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梁惠王上 ②-1 贤者之乐
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这次依然是讲到,孟子见梁惠王。但是显然已经不是上一次的对话,第一次对话,孟子见梁惠王,梁惠王问孟子,何以利吾国?
这一次孟子再一次见到梁惠王,王立于沼上,这个沼以前是指的水池,我们后来称之为沼泽或者湿地,也可以把它认为是我们现在的人工湖。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王立于水池,或者叫池塘边,在这样一种场景下,见了孟子,相当于是在招待孟子。
我们可以看孟子和梁惠王之间,经历了义利之辨,开始变得更加互相的熟悉,所以在这样一种场景下,我们看看梁惠王会问孟子什么问题?
一边问问题的同时,这里还有一个场景需要注意,顾鸿雁麋鹿,鸿雁指的是雁的一种,麋鹿指的是鹿的一种。顾是看的意思,但是顾和看不相同,顾是左右的看,也就是形容这片水池是很大的,所以一边顾麋鹿鸿雁,一边问孟子,贤者亦乐此乎?贤德的人,也有这样的快乐吗,会不会也是以此为乐?
孟子听到了这段话,自然是有自己的见解要去讲的,但我们明白一个道理,孟子想跟梁惠王讲一件事情,绝对不会为了讲乐,更不会为了讲看鸿雁以及麋鹿,一定是他要讲背后一个深刻的道理,就像第一句,我们所学习的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而孟子讲仁义。只有仁义才能得到大利,如果是求利,最后一定是得不到利的。
我们看看孟子对于快乐,对于贤者,是否享受这样的乐趣,是持什么样的观点?
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孟子讲了,贤者当然可以享受这种快乐,但是他是后乐于此,也就是先成为一个贤者,先成为一个贤德的人,才能真正的享受这种快乐。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如果不是一个贤德的人,即使有这些也不会快乐,这个此指的是池塘,鸿雁,麋鹿以及当下所拥有的一切,如果我们不是一个贤德的人,即使拥有当下这一切,我们也是不会快乐的。
这是孟子提出来的论点,也就是只有真正的贤者,才会快乐,如果不是一个真正的贤者,即使我们有鸿雁麋鹿,拥有当下所拥有的一切,即使是王位,我们也不乐也,并不会真正的快乐。
接下来,孟子开始论述自己的观点,为何要这样讲?它的道理和意义到底在什么地方?接下来开始引用《诗经》,《诗经》的这一篇出自于大雅,叫灵台,灵台是写周文王的,周文王在商末那个时期,已经拥有了天下三分之二的土地,是因为自己有德行,所以百姓愿意跟随文王,虽然还是臣,那个时候还是商纣王,但是拥有的土地和人民,已经比商朝更多。
当拥有了这么多人民和土地以后,就需要迁都,因为原来的都城,是没有办法承载和容纳的,既然是迁都,就要涉及到建设建造,建立了灵台、灵囿、灵沼,灵台就是一个台子,但是百姓称之为灵台,这个台是举办一些,比如说祭祀活动,比如说观天象,灵囿是指的园林,灵沼就是梁惠王这里所讲的沼,水池,水池是可以有一些麋鹿和鸿雁等等,文王所建的台、囿和沼,被百姓称之为灵台。
我们这里就要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文王所要建设的台、囿、以及沼,百姓会称之为灵台呢?用了灵字,说明大家是喜欢的,认为它是一个神圣的地方,百姓是非常愿意去做这些事情的。
第一句讲了义利之辩,我们讲了仁义的重要性,只有一个人拥有了仁义,才能获得大利,如果是求利的,最后一定是自我损伤,什么时候才能验证一个人是否有仁义呢?就是当我们遇到事情之时,比如说《诗经》,这篇灵台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当文王需要迁都,需要建台,需要建囿,需要建沼,百姓自发的自愿的去帮助文王去创建,并且称呼为灵台。我们在生活当中也是一样的,比如,我们经营一个企业,什么时候才能验证自己是否有仁义?就是在企业遇到危机之时,员工是否还愿意和我们一起去面对问题、面对困难?
朋友之间也是如此,当我们真正遇到困难之时,才是验证我们是否有仁义之时,如果我们遇到困难,遇到困境,身边的朋友还愿意鼎力相助,愿意真心的去帮助我们,说明平时是有仁义的,我们在家庭当中亦是如此,我们真正面对了低谷,面对了生活的不如意,还能愿意留在我们身边,说明我们平时是仁义的。
再回到春秋那个时候,如果一个君主,在国家遭受危难之时,百姓的心和他在一起,说明他真的是仁义的,所以平时我们就要懂得仁义为本,去对待他人,当有事情来临之时,别人才会真的愿意帮助,这才是大利。
接下来我们看看文王,在建造灵台之时,是什么样的一种场景?
《诗》云: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灵台,始是开始,灵台指的是建造的台子,经是指的筹划,比如说去筹划,去计划建造一个灵台。经之,营之,经就是筹划的过程,营之就是建造的过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庶民是指的百姓,攻之指的是完成和攻克,不日成之很快就建成了。
经始勿亟,庶民子来。这里的亟通着急的急,想要建设灵台,只要开始筹划就可以了,自己是不需要着急的,庶民子来,其他的百姓就像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儿子一样,自己就会来帮助。
我们再看这句话,很有深意,文王想要建灵台、灵囿、灵沼,不需要自己去着急,也无需自己去动手去做,只要开始筹划,想要去做这件事情,百姓都像孩子一样,自然会来帮忙,不日成之,很快就可以完成的。
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到,文王之德,因为他平时就是讲仁义的,平时就是有德行的,所以他只要想建造一个台子,百姓自发的就会组织,帮助他一起完成,这就是孔孟所讲到,仁义和德行的重要性。
想一想,我们在生活当中是不是如此?我们在生活当中,一个有德行的人,当他想要去做一件事情,根本不需要自己去完成,只要他有一个想法,开始筹划一件事情,自然有无数的人出现来帮助去做,这才是真正的贤德之人,才是讲仁义之道的关键之所在。
王在灵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鸟鹤鹤。王指的是周文王,王在灵囿,王在园林之时,麀鹿攸伏,麀鹿指的是母鹿,攸伏,伏是伏在地上。我们注意这个攸,攸是闲适之意。当文王在灵囿之时,母鹿都是悠闲的悠然的,闲适的伏在那里。麀鹿濯濯,濯濯指的是肥润并且有光泽。白鸟鹤鹤,鹤是指的干净整洁的样子。
我们再来回顾这个画面,呈现的是一片祥和的景象。当文王在灵囿之时,这里麀鹿是闲适的,悠然自在的伏在地上,并且他的身体是肥润并且有光泽,百鸟都是整洁的、干净的样子,一片祥和的景象。
所以一个人,当我们足够的有德行,有仁义,整个散发出来的都是祥和之气,围绕在身边的人,哪怕是灵囿里的动物,都是呈现一片祥和的景色。但是如果一个君王是暴躁的,围绕在身边的人,哪怕是看到这些麀鹿以及白鸟,它都是慌乱的状态,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文王的德行,也可以看到一片祥和的景象。
王在灵沼,于牣鱼跃。文王在灵沼之时,于是叹词赞美,牣是满池,鱼跃是鱼儿都争相跳跃。又描述了一个场景,文王在灵沼之时,赞叹呐,满池的鱼儿争相跳跃,又呈现了一个画面,生机勃勃。
我们整个看《诗经》的这一段,文王是有德行的,讲仁义的,所以在他需要之时,庶民子来,自然会来帮助文王建设灵台、灵囿、灵沼,这是讲德行。接下来讲,文王在灵囿之时,呈现出来了祥和,唯美的画面,麀鹿攸伏,白鸟鹤鹤,文王在灵沼之时,又呈现出来生机勃勃的景象,鱼儿争相的跳跃。
我们看到一个人有德行以后,在我们需要之时,就会有更多的人,愿意来帮助,当一个人有德行之后,呈现出来的是祥和的景象,并且还有生机勃勃的景象。
接下来孟子开始做总结,对于《诗经》灵台,也是对于文王,这件事情的总结。
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文王是以百姓之力,创建了灵台灵沼,但是百姓是非常开心的,并且非常愿意帮助文王去做这些事情,且以此为乐,想一想我们在生活当中,是不是这样的,我们身边有德行的人,或者讲仁义的人,如果对方能需要,我们去帮助他做一点事情,我们也会觉得无比的自豪和无比的快乐。
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因为百姓是开心的快乐的,并且对文王怀着无比尊敬的心情,所以文王建的台,百姓谓之灵台,建的沼谓之灵沼,而且非常开心,文王可以拥有麋鹿鱼鳖。
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说古代的人,也就指的古之圣贤之人,是与民偕乐的,也就是与民同乐,为何会与民同乐呢?比如说文王所建的灵台,灵沼和灵囿,百姓是可以一起观看的,所以这就叫与民同乐。故能乐也,因为他跟百姓是共享的,所以这才是真正的贤者,才能与民同乐,才真正的会得到快乐。
接下来孟子,又举了一个相反的例子,相反的例子讲的是夏桀。因为夏桀是荒淫无道的,所以百姓民不聊生,我们看看描写夏桀的这一段,是怎么讲的?这一段誓词出自于《尚书》,是在商汤伐桀之时,所写的誓词。
《汤誓》曰:时日害丧,予及女皆亡!夏桀把自己比作太阳,把百姓比作月亮,所以夏桀对百姓讲,我是太阳,你们都是月亮,我的光芒是不会灭的,你们的月亮,只能靠着我的光芒,才能得以生存。故而有百姓就说到,时日害丧。
太阳什么时候能灭亡,予及女皆亡,我宁愿和你一起去死亡,同归于尽。月亮没有了太阳的光芒,是没有办法存活的。从这句话我们就可以看到,百姓对夏桀的痛恨,宁愿自己不能生存,也想要和他同归于尽。
民欲与之皆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孟子做了一个总结,如果民都想要与他一起灭亡,虽然他有台池,有鸟兽,岂能独乐哉?他又怎么会得到快乐呢?
我们再去看夏桀,因为他是无道的,他只顾自己的享乐,所以百姓痛恨到想与他一起灭亡,即使他有这些台池、鸟兽,拥有整个天下又如何呢?他又岂能独自的享乐。
整个这段话引用了《诗经》,以及《尚书》里面的誓词,做了一个对比,一个是文王,他是有德行的、讲仁义的,可以与民同乐,所以这个时候,他才能真正的得到快乐。
又举个例子说夏桀,他是只顾自己享乐的,甚至把自己比作太阳,但是百姓想要与他同归于尽,最后夏朝灭亡,被商汤所替代。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到,即使他拥有很多,甚至拥有天下,如果是没有仁义的,不是贤德之人,也不会真正的感到快乐。
我们再回到这句话的主题,梁惠王问孟子,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讲只有真正的贤者,才能得到快乐,如果不贤之人,即使得到了这一切,也不会真正的快乐,由此我们就要延伸一个话题了,一个人到底如何,才能真正的快乐呢?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