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药企业东亚药业,迎来新掌权人。
近日,随着公司董事会换届,“企二代”也完成交接棒——池骋正式接任董事长一职,而执掌公司26年的池正明并未完全隐退。东亚药业宣布,将以百万年薪聘请池正明担任公司战略与发展顾问,聘期三年。
此次新老交接,东亚药业正处在业务转型的关键时机,也恰逢业绩低谷。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自2015年开始筹备制剂研发,东亚药业的制剂业务即将迎来落地。2024年上半年,东亚药业营收、归母净利润双双下滑。
在公司看来,影响业绩的研发费用、管理费用等因素,在2024年全年预计将会维持增长趋势。
80后董事长走马上任,已担任三年总经理
10月11日,东亚药业发布公告宣布董事会换届,原董事长池正明辞任,其子池骋被选为公司第四届董事会董事长。
接任董事长之前,池骋已担任总经理一职近三年。公开简历显示,池骋出生于1984年12月,自2002年起进入浙江省三门东亚药业有限公司,担任监事。自此以后,其于东亚药业旗下多家公司任职。2015年9月起,池骋任东亚药业董事兼副总经理,于2021年10月起,升任公司董事兼总经理。
东亚药业成立于1998年,池正明为公司创始人。1998年2月至今年10月,池正明一直担任公司董事长。公司发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10月9日,池正明仍以董事长身份接待到访投资者。
截至2024年上半年末,池正明和池骋父子共同为东亚药业的实际控制人。其中,池正明直接持有公司股份4711.6769万股,占公司41.06%的股份;池骋直接持有公司股份778.6875万股,占公司6.79%的股份,同时持有公司股东瑞康投资33.5295%的份额,并担任其执行事务合伙人,直接和间接合计控制8.96%的表决权份额。
尽管交棒,但池正明并未完全脱离公司管理。
在宣布池骋接棒的同日,公司发布公告表示,拟聘任池正明为战略与发展顾问,聘期三年,每年报酬为含税130万元。公司称,聘请池正明是根据公司战略发展、产业布局的需要,请其为公司总体发展目标、发展战略、经营战略等活动提供顾问服务。
2023年年报中披露的高管报酬情况显示,当年,池正明作为董事长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187.97万元,池骋作为董事、总经理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130.49万元。
业绩狂奔后阵痛:今年上半年营收、净利双降
东亚药业主要从事化学原料药、医药中间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产品涵盖抗细菌类药物、抗胆碱和合成解痉药物、皮肤用抗真菌药物等多个用药领域。
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2023年,东亚药业的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逐年增长。其中,2023年,分别同比增长15%和16.11%。
不过,高速增长之后,进入2024年公司业绩面临挑战。2024年上半年,东亚药业营业收入为6.48亿元,同比减少3.8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247.3万元,同比减少40.54%。报告期内,公司营收、归母净利润双双出现下滑。
对此,公司在半年报中表示,业绩下滑主要系管理费用和研发费用同比增加影响。
报告期内,公司管理费用为8012.48万元,同比增长31.05%;公司研发费用为4352.94万元,同比增长41.97%。公司称,管理费用的增加主要因上半年停工损失及人员增多薪酬等费用同比增加;研发费用增长则由于研发项目投入同比增加。
9月,在接受投资者调研时,公司进一步解释管理费用增长原因,称杭州设立制剂以及合成生物学研发平台,三门制剂厂增加研发及管理、生产人员以及停工损失所致。
从管理费用构成来看,2024年上半年,公司停工损失为1885.11万元,同比增长92.34%。
东亚药业在半年报中表示,报告期内,公司加码合成生物学技术,提升公司壁垒。从研发投入来看,2024年半年度,公司研发投入5279.97万元,同比增长70.16%,占营业收入比例8.15%。
费用增长削弱了利润空间,这一趋势似乎未见扭转。东亚药业在接受投资者调研时表示,随着杭州两研发中心的成立、销售收入的增长和制剂项目的开发,2024年,公司的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研发费用预期都会有所增长。
转型关键期,布局“原料药+制剂”一体化
“未来3-5年,公司将坚持‘以原料药为中心,往前伸,向后延’的中长期发展战略,即公司在继续稳固和加强原料药市场竞争力的基础上,不断加大仿制药和创新药的投资力度,同时逐步往化学材料和医药制剂方向延伸的发展战略,进一步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努力开拓新市场、培育新产品,最终实现特色中间体+高端原料药+制剂一体化发展。”
10月9日,在接受投资者调研时,东亚药业如此介绍自身的中长期规划。其研发费用、管理费用变化,也与其中长期战略布局不无关系。
公开信息显示,2015年起,东亚药业开始筹备药品制剂相关研发工作。2023年7月,公司完成可转债发行,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投资“特色新型药物制剂研发与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年产3685吨医药及中间体、4320吨副产盐项目”。
在东亚药业规划中,将通过可转债募投项目逐步向制剂领域拓展,形成“原料药+制剂”一体化的战略布局。这也就意味着,新掌权人将面对东亚药业的关键转型时期。
面对制剂业务落地预期问题,公司在接受投资者调研时回应称,制剂工厂建设以及制剂批件获批全流程大概3-5年,相关工作按照既定计划有序进行,制剂工厂预计今年建成,明年具备药品生产现场核查的条件,最快可能2025年底或者2026年形成收入。
近年来,医药行业纵向一体化趋势明显。平安证券在研报中指出,具备原料药制剂一体化实力的企业,制剂产品毛利率具备优势,同时基于优势原料药开拓相关制剂市场,打造公司第二增长曲线。
平安证券列举的数据显示,2018-2023年,华海药业、千红制药、司太立、天宇股份、奥锐特等代表性企业,其制剂业务营收及占比均逐年增加,2023年制剂营收分别为49.32亿元、11.15亿元、5.50亿元、1.05亿元、0.90亿元,制剂业务占比分别为59.4%、61.4%、25.1%、4.2%、7.1%。其中,司太立和奥锐特近两三年来占比提升最为显著。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