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性是心
第14课
1、结合交光大师科判试述本课主要内容。为什么就根性直指?为何有要带妄显真?
2、佛陀又举光明拳问阿难:汝将谁见?与前文妄计非心时同问,各自意义和目的?分析阿难所答?
3、如来如何破斥阿难的“眼见”?与前文破合处时有何异同之处?
4、分析眼根例拳理,其义均否?为什么?
5、见何亏损?汝见何曾亏损?既然不亏,何惧生死?
6、眼根、灯、眼识、见性之间关系?见性如何脱根离尘?
7、统摄心目为咎至见性是心非眼?众生对心目有何误区?如来如何引导?如何理解见性是心?
8、综述见性是心、见性不动。
9、行客、旅亭、或宿、或食、食宿事毕、俶装前途、不遑安住、主人、自无攸往?各自的喻义?
10、新霁、清旸升天、光入隙中、发明空中诸有尘相、尘质摇动、虚空寂然?各自的喻义?
11、蕅益大师将客尘喻依正的理由?
第14课
顶礼上师三宝。今天我们一起共修《楞严经》第十四课内容。首先我们看一下科判,前面是“如来备破三迷”。首先讲了七处征心,“密示妄识无处”;接下来“显呵妄识非心”和“推破妄识无体”;接下来”显示所遗真性,令见如来藏体“。前面讲过“阿难舍妄求真”,希望如来能哀愍穷露,发妙明心,开我道眼。如来应承了他的请求,如他所愿“放光表显”、“普许开示”。
此课开始开示真心。科判中“说尽真际 ”的“克就根性直指真心”内容,通过克就根性,直指真心。为什么就根性来直指心呢?这是《楞严经》中最殊胜地方,带妄显真。这里很关键,为什么要带妄显真,破识心不用而取根性为因心,我们一直强调要舍识起根,根中之性,其体即阿赖耶识,它是真妄和合、非纯真体,因此要带妄显真。众生位中别无纯真之心可指,只能通过带妄显真。“带妄显真”分为“十番显真”。
首先我们看“显见是心”。六根中性虽然都是同一个精明,但众生最容易领略的就是眼中见性,对眼睛所见的事物容易领略。首先“双举法喻现前”。佛举光明拳,问为什么能成拳?光明从何而来?能见到什么?通过问这三个问题,引出阿难的回答,然后佛陀进一步解释了“无眼有见显其不假眼缘”。
佛陀接着说,“如来今日实言告汝,诸有智者,要以譬喻而得开悟。”你看以我的拳头和手做比喻,同样以眼和见做比喻。阿难说无眼不成见,“以我眼根,例如来拳,事义相类。”佛陀说义不然,指出无手的人,拳就没有了,无眼的人非见全无。这里“明其不齐”
佛陀进一步说:“如果前尘自暗的时候,见何亏损?实际上,根本上不会有任何亏损。”瞩暗成见显其不假明缘,前面是不假眼缘。能够离根离尘。睹暗非见,阿难认为看到的暗不是见。如来告诉他去外面找盲人,盲人所见的暗,与我们在暗室里面见的暗有什么差别?阿难说没有什么差别。阿难例明眼见的错谬所在。无眼的人,如果突然得到眼光就可以看到,就是眼见。同等理,暗中人如果突然得到灯光,那就变成灯见。同等理破斥阿难说法。
佛说既然你明白灯见,灯不可能有能见之性,灯见也不关汝事。取例非灯,转例非眼。告诉阿难,见不是眼,而是心。到这里,指见为心部分就结束了。开示用客尘来显见不动,首先用客尘二字,我当时在鹿野苑为阿若多五比丘讲法时,都是因客尘烦恼所悟,他们因此开悟能成圣果。阿若多告诉我因悟客尘二字成果。喻明了客是什么,喻明尘是什么。14课内容大概就是这些。本节课后半部分内容讲“显见不动”,包括对外境以显不动,对内身以显不动,会在15课展开讲。
【初番直指:见性是心】
初番直指,见性是心。见性是心有几个方面的显见。主要来说,显见是心,佛首先用反例来说明,有手有拳,无手无拳。比喻什么呢?有眼有见,无眼无见。这是用反例来回应阿难的观点。阿难答:无眼不成见、无手不成拳。认为这两个可以类比。如来就破除了这种观点,指出无手的时候拳灭掉。无眼的时候,见非无。
如来告诉他,无眼得眼,亦名眼见。无灯得灯,应名灯见,用同等道理。无灯得灯,灯不能见;无眼得眼,眼不能见。从这里明白,灯能显色,见者是眼;眼能显色,见者是心。
我们说见性是心部分,基本上按照以上的方向展开。下面正式进入原文分析。
阿难,汝先答我,见光明拳。此拳光明,因何所有?云何成拳?汝将谁见?
佛问了阿难三个问题:
第一个:佛陀拳的光明,因何而有?
第二个:拳是怎么样成为相的,云何成拳,拳相是怎么形成的?
第三个:汝将谁见?你依靠什么见到它?
佛提出了这三个问题,想表示见性是心,澄清见者是谁。我们要参见者是谁?毕竟取何为见?此经双兼宗教。禅宗里面所涉及的内容就是宗门,宗门教下的宗门。通过参见者是谁?教下就是禅宗以外的,通过教论、教典来学习。佛就问了这三个问题。
阿难言:由佛全体,阎浮檀金,赩如金山,清净所生,故有光明。
接下来阿难答佛,佛身遍满阎浮檀金色,赤焰赫奕如宝山,清净无染,不是爱染所生,故有光明。阎浮檀金,胜金。非常纯正、殊胜的金色。从注疏来看,交光大师说:“此金一粒,置常金中,悉皆失色,佛之身色如之,赩赤焰也。又传此金方寸,暗夜室中,照耀如昼”。佛光明身非常亮、耀眼。赩,艳红,像宝山一样,是一种清净所生。
这里答了佛问的第一个问题,为什么有光?由佛全体,阎浮檀金,赩如金山,清净所生,故有光明,是一种清净所生,不是垢染所生。
我实眼观,五轮指端,屈握示人,故有拳相。
我实眼观,答了佛问的第三个问题。“汝将谁见?”
五轮指端,屈握示人,故有拳相,答了第二个问题。
若实眼见,前面佛陀已经破了眼见,在七处征心破和合的时候。若眼能见,门能见否?当时已作破斥。阿难仍认为眼见心知,用眼睛见,用心灵感知。阿难虽知识为妄,仍认为以眼为见,不知眼根为色法,为眼识所依。见性所托,能见不是眼,见是心而不是眼。阿难还没有完全觉悟。
眼见不如识心。眼睛是有形的,可以被破坏,而识心是无形的,不容易损坏。眼睛有限,只能看前方,不能看后方,而识心则前后都能遍缘,远近皆能见。眼有障碍,墙壁之内,眼能见,墙壁之外看不到。识心则远隔千山万水均可以缘到。“认眼为见”劣于“认识为心”。“认眼为见”普通人均有此想法,前面已经破了一些,这里又彻底进行了破斥。
佛告阿难:如来今日实言告汝。诸有智者要以譬喻而得开悟。
开悟是真正了解法义,悟入实相。如来今日以真实的语言告诉你:诸有智者要以譬喻而得开悟。有智者指的是中根之人,圆瑛大师说:“诸有智者:指中根,要以譬喻才得开悟;若上智人一闻便悟,不须譬喻;无智之人喻亦难明。”没有智的人,打譬喻也根本无法了悟。所以这是针对中根者。
众生都认识心为真心,迷却本有真心;认眼为见,迷却眼中见性。如来通过巧示无眼有见,令知见非眼,令众生知道见性,见性常住。说明见性并不依赖于眼根的存在与否,有眼有见,无眼亦有见。我们要明白这一点:如果能够悟到见性为真心,是常住妙明、不动周圆、无边妙义,悉皆得显。这里能够让我们理解到,识心能令其取舍,无眼亦能见。通常我们认为有眼才有见,这里要明白无眼亦能见,这是非常关键的一点,能够引导我们悟入实相。
阿难,譬如我拳,若无我手, 不成我拳。若无汝眼,不成汝见。以汝眼根,例我拳理,其义均不?
这里佛就告诉他,你看我的拳,如果没有我的手,就没办法形成拳。如果没有你的眼睛,那也不可能有你的见。这样用你的眼根能成见,来比喻我的拳。例,就是用比喻,例比。拳,我们说是所成,能成是手,“义”是否相同?均是指相同。比喻是不是相同的?我们说无手无拳和无眼无见,看起来一样。迷时,好像二者相同。悟时,确实二者完全不同,我们要明白。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在哪里,下面就开始讲:
阿难言:唯然,世尊。既无我眼,不成我见。以我眼根,例如来拳,事义相类。
阿难是属于迷的,如果悟,就知道二者不同。如果迷,看起来好像相似,无手无拳和无眼无见,两个好像一样。事是指事相,义是指义理,类是指相似、相同。从事相、义理分析,二者是类似的、相同的。我们说无眼即无见,从这里看得出来。
佛告阿难:汝言相类,是义不然。何以故? 如无手人,拳毕竟灭。彼无眼者,非见全无。
佛告诉阿难,你说二者相类,其义不然,肯定是不对的,为什么呢?告诉你为什么不对,没有手的人,就没有拳头。没有眼睛的人,并非完全没有见。告诉你眼和见,是分开的个体。眼灭,见还是存在的。但是手的话,手外无拳,手无拳就灭,这两个是完全不同的。一个是他体,另一个是一体,这是悟者所了达的。盲人,他眼坏,而见性依然不坏。眼和见各有独立的体性。
“非见全无”怎么理解呢?
从“用”方面来讲,仍然能够见暗,但是缺了一分见明之用,不可以说他全无。
另外从“体”方面来讲,见体没有亏损。见暗也好,见明也好,不管见暗见明,见体是完全没有任何亏损的。
这里也是可以从意义来理解,以上是我们所说的非见全无的两种解释。
所以者何?汝试于途,询问盲人,汝何所见?彼诸盲人必来答汝:我今眼前唯见黑暗,更无他瞩。
瞩指看见,你去路上找个盲人问一下,你看到什么了?他必然会告诉你,“我之眼前,唯见黑暗,更无他瞩”,我眼前只看到黑暗,见暗之用故在,“更无他瞩”,没有看到其他。见明之用就暂隐,这个叫做非见全无。
以是义观,前尘自暗,见何亏损?
是义,盲人瞩暗之义。前尘,眼前的尘境。自暗,自有一分暗尘。见,能见的体性,根本上就没有任何的亏损。黑暗只是对境所具之法,不论是暗尘、明尘,见性是一点都没有亏损的。无眼有见,显能见之性,不假眼缘,就是脱根。嘱暗成见,看暗能够成见,显能见之性,不假明缘,就是脱尘。能灵光独耀,迥脱根尘、岂同妄心离尘无体者乎?
如果离尘,它本身没有体,就是妄心。离尘有体,就是脱根、脱尘,有一个本体。我们众生聚见于眼,迷性为根,迷见性为根,但谓眼见,不知性明,所谓终日行而不自觉。
今显彼见性,有离眼之体,离开眼有它的本体,不系根而为有无。认为根有见性就有,根无见性就无。其实,见和根没有什么关系,无论根有无,见都有。根具、根缺,此性了不相关,乃至舍身、受身,湛然不动,见没什么亏损。脱尘、脱根,这两个都能够明白了。眼根所对的两尘,一个明尘、一个暗尘。这两个不管有没有?见性都没有亏损。这个要记住,也经常问自己,“见何亏损?”。见没有亏损,那我们何惧生死,生死也是我们分别念而已。见性,根本上就没有亏损过,不管生生死死轮回,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
阿难言:诸盲眼前,唯睹黑暗,云何成见?
阿难说,这些盲人只看到黑暗,不能说看到东西,怎能说见呢?阿难对佛陀的话还是有疑惑。他认为,光明所见才能够叫见,黑暗根本就不可能被见到,认为盲人看不到东西,而有眼的人能够看得到东西,没有人承认盲人见到黑暗,不能算见,这和我们的观点也比较类似。我们也认为看到暗不能算见。
我们看下面看佛陀怎样破他。众生迷己为物,认见属眼,但知眼见,不知性明。认为无眼无见,无明无见,一直执着无明无见,没有明没办法见,没有眼也没办法见。
前面阿难说见明为见,人所共许,睹暗成见,世间相违。看到明,称之为见,这是大家都承许的。如果看到暗成见,世间人都不会这么认为。我们说内不依根,外不循尘,从这里就看出来见性。佛说无眼见黑,和有眼处暗,根有异,境相同。
佛告阿难:诸盲无眼,唯观黑暗,与有眼人,处于暗室,二黑有别,为无有别?
佛告诉阿难,盲人没眼看到的黑暗,和有眼人处于暗室看到的暗,有没有差别?这是说无眼见暗和有眼处暗看到的暗。根有异,境是相同的,从这里来看得出来。
上师还说到“闭黑关”,闭黑关,是一个比较高深的法。一般来说像“妥噶七日成佛法”,是属于妥噶的一种。在彻却里面,要见到光明实体,”妥噶“里面起码要见到金刚链,才能够趋入黑关。这种黑关,引空色入体,然后自显虚空瑜伽,通过十相,摄持五气使光明能够增长。然后自心通过要海瑜伽,任运观想智慧眼,还有掣盾、击钹法,还有观明点法,都是一种“闭黑关”的几个方法,运用其中一个方法都能够成就。前面我们说自显虚空瑜伽,十相就可以成就。如果不行,没办法见到坛城、金刚链这些光。就换一个修法。到后面就像观明点法,这些都属于“闭黑光”,闭黑关一般都要妥噶,起码要见到金刚链。修妥噶的时候,起码彻却里面要见到光明实体,才能开始修妥噶。这是七日成佛方法,很殊胜,但是要有基础,如果没基础去闭这种关,意义不大。
如是,世尊!此暗中人,与彼群盲,二黑校量,曾无有异。
这里就告诉你,暗中人,前面说盲人无眼看的黑暗,和有眼处暗见的暗。两种比较,较是指比较,量是指筹量,量度。曾无有异,确实是没有任何差别。
无眼无见,无眼见暗,称之为无见,有眼见暗也是无见。这两种没有差别。没有明相,亦复有见。显彼见性历然,自有离尘之体,全不系尘而为有无。明来见明,暗来见暗。见和明暗没有什么大的关系。明暗对见没有任何障碍。和“青山常不动,白云任去来!”是一样道理。见性,一直是暗的看暗,明的看明。
所见,我们说二黑相同。能见也同,能见是什么?就是心性,所见就是二黑。像我们前面说的,和眼识没有什么相关。简单的说,空、明是增上缘。从见性的角度上说,根本上就不依赖于它,它本身是一种无为法的本体。
阿难, 若无眼人,全见前黑,忽得眼光,还于前尘见种种色,名眼见者。
这里继续讲,如果一个没眼睛的人一直只看到黑暗,因某种因缘,能够恢复眼光,恢复功能。能够见到眼前的景象,见到色,我们说这就是眼见。眼照心见。从这里看心离缘独立,不藉根,不托尘的,这个是见性。
这里如果用同等理来讲,一个没眼睛的人,前面是黑的,突然间得到眼的功能时,就能够看得到东西。前尘,澫益大师解释是浮沉根,大乘不承许外境,见到的种种色法,称之为眼见,我们眼见之谬就在这里。
彼暗中人,全见前黑,忽获灯光,亦于前尘见种种色,应名灯见。
这个用同等理,无眼得眼而后见,就叫眼见。那无灯得灯而后见,称之为灯见。黑暗中人突然间有灯,可以见到很多色法,同样道理,这个应该叫做灯见。我们说灯不名见。
若灯见者,灯能有见,自不名灯,又则灯观,何关汝事?
这里发了两个过失,如果灯见,灯具备见的功能,灯就不能名为灯了。灯自没能见之功,灯就是名字,如果它具有能见,就是有情,不能名灯。我们说灯不名见,这是人所共知。眼不名见,是人所共迷。这个大家要好好去思考一下。第二个过失,如果灯能够见,和你也没什么关系。“灯不名见”要推出来“眼不名见”,因同样道理。
是故当知,灯能显色,如是见者,是眼非灯。 眼能显色,如是见性,是心非眼。
这也是用同等理。就前面的道理推而广之,灯作为增上缘。灯能够显色,见者,能见的是眼睛而不是灯。同样道理,我们无眼得眼,眼根是见性的增上缘。我们说眼能显色,如是见性,能见的本性,是心非眼。
从这里要明白,见色是心,而不是眼。能生诸缘,而不从诸缘生者。见性,能见的本性,见性是心而非眼。不借助明尘,或者是说离彼的眼根都可以见。见性是脱根、脱尘,迥然灵光独耀,是妙明之义。这里也显出四义的妙明之义,眼根是见性的增上缘。
在古代其实不单指佛教,墨家的墨子也讲过,“智以目见,而目以火见,不当以目见,若似火?”一样道理,如果说以目来看,那目又靠什么来看?靠火把、靠灯光。其实不是用目来见,和不是以火来见一样道理。其实是以自来见,是以心来见,我们要明白到这个道理。
通理大师说:“意以无眼得眼而后见。既名眼见。无灯得灯而后见。应名灯见。盖灯不名见。人所共知。眼不名见。人所共迷。故用灯反推。令自知眼见之谬”。
因此用灯来反推,令自见眼见之谬,谬在哪里?接下来看,我们说见精,见精和见性的差别。前面用见精,这里又用见性。见精分两部分:染分、净分。净分,纳入见性;见精虽是能见,然托十缘而生,前面说包括空明,有其他的十种缘分而生,故非妙圆而黏湛所发,唯本心体是能生诸缘,而不从诸缘生者。从见精角度,盲人没有根缘,暗没有明缘,而心还是能够成见,从后面的一个经文里面看出:“缘见因明,暗成无见”。这个是从染分见精的角度来看的。然后“不明自发,这诸暗相永不能昏,根尘俱销,云何觉明,不成圆妙。”从见性,是从净分的见精里面来看。见性和见精还是有一点差别。我们说把见精的净分,我们理解为见性。这样的理解,大家知道一下。
这里上师也借用,不仅是灯不是见者,眼睛也不是真正的见者,是心识借助眼根去见而已。上师也讲了,大圆满行者在顿超的时候,心前会显现各种各样的相,最初依赖双目之门,称为远境水灯。虽然说用眼来见,但归根到底见者还是心,远境水灯也是通过光明脉,在心间里面来看的。一般来讲,分成四灯:明点空灯、觉性法界灯、自然智慧灯还有远索水灯。远索水灯也叫做远境水灯。本身在法界净灯之内,显现业风,清净分所生的明点空灯,调整远索水灯看式,领受极基澄清的无境的内在觉性,就是自然慧灯的本体。
自然慧灯相当于通过光明脉,在肉团心里面的自然慧灯,通过这里映射出来,整个世界通过看天空里面呈现出来的,包括法界净灯、明点空灯,包括金刚链,这些都是可以在空中看得到的。其实他为什么能看得到,原理就是通过光明脉,通过我们的眼睛,远境水灯,来看出内心里面的自然智慧灯。看自然慧灯的一种投射投影,属于顿超里面的内容。
一般来讲,我们说彻切,寻觅断除耽著的六根门,一种不清净的、一种迷乱显现的澄清,澄清他。我们就放下观念,跟我们这里《楞严经》所讲的很多内容比较类似,要我们舍识用根。证悟本空的心性之后,智慧的光明就才能够显现出来,这个是基础。
有这种基础之后,我们再用顿超。顿超是属于妥嘎的内容。用这种智慧做特殊的坐式、呼吸,一种智慧风打开清净光明门,通过内外通彻的这种根受用这种法界本智无合在离的四灯相。四灯相,刚才讲的就是:明点空灯、法界净灯、自然慧灯、远境水灯。其实这些灯,都是法界本质自然慧灯的投射力。这就是妥嘎比包括禅宗、彻切殊胜的地方。很直接,用现量就能够见到实相。这里介绍一下,因上师在这里既然提到了远境水灯。
这里讲的就是十种指示法中的第一种。前面讲心目为咎,妄计心目,通过七处征心破除了缘影心的非心。今天破的是肉眼的无见,也是在心目上下功夫。我们说,人妄认为见是用肉眼见,心是缘影心。孰知肉眼决不能见,缘影也决不是心。人谓眼在面上,心在身体中,判然两个东西。我们世间人都是这样,认为眼在脸上,心肯定都在心中。不知道脸上的眼不是眼,心中的心也不是心,是什么呢?我们说真心真眼和见性一体,无所不统,这地方就很关键。讲到了这里,第一个的直指就讲完了。
这里我们从十方显见里面也可以看得出来,显见是心是讲心的妙明。我们常说,如来藏光明心性有几个特点,有常住、妙明、不动、周圆这四个特点。
第一显见是心,讲的是妙明的反体。
第二个显见不动,讲寂常,不动还有常住。
第三个显见不灭,讲常住。
第四个显见不失,讲常住、周圆。
第五个显见无还,也是讲常住和周圆。
第六个显见不杂,讲妙明还有周圆。
第七个显见无碍,讲妙明、周圆。
第八个显见不分,讲妙明、周圆。
第九个显见超情,讲妙明。
第十个显见离见,讲常住、妙明。
圆瑛大师的讲记里面讲了这十种显见各有呈现真心的不同的反体。
我们下面讲见性不动。见性不动分两部分。昔教里面看,包括烦恼、法性。法性用主人常住、虚空寂然来代表,比喻法性不动,用主和空。烦恼用客尘,客人不住。粗,代表见惑。尘质动摇代表细的思惑,代表烦恼。
我们下一课会讲如来通过开合拳,代表客尘,阿难见性没有开合,这里代表主,离尘。又通过光来照到阿难的前面,阿难的头有摇动,这就是尘。他的见没有摇动,就是空。这里就是离根。下面就会从这些内容来展示。
【二番直指:见性不动】
阿难虽复得闻是言,与诸大众,口已默然,心未开悟,犹冀如来慈音宣示。合掌清心,伫佛悲诲。
阿难听到是心非眼这种说法以后,跟大众一样,口语默然。为什么默然?他们一向都认为有眼方为有见,无眼即为无见。今天通过盲人睹暗,才知道无眼也有见,见和眼两不相干。
第二个就是说他认为见明方有成见,见暗不能成见。我们说有眼暗中所见之暗和无眼日中所见之暗,不异,没有任何不同。才知道见暗之时,诚亦是见,见暗也叫做见,他就开始默然。
第三个我们说一向都认为见唯是眼。见东西肯定用眼睛来看。不名为心,今通过有眼得灯,无眼得眼,但皆显色,方知见是心。因此我们说见精,离彼肉眼,别有自体,诚异前面的前心离尘无体,前面是妄心无体。这里讲见精、见性有体。因此始觉往日之非,就不敢说什么话了,因为心里面还没完全开悟。犹冀,翼就是望。仍然希望如来能够。慈音,指法音皆从大慈悲心中流露出来的慈音;宣是宣扬;示是指示,然后合掌来清净身心,伫是静候,就是静候如来的慈悲教诲。
尔时世尊,舒兜罗绵网相光手,开五轮指,诲敕阿难,及诸大众:我初成道,于鹿园中,为阿若多五比丘等,及汝四众言:
尔时世尊,舒是指伸出他的兜罗绵手。他的手用比喻,像兜罗绵一样柔软、细纤的手,具有这个网,网是指缦网相,细致透明,一般凡夫人看不到,发出光明的手。张开五轮指,教导阿难和与会大众。我初成道的时候,在鹿野苑初转法轮。对阿若多五比丘和其他的四众来宣讲。四众当时是指五比丘;后,是指以后的四众弟子,初转法轮。如果从天台宗来讲,佛陀在开悟以后,前面的二十一天,宣讲这个华严时,听众很多都是天人、菩萨。二十一天之后才发现,对机的这些当时在印度南瞻部州的人,不一定能够听懂华严殊胜,开始阿含时,宣说四谛法门。这里我们说前面“诲敕”的“诲”就是要见性不动,如主、如客,“敕”是敕令勿错认客尘动摇之身境,这里有两个意义。五比丘是憍陈如、马胜、跋提、十力迦叶、摩诃男拘利,三个是从父亲那边的,两个是母亲那边过来的。
一切众生不成菩提,及阿罗汉,皆由客尘烦恼所误,汝等当时,因何开悟,今成圣果?
“今”这里指不是现在的时候,因为当时他们已经开悟得果了。一切众生不能成就菩提的原因是有客尘烦恼的遮障。五比丘是以什么因缘来获得开悟获得圣果的?问他情况是怎么样的?
这里涉及客尘。客与尘要分开,客就是客人,尘就是六尘。客是暂时的、不是常住的,是偶然出现的。尘就是障碍,能够障碍真心的染污法,都属于障碍。客人不是本性,是偶然的障碍,烦恼障和所知障的二障。
这里圆瑛大师讲,更有二义要当知:客尘之喻,有通和别。这里讲的客尘的通和别,不是指藏通别圆的通别,通是指整体的,别就是指局部的,界内见惑思惑,专指我执。
客尘,从别的角度,指见惑和思惑。就像陈那所析:以见惑分别不住,取喻为客,属于见惑。见惑是什么呢?是比较粗大的,人我执的遍计部分,“去之犹易”,属于见惑。五利使之烦恼,到见道的时候就自然去除了。思惑属于俱生我执,以思惑任运摇动,取喻如尘,拂之实难。这里是从别的、局部的角度,不是通用的角度。
客尘,从通的角度,指的是烦恼、所知二障,分别、俱生的二惑属于客尘的范畴,随境生灭,非真常性,称之为客义;以此二障二惑,而能染污妙明,扰乱性空,名为尘义。泛指从通的角度,所有烦恼障、所知障都可以归纳在客尘里面。
这里大家也要知道,汉地很多见惑、思惑、尘沙惑、无明惑。见惑,是烦恼障的遍计分。如果是烦恼障的俱生分,就是思惑。所知障的遍计就是尘沙惑,所知障的俱生分就是无明惑。大家要稍微了解下以上内容。
时,憍陈那起立白佛:我今长老,于大众中,独得解名,因悟客尘二字成果。
这时憍陈那起来和佛说,我现在大众之中算是一个长老。长老有分:生年长老、法腊长老、德学长老、法性长老。一个年纪比较大、一个是戒腊比较长、一个是德性比较高,一个是法性比较高。这里指法性长老,因为因开悟成为长老,其他也有涉及在里面。因此在大众里面,独得解名,解名就是阿诺多(解本际),为什么他能够得到开悟呢?就是因为悟客、尘二字而成果。当时客、尘,涉及的是集谛的烦恼。主空我们说它是灭谛。现在所讲,身境及缘身境的心,称之为客尘,是动的。识的主和空,是见性,是不动的,大家要知道一下这部分内容。
世尊,譬如行客,投寄旅亭,或宿或食。食宿事毕,俶装前途,不遑安住。若实主人,自无攸往。
这里比喻他当时是怎么开悟的,譬如现行路的旅客到旅店里面要么住宿,要么吃饭,吃完以后就要整装前行,不会常住在旅店里面。主人就不同,主人没有要去的地方。行客比喻的是见惑,旅亭比喻分别境界。为什么叫行客?名利所牵,离乡在外。比喻境牵心生,背真逐妄,名见惑。见惑分别,对境横生。投寄就是暂住,旅亭,即旅社,比喻分别境界,或宿是久缘,或食是暂时的缘,比喻思惑。久见不定。喻见惑、思惑。宿的时间比较久一点,比喻思惑。食,比喻见惑。“食宿既毕”比喻什么?此境分别已定之后,复缘他境,舍此趣彼,就是他的特点。有攀缘心,舍此去彼,比喻印定旧境,转思新境,旧境已经印定了之后,再选择一种新境。“俶装前途”,“俶”是整顿,“装”是行装,“前途”就是继续往前面走,比喻舍此趣彼,“不遑”是不暇的意思,特点就是新境既现,分别从起,又有新的境出来,就又开始去攀缘,因此说复缘他境。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是客。
如果是主人,主人比喻小乘里面的偏真法性。然后“自无攸往”,“攸”是所的意思,“往”是指去,表示法性常住不动,无所住,是常住不动的缘故。从这里进行比喻。
如是思惟,不住名客,住名主人,以不住者,名为客义。
这里就看得出来,这个不住是见惑分别,变动不住,称之为客。如果法性常住,就叫主人,指法性恒久常住。当时我就这么开悟的,就以这种不住者名为客义,不住就是客的意义所在。
现在开始讲尘,前面解释客是偶然性、是暂时的。真正的主人是心性光明、无所忧惧、没有所去,常住不动。
又如新霁,清旸升天,光入隙中,发明空中,诸有尘相。尘质摇动,虚空寂然。
这里“新霁”代表着久雨初晴。用尘空的比喻,尘需要日光才能照之可见。在偏空的法性中,细微,起灭如尘。所谓思惑任运,它摇动如尘。尘代表思惑。“新霁”是久雨出晴,是破见惑的境。“清旸升天”,属于见道之智日,升于性天,有见道的智慧,才能够看得到尘。你要破完见惑,才能开始破思惑。“光入隙中”是有智慧,能照隐微的境界,包括思惑。如果没有智慧,就没办法看得到思惑。“发明空中诸尘”,能够照到法性理中的微细思惑,尘就代表思惑。
“尘质摇动”指思惑起灭不停,“虚空寂然”指法性寂然不动。从这里就看出来“质”就是体质,尘质摇动。虚空寂然就是不动的意思。“发明空中”,空指的是法性不动如空,如果没有日光,就不能了知尘相,如果没有见道之智,就不能见到思惑。
同比喻一样的道理,如果要断思惑,必须要有智光,能够觉察思惑出来。显出真心本身是真实的、不生灭的、常住的本性。五蕴身,是妄的、虚假的、有生灭的、无常的。知道自己的心性之后,换多少个身体都不怕。因为心是常住、不生灭、不亏损的。如果“见无亏损,何俱生死”,要有这种感慨出来。
如是思惟,澄寂名空,摇动名尘,以摇动者,名为尘义。
我们以见道之智观察思维,“澄”是澄然,“寂”是寂静,名之为空,“摇”就是飞扬摇动,名之为尘。因此开悟就以摇动者名之为尘。
前面说不住者,属于客,不住为客。摇动为尘,就是这个意义。众生见性本不动,因烦恼故,误为有动。我们认为世界在变化,其实本性不动,误认为动,是一种误会。
蕅益大师对客尘的比喻和其他大德有所不同。认为客尘比喻依正二报,不喻烦恼。依指环境,正是指有情。依正是动的,无需破尽。像刚才所说,烦恼必须破尽,就成佛了。客尘如果比喻依正,依报和正报,人和环境、外境,就不需要断尽。
另外天台宗藏通别圆来分析,我们可以看一下:
藏教义是三界依正,我们总名客尘,即是苦谛;烦恼即集谛;不为所误,即是道谛;客尘烦恼永灭,所显之涅槃,名为主空,这就是灭谛。
通教义里面客是主家之客,尘是空中之尘,何必灭客尘而后见主空,但不为所误,则无烦恼。
别教义是客尘无量,同居方便实依正,皆名客尘。烦恼无量,见思尘沙无明,皆名烦恼。用无量道,灭无量客尘烦恼,方显无量主空佛性。
圆教义是天台宗本宗最圆融的教义。主是客人之主,客是主人之客,以客归主,则无客非主,以主殉客,则无主非客。空是尘相之空,尘是空中之尘,随缘不变,则性尘真空。不变随缘,则性空真尘。
这里看依正,是依他起,见思是遍计所执。一个是毫无自体,第二个要断尽。我们说见思没有自体,因为它是遍计执性。第二个要断除才能够证涅槃。客尘要断尽,方显主空。如果客尘比喻为烦恼,义没有那么确切,这是藕益大师观点。其他大德以动摇、不住来比喻客和尘。
佛言:如是。
佛印可阿难所说,佛就是要其说客尘主空,谁动谁静,令阿难闻已生信,懂得眼中见性不动,身境和缘识的心摇动而已。因此憍陈如分析的正合佛意。
另外从佛密答阿难寂常心性之所求,讲客尘不住,比喻身境识心不住。主则自无所去,喻心性常住。尘摇动,比喻的是身境识心。空是指虚空寂然不动,比喻的是心性澄寂之义。
下面还会继续展开讲“显见不动”,前心性面明白了客、尘这两个字和主、空的意义。
好,阿弥陀佛,今天讲到这里!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