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1+1:教材设46个付费二维码,创新还是创收?

评论1+1:教材设46个付费二维码,创新还是创收?

00:00
06:09

近日,华东政法大学教授童之伟提指出,高等教育出版社《宪法学》教材中设置了46个二维码收费点,每个3元共138元,扫码付钱才能解锁新知识。

据大皖新闻报道,涉事出版社回应称,“拓展阅读”部分的资源对于新书用户都是免费的,只需输入图书封底处的防伪码即可,设置二维码的初衷是为了防盗版,“二手书可能就绑定不了”。童之伟教授认为,合法取得的二手书不应限制使用。

极目新闻:把知识点分开收费让人观感不佳

书籍里设置收费码,查看相关知识要收费,从市场的角度来说,这无可非议。问题关键就在,作为教材,这些知识点到底是教材本该提供的,还是真的属于“拓展阅读”,学生可掌握可不掌握呢?怕就怕,纸质的书该写的不写,将一些重要的知识点留到付费通道里去,只有扫码才能观看。

其次是价格问题,书中一共有46个收费点,总共就得138元。正版书才47.8元,看“拓展阅读”却要138元,这么高的费用,真的是合情合理的吗?难怪童教授调侃,“有宪法老师拿出这本教科书自豪地说,宪法学知识还是蛮值钱的呢。”把知识点分开收费,难免让人观感不佳。

封面新闻:扫码付费把学习变成了裹挟消费

该教材扫码后出现的页面,明确提示这是“增值资源”。而出版社工作人员回应时,却称之为“拓展阅读资源”。这种不经意的语言修饰,明显是自知理亏,故而刻意隐藏其商业化色彩的表述。其中的“利益算计”,总归是欲盖弥彰。若是学起某些视频网站搞层层嵌套、套娃式会员收费,就实属不该了。

教材,天然是传播知识,用以专业化学科训练的,完整性、准确性,乃是其天然要求。把体系化、连续性的知识“拆零售卖”,这违背了教材应有的价值立场,让“学习”俨然成为被动消费、裹挟消费,难免给人观感极恶。要明码标价,不要隐藏消费,教材理应成为知识传播的载体,而非阻挠知识传播的障碍。

北京日报:为知识付费合规合理但也应合情

从技术标准上看,2023年8月,国内首部关于出版物二维码的行业标准《出版物二维码应用管理要求》正式实施,对出版物二维码及关联内容的编校、审核、维护等提出要求。按此标准,目前尚未看到有关《宪法学》二维码内容违规或出现差错的报道。

在出版物中设置二维码,涉及到内容审核、后期维护、版式设计等等环节,可以说增加了不少工作量,从这个角度看,也是顺应出版潮流的合理举措。只是,《宪法学》教材设置二维码,合规合理之外,也应考虑合情。该书将使用率高、需求量大的各章自测习题都变成了二维码资源。这样的捆绑式销售,让读者不得不为知识付费的同时,难免心里不舒服而腹诽。

红星新闻:在读大学生应有免费阅读的权限

对于教材中这类“拓展阅读”,真正付费阅读的大学生有多少,出版社方面有无调研?如果为了并不多的付费,而有此不讨好的设置,并招致公众的反感,显然也得不偿失。既然大学教材是服务于大学生,为何不对所有大学生开放免费扫码阅读的权限?

设置一个验证环节,只要是在读大学生,仅凭学生证就可免费阅读书中的“拓展阅读”,或许此事也不会引发这么大的争议。期待出版方能够作出进一步的优化和完善。而只有切实考虑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并充分考虑二手书市场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才能真正回应公众的关切,打消变相收费的质疑。

澎湃新闻:要找到教材收益与公益的结合点

根据网友的留言可以看到,现在已经有不少书籍采用了这种办法,从保护知识产权的角度,这一方法在业界看来颇受认可。不过既然是教材,那么如何在收益和公益之间取得平衡,恐怕也是个新的课题。比如在防盗版的同时,能不能对二手书用户也做出一定程度的让利或优惠?或是通过某些技术手段去核实使用者的学生身份,为其开放扫码权限?

此事带来的启示,其实是教材这种特殊的文化产品,该如何找准定位的问题。教材是商品,可以盈利;但又肩负某种公共服务的使命,得保证普惠。市场逻辑和公益逻辑,需要在教材身上找到一个恰如其分的结合点,对此,行业恐怕还应进一步探索和明确。

版权声明

本文版权归正观传媒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正观传媒科技有限公司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本文,请后台联系取得授权,并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同时注明来源正观新闻及原作者,并不得将本文提供给任何第三方。

正观传媒科技有限公司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