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一代儒将”郭化若在京离世,身为功勋卓著的开国中将,他的影响力和名气不敌梁兴初和王近山,为此真正了解他的人并不多。郭化若出生在一个动荡的时代,身为福建福州城市贫民家庭的儿子,自幼深刻的体会到了老百姓生活的艰辛。在郭化若的记忆中,大约4岁时就开始在父母的教导下识字、读书。到了上学的年纪,因家中凑不齐学费无法进入学堂。过早接触到生活苦难的郭化若,对知识的渴望远超同龄人。在他幼小的心灵中,早已埋下了一颗知识改变命运的种子。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年仅9岁的郭化若,就已经开始为报社抄录通讯赚取微薄的稿费。期间,因家庭生活陷入困境,即便郭化若以高分考入福建第一中学,也只能因学费不够而辍学。一生都没有进入学堂的郭化若,无论在任何时候都没有放弃学习,就算饿肚子也要把书读完。正因为郭化若这种孜孜不倦的求学精神,才为他后来成为毛泽东的“高参”埋下伏笔。青年时期的郭化若为了生活背井离乡,几经辗转抵达了广州。期间,以替人写信、碑文等赚取微薄收入。无论生活过得有多苦,他从未放弃读书和求学的理想。1925年饱读诗书又素有家国情怀的郭化若,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顺利考入黄埔军官学校第四期。同期学员张灵甫、谢晋元等人,都是后来声名远播的抗日名将。大革命初期,郭化若怀着救亡图存的理想,主动投身于“打倒列强,除军阀”的运动之中。彼时正值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蜜月期,双方成员可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此期间,郭化若逐渐认可并接受了我党的主张和思想,于入学当年的冬季加入我党。只可惜这段“蜜月期”转瞬即逝,“中山舰事件”爆发后,郭化若毅然决然地退出了国民党阵营。四一二事变后,郭化若跟随教导团东进,随时准备参加南昌起义。岂料到九江时教导团被扣留,只能只身前往南昌。起义失败后郭化若在组织安排下,前往莫斯科炮兵学校学习。回国后进入红四军前敌委员会,古田会议召开后不久,他开始在毛泽东和朱老总身边工作。期间,郭化若被任命为红四军总参谋处长,长征开始后他又成为了“红校”训练处长,为后续作战输送了大批干部。全面抗战爆发后,郭化若出任抗日步兵学校教育长一职,期间在军事教育和军事理论研究领域,都做出了卓越贡献。与此同时,郭化若还亲临前线参与指挥作战,堪称一位文武双全的全才,说他是一代儒将绝对名不虚传。全面抗战时期,郭化若在毛泽东的提议下,撰写了大量关于游击战的文章,同时还负责编写一系列的“抗战丛书”。后来,在毛泽东的要求下,郭化若以古代战争为蓝本,发表了《赤壁之战及其对民族抗战的启示》一文,类似的文章他还创作过不少。1939年,毛泽东提议让郭化若将精力全部倾注于《孙子兵法》上,于是长达4万字的《孙子兵法之初步研究》诞生了,为后来出版的《孙子译注》奠定了重要基础。值得一提的是,郭化若在毛泽东身边工作时,不仅是一位举足轻重的“笔杆子”,还是一位颇具军事才能的高级参谋。郭化若身为毛泽东的军事顾问,颇受他的赏识和倚重,毛泽东曾夸赞郭化若:“古有孙子,今有郭子,你们放心吧,他的水平不在我之下。”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