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梁惠王上 ①-1 解读孟子
我们今天开始学习《孟子》,孟子出生在战国时期。讲《孟子》之前,先对战国时期做一个初步的了解。孔子是在公元前四百七十九年离世,那个时候是春秋末期。孔子离世后不久,大约在公元前四百七十六年、七十五年(因为这个时间不太确定)开始进入战国时期。一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战国时期前后经历两百五十多年的历史,在春秋末期还是讲礼的。虽然礼崩乐坏,但是还有一个礼在约束,一旦进入了战国时期,开始吞并,战争不停地加强。
在战国初期,已经形成了战国七雄的局面,并不等于只剩下七个国家,还有二十多个国家,但是以这七个国家为大国,齐、楚、燕、韩、赵、魏、秦,主要剩下七国争雄,孟子就出生在这个时期。
所以孟子的观点,更直接更鲜明,他不像孔夫子,那个时候还有很多人去问政,孔夫子回答的方式,多是温和的,而到了孟子这个时期,已经不再有人问政,而是直接问利,这个时候小国,多数是为了自保,如何不被灭亡,而大国想的都是如何扩张,大家开始变得更急功近利,并没有人有耐心听,以温和的方式去讲。
到了孟子这个时候,讲话非常的直接,观点非常的鲜明,每一个时代出生的人,他的性格是各不相同的。举个例子,比如,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和我们现在九零后的人,零零后的人,天然的性格,就各不相同,这是处在出生的那个时代的背景所决定的。
所以我们去看孔子和孟子,也是一样的,两个人的性格上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在政治主张上,在一生推行的道上是一致的,孟子非常推崇孔夫子的学问,推行仁政。
孟子出生在邹国,是现在的山东邹城,邹国以前是鲁国的一个附属国,孟子出生在公元前约三百七十二年,到二百八十九年,八十四岁的高寿。我们现在流行一句话叫:“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而七十三、八十四指的是孔子和孟子的寿终。由此我们就可以看到,民间对于孔孟两位圣人的推崇,甚至自己的年龄寿命都是以七十三、八十四为基础。孟子的经历和孔子有很多相同之处,孔夫子是幼年丧父,而孟子在幼年之时,他的父亲不知去向,孟子的父亲据说是一位不得志的书生,在孟子幼年开始离开,有人说是离世,有人说去经商,有人说去为官,这个不可考证。自孟子幼年离开以后,再也没有回来过,是孟母把孟子从小带大,给他教育,有我们熟知的孟母三迁的故事。
并且孟子同样是周游列国,周游列国前后将近二十年,在这二十年当中,同样是有很多学生跟随在身边的,在极盛之时,有车数十乘弟子数百人。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孟子在战国那个时期所讲的仁政,是有很多人愿意跟着学习,并且愿意跟随,而孟子在讲学的时期,是战国中期。
我们刚才讲到,在战国初期,已经形成了战国七雄争霸的局面,到了战国中期,开始休养生息,因为大家经历了连年的征战,吞并、扩张以及自保,百姓连年征伐,已经变得很累,所以在休养生息的阶段,大家都开始求贤若渴。
在求贤若渴的阶段,有两种人比较被重视,第一种人是武将,比如,在战国那个时期,我们所熟知的孙膑、庞涓、吴起,包括后期的白起、廉颇、李牧,王翦等等,这些历史的名将,都是在那个时期所产生的,因为战乱自然是需要这些武将。
除了武将之外,第二种人就是有谋略之人,或者是懂得变法之人,比如说商鞅、吴起,也是懂得变法的。再比如说像孟子这样,有自己的思想和学术之人,每个人的思想不同,提出来的治国方针就各不相同,在这个时期是百家争鸣的,每个人都会提出自己的治国理念,每个人都会说出自己的学术思想,一旦被哪个国家的君主开始任用,就可以实行自己的政治主张。
在这样一个战乱的时代,我们可以想象得到,孟子的思想在当时,并不是主流的思想,所以孟子一生并没有为官,因为没有人愿意全盘采纳孟子的思想,所以他没有办法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
孟子一生致力于推行仁政,讲仁者无敌,与民同乐,可是在那样一个时代,大家都在求利,都在想如何可以快速发展壮大,去吞并其他的国家,以及自保,所以没有人愿意去实行仁政,但是这里我们要思考一个问题,既然没有人愿意去实行仁政,那么孟子为什么一定要坚定的推行仁政?
在孟子的开篇讲,梁惠王和孟子之间的对话,梁惠王开篇,就问孟子说:“您不远千里而来,有什么可以利益我们国家的方法和政策呢?”孟子直接就开始讲:“何必曰利,仁义而已矣。”说大王您不要去谈利,只要谈仁义就够了。
我们去试想一下,孟子这样的圣人,会不会知道,自己讲的仁义之道,不会被他人全盘的接纳,别人都是想要快速地发展,快速的求利,而孟子坚持要讲仁义,不能讲利。如果我们从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时至今日,在当时讲利的,讲谋略的那些人,我们或许还会记得那些人,历史会记录他们的一生经历,和他们在那个时代所做的贡献。
比如,我们讲到的苏秦,张仪,商鞅,吴起,申不害,这些人都是曾经变法的人,可是我们到今天,除了记得这些人,以及他们在历史当中所做过的事情,我们知道他们的言行吗?我们还会了解他们的思想吗?好像不会的。
所以这里我们要提出儒家学说,非常重要的一个核心,一个叫仁道,另外一个叫立言,是否可以推行仁道,是否能把仁道的思想立言,因为孔子和孟子,都是立言之人。所以到今天我们还可以学习孔孟之道,只有从道的发展,更长远的角度,我们才能理解。
为什么在战乱时期,孟子依然要讲仁德之道,而不去谈利?因为无论历史如何发展,人性的角度如何发展,天下大事分分合合,最后都是要归到仁字上,即使当下在求利,当下快速地扩张,可是一旦扩张,乃至于统一以后,还是要推行仁政的,这是道的根本,万变不离其宗。
从今天的角度来看,儒家文化之所以传承两千五百多年,因为他讲的是道的根本,是国家所需要的,是任何一个社会都需要的。比如说我们去讲其他的,关于纵横的,关于阴阳的,关于法家的文化,可以用,但他是小众。
比如,统治者可以去用,处上位的人可以去用,但儒家文化不一样,他是适合全民都在用的,无论是处上位的人,还是处下位的人,都要懂得去修身,无论是天子乃至于庶人,都要懂得去推行仁德之道,都要懂得以仁德为立身之根本。
所以我们从这个角度,才能去理解孟子的思想,并且我们才能意识到,孟子究竟有多伟大,无论时势如何艰难,无论别人是否认同,孔子和孟子这样的人,都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坚定的去推行自己的仁政,绝不动摇。我们大概了解战国那个时期的形势,我们再来看,就是在这个时期,孟子来到了魏国,见到了梁惠王。
这里我们要有一个疑问了,为什么魏国的君主叫梁惠王?我们先讲魏国的历史,魏国是从春秋时期的,晋国三家分晋而来,韩国、赵国、魏国三家,把原有的晋国,分成了三个国家,成为战国七雄的其三。
魏国的第一任国君叫魏文侯,在魏文侯那个时期,战国初期,魏国是非常强大的,当时魏文侯拜了一位名师,这位名师我们很熟悉,他是孔夫子的学生子夏,魏文侯拜子夏为老师,在河西地区讲学,在魏文侯那个时期,魏国的文化是非常鼎盛的,因为文化的鼎盛,所以魏国很强大。
在魏文侯之后是魏武侯,魏武侯用了吴起变法,让魏国的武攻变得更强大,魏武侯之后就到了魏惠王,也就是文中的梁惠王,为什么要称为梁惠王?因为在魏惠王的时期开始衰落,有齐国、楚国,还有秦国三个大国在魏国的四周。这个时候,魏国从南面打不过楚国,跟齐国的战争当中,又失去了自己的上将,并且太子被掳,后来也被杀害,跟秦国的交战当中又大败,割让了河西之地。
所以这个时候,魏国从安邑这个地方,迁都到大梁,今天的开封,所以又被称为梁故而称,梁惠王。我们从这段故事当中,可以知道,梁惠王此时候的心情,连年战争,都是战败的情况,并且魏文侯和魏武侯时期,魏国是很强大的,到了梁惠王这个时候屡屡战败,危机四伏,所以他想恢复到魏国的强大,故而开始招贤纳士,求贤若渴。在这种状态下孟子来到了大梁,和梁惠王之间产生了一些对话。
《孟子》七篇分为上下卷,共七篇十四卷。但是《孟子》和《论语》有所不同,《论语》是孔夫子离世之后,学生和再传学生共同所编写记录。而孟子是到了晚年之后带着学生们自己开始编写《孟子》。当然,《孟子》一书并不是孟子自己一个人写成的,而是带着学生和后期的学生们再加以完善、删减,最后形成了《孟子》。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