县。

遗憾的是,陈毅麾下的精锐八师,在八月上旬攻城失败,士气受挫,内部怨言四起。

在这样的情况下,陈毅展现出了作为领袖的宽广胸襟与真诚态度。

他亲笔致信八师领导,深刻自省:“三月来未打好,不是部队不好……是我这个统帅犯两个错误……我从来不向敌人低头,但对自己同志,我常常自我批评,很愿意低头。”

此信一出,八师上下深受触动与激励,随即开展全面反思,深入剖析泗县之战的得失。

此后,部队在城市攻坚的战术运用、组织协同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

同时,陈毅与指挥部成员也通过此次总结检讨,汲取了宝贵经验,能力得以提升。

九月伊始,国民党重兵对准了华中解放区的首府淮阴。

陈毅紧急调动华东野战军,意图在运河南岸的淮阴以西构筑防线,阻截敌军。

然而,敌主力却突然改变策略,直捣淮阴,攻势凌厉。

19日,淮阴不幸失守;22日,华中分局与华中军区相继撤离淮安。

两淮失守,国民党军队自南北两侧对华中形成了半包围之势。

此时,山野与华野在淮海地区会师,但随之而来的战略抉择却引发了争论。

特别是进入十月,面对敌情的新变化,陈毅主张全军北进山东;

而粟裕则力主先在淮海地区寻求决战良机。

中央最终采纳了粟裕的建议,并明确了指挥体系:陈毅总揽大局,战役指挥权则交予粟裕。

粟裕本是陈毅的副手,却将指挥权交给了他。

纵观中外军史,这样的情况是很少见的。

但陈毅展现出了非凡的胸襟、恢宏的气度,他全力支持粟裕的指挥。

随后,陈粟大军在涟水、罕北、鲁南、莱芜、蒙阴等地捷报频传。

1947年5月,部队按计划向沂水推进之际,粟裕突然得到关键情报:敌精锐七十四师意图穿越孟良崮,攻击我军九纵阵地。

粟裕当机立断,决定抓住这稍纵即逝的战机。

陈毅听后,大赞其勇,随即拍板,决定发起孟良崮战役。

此役异常惨烈,我军的伤亡也非常惨重。

因此,一位纵队司令在和粟裕通话时,发生了一些争论。

关键时刻,陈毅接过电话,坚定说道:“粟裕司令的意见就是我们的意见,你们要坚决执行。”

此言一出,对方立即平静了下来,前线将士也是士气大振。

最终,孟良崮战役大获全胜,我军全歼敌王牌七十四师,师长张灵甫毙命。

转至七月,华野遵照中央部署分兵三路行动,却在南麻、临朐遭遇挫折。

粟裕主动承担责任,向中央请罪。

此时,陈毅再次展现了他的大度与智慧。

他不仅与粟裕深夜长谈,更向中央军委发电,高度评价粟裕等年轻将领的军事才能。

他称这些年轻将领是我党与人民的宝贵财富,未来可期。

对于近期的失利,他强调:“最近几仗……应共同负责。”

天才的统一战线执行者

1940年8月,新四军进驻黄桥。

陈毅推荐妻子张茜,加入新四军苏北政治部的《抗敌周报》团队,负责油印工作,为抗战宣传贡献力量。

9月,新四军成功占领姜堰。

陈毅派遣专员,远赴他乡采购先进的印刷设备与材料。

他亲自到印刷厂与工人们亲切交流,激励他们为抗战事业印制出更多高质量的书籍与报刊。

在他的推动下,新四军不仅编纂了大量鼓舞人心的宣传资料,还创办了如《日本兵队之声》、《新时代》等针对性强的日文报刊。

这些宣传品通过生动的事例,揭露了日伪军内部的腐败与不公,以及军官对士兵的残酷压迫。

新四军积极组织人员,沿路分发、张贴这些宣传品。

甚至冒着风险穿越伪军哨卡,直接将宣传材料送达伪军据点内部。

这一系列举措,不仅增强了民众的抗战信心,也令不少日伪士兵产生了厌战、怠战的情绪。

对待日伪战俘的政策,陈毅采取了一系列转化策略。

新四军为此制定了《敌军政治工作指导原则》,强调“恰当实施对日军俘虏的优待政策,旨在削弱敌方战力,同时以事实击破其虚假宣传”。

通过每日安排专时对日俘进行系统的思想教育,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有效促成了部分日伪俘虏的思想转变,使他们转而支持正义事业。

陈毅在统战领域的才能,赢得了中央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1940年11月18日,党中央转发了陈毅的工作报告,并称:“中央军委对陈毅同志所秉持的统战原则及其实施成效给予高度评价。特将陈毅同志的报告作为重要教育素材转发,望各级以此为鉴,深入学习与借鉴。”

毛主席在点评陈毅时,也曾说道:“陈毅是一位天才的统一战线执行者。”

国民党两次暗杀失败

1949年5月,随着上海的解放,陈毅肩负重任,出任这座大都市的市长。

然而风云变幻,暗流涌动。

我公安部门截获了一条重要情报:蒋介石正密谋通过制造骇人的恐怖事件,扰乱上海刚刚安定下来的社会秩序。

为此,他已命令毛人凤安排特务,秘密潜入上海,策划对上海市党政军核心人物的暗杀行动。

而陈毅的名字,高居暗杀名单之首。

第一批负责执行暗杀任务的28名特务,分批从舟山悄然渗入上海。

只是,他们尚未在上海站稳脚跟,就被公安人员迅速捕获,一举破网。

蒋介石并未善罢甘休。

他迅速调遣了第二批由朱山猿率领的国民党特务,再次企图暗杀陈毅。

然而,我方公安系统已基本锁定了朱山猿的行踪。

当时,朱山猿住在永乐村16号,那里大多都是流民。

他显然察觉到了什么风声,因此提前一天逃走,侥幸逃脱了抓捕。

此人经验丰富,行事谨慎,危险性极高。

因此,公安部门迅速部署,派遣侦察员沈伍深入虎穴。

此前,“保密局”在策划暗杀行动时,曾有过一个计划:“保密局”特工赵自强的女朋友杨某,是一名越剧演员。

她向赵自强提及,自己有一位同乡挚友,在上海一家有名的剧团担任团长秘书。

陈毅市长鼓励各界精英与知名人士,建设上海新文化。

因此,他那时经常到这位剧团团长家做客。

得知此消息后,赵自强便想要借这层关系,接近陈毅。

只是,通过赵自强女友策反女秘书的行动没有成功,该计划流产了。

但很快,赵自强就盯上了,正想找机会打入敌人内部的公安部侦察员沈伍。

沈伍在赵自强面前,频频流露出对政府不满的情绪,让赵自强觉得有机可乘。

不久后,赵自强就把他推荐给了朱山猿。

我方明暗配合,精心布局,瓮中捉鳖,一举将朱山猿缉拿归案。

蒋介石亲自派遣杀手

消息传到台湾,蒋介石大发雷霆,召来毛人凤责骂一番。

为此,蒋介石又亲自指定了执行此次任务的刺客:“就派刘全德去,只有他有能力‘解决’陈毅!”

刘全德曾经也是共产党人,在武昌被捕后就叛变了。

此人胆大心细、勇猛彪悍、枪法精准,深受特务机关的青睐。

因此被送往保密局的特训班,接受了包括爆破、暗杀等在内的特种训练。

毕业后,他多次执行对重要人物的暗杀与爆破任务,屡建奇功。

国民党又一次将黑手伸向了陈毅。

然而此时的陈毅,为了精简机构减少开支,还撤去了自己身边一大半的警卫。

形势严峻,上海市公安局副局长杨帆在接到相关情报后,紧急向陈毅传达了情况。

可陈毅却从容不迫,笑道:“特务要来,我们是阻止不了的。但既然来了,就决不容其逃脱,务必一网打尽!”

遵照陈毅的指示,杨帆迅速行动。

一方面,他周密部署,强化了对陈市长居所及外出活动的安全保卫工作;

另一方面,他紧急召集公安局社会处各科室负责人会议,明确任务。

决定集中优势力量,首要目标便是将狡猾老练的刘全德缉拿归案。

刘全德

然而,撒网多日,刘全德的踪迹依旧杳无音讯。

市公安局社会处经过细致排查,锁定了一位可能与刘全德有联系的关键人物——陆某。

他现已被新政府吸纳任用,过去曾是国民党上海警察局的便衣警探,与刘全德交情匪浅。

陆某还认识一位居住在长乐路文元坊的姜某,此人乃刘全德的密友。

鉴于刘全德秘密潜入上海,极有可能选择藏身在姜某处。

因此,派遣陆某前往姜家暗中探听刘全德的行踪,不会引起怀疑。

11月8日晚,陆某肩负使命,来到姜家拜访。

一进门,他便在会客室看到了刘全德。

陆某既惊又喜,喜的是任务这么快就有了眉目;

惊的是刘全德素来枪法精准,稍有差池,不仅会错失擒获良机,可能连自身都难保。

陆某故作镇定,谎称自己转行经营金钞交易,试图拉近与刘全德的距离。

然而刘全德始终保持着高度警觉,很快就以有事为由,匆匆告别。

陆某察觉到了他的意图,为稳住对方,他谎称要前往同学家,提出同行。

两人一同离开姜宅,但陆某内心却纠结不已:紧跟不舍恐暴露意图,贸然行动又恐自己孤身一人,力有不逮。

最终,为了不引起刘全德的警觉,陆某还是放走了刘全德。

当晚,杨帆在听取详细汇报后,迅速判断出刘全德是一个极其狡猾且经验丰富的对手。

他当即部署增加侦察力量,对姜家周边实施更为严密的监控,以防刘全德再次潜回。

同时,另一个可能与刘全德有接触的人也浮现出来——高某。

他与史某同为汪伪特工总部政治保卫学校的旧识,而刘全德恰是他们的教官。

史某还曾经救过刘全德的命,两人关系亲近,刘很有可能投奔他。

于是次日中午,高某便来到了史家拜访。

史某见到久违的同学,热情地招待了他。

一上二楼,果然看到刘全德也在席间。

高某迅速调整情绪,上前与刘全德亲切寒暄。

接连遇到熟人,刘全德心中不免生疑,态度格外谨慎。

为打消刘的顾虑,高某在席间频频为刘全德斟酒。

两人推杯换盏间,气氛逐渐融洽,刘全德的戒备心也悄然松懈。

酒过三巡,高某察觉时机成熟,急于脱身报信。

趁刘、史不备,他故意咬断烟蒂吞入,引发呕吐。

刘全德信以为真,便让高某离席休息。

高某离开后,又担心刘全德逃脱。

他在街上找到了巡逻的解放军和交警,说明情况后,一行人便迅速赶往史家附近。

为避免打草惊蛇,高某以醉酒为由,提出要将自行车寄放在史家,借机上楼探查。

确认刘全德已卸下防备,卧床休息了。

随后,他迅速下楼,带领军警一举将刘全德擒获。

根据刘全德的供述及后续情报搜集,公安机关乘胜追击,逐一逮捕了19名特务分子,一网打尽。

参考文献

王心文《“1243行动”:国民党特务刺杀陈毅密谋》

李佑球《陈毅:天才的统战政策执行者》

本文由“文史江山”原创,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