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滕文公上 ④-7 自制力
“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陈良,楚产也。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与中国。北方之学者,未能或之先也。”
我们先来回顾过去所讲的内容。陈良的两个弟子陈相与陈辛,他们是拜在陈良的门下去学习文化的。陈良是儒家的八大派之一,所以是有他自己独到的思想,才能开宗立派。这个时候的陈相与陈辛,可以拜在陈良的门下,并且跟在陈良身边数十年,说明他们是认同老师的文化的。但是在老师去世以后,他们来到了藤国,见到了许行,却被许行的言论所影响和改变,把过去跟自己的老师陈良所学习过的学问和文化全部舍弃掉了,然后学习了许行的文化和思想。
许行传承的是神农氏,以农业为主,认为每个人都应该自己去种植粮食,然后自己去煮熟自己的粮食,以养自己,否则就是剥削农民,剥削他人。所以当陈相把这番思维讲给孟子听的时候,遭到了孟子的反驳,并且孟子也举了很多的例子来告诉陈相,许行的这个思维和行为是行不通的。列举了尧、舜、禹、后稷这些古之先贤,他们所要担忧的是天下大事,而绝不是只担忧自己耕种的土地,那是农民的事情,农民在想自己的土地的收成。但是如果作为圣贤之人,学习圣贤文化,应该把自己的格局和眼界放得更大,去忧天下之事。滕文公也是一样的,他想去推行王道,想去做个圣明的君主,是应该忧滕国的大事,而不是去忧农民之忧。
除了举了这些例子之外,接下来我们要讲的这段话,孟子换了一个角度去批评陈相。不光是讲许行的言行、思维是不正确的,行不通的,这个世界是百花齐放的,有各种百工,所以才能让这个世界发展,也可以让天下变得更精彩。那么接下来讲完了许行的思维是不正确的,要去讲陈相,你们现在的行为,又是什么样的行为呢?我们看孟子如何去讲。
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这里的夏指的是中华大地,也就是指的中原的文明。我听闻可以用中华的文化去改变四夷,也就是四周的边界之地的蛮夷之人;没有听说过,用夷狄的文化去改变中原文明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人可以改变,但是都是向好的方向去改变,怎么会向落后的方向,向不好的方向去改变呢?那个时候,中原地区是整个文化的中心,所以四周的蛮夷之地,是要来中原地区学习文化的,那中原地区,怎么会把自己的文化丢掉,而去学习蛮夷之地的文化呢?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那个时候是以文化为中心,但是我们现在中心很多,既有文化的中心,还有经济的中心,也有政治的中心。比如说我们以经济中心为例子,比如说我们现在,像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这样的城市,我们称之为经济的中心,所以落后的地方,通常会向这些经济的中心去学习,学习他们的经营思维,学习他们是如何把经济做得更好;但是这些经济中心,怎么可能丢掉自己过去的这些理念和经验,去学习落后的地区呢?
所以人是要改变的,是要向他人学习的,但是要向好的方向,善的方向,向发展的更进步的地方去学习。所以这里是在指陈相,你们老师学习的本来是中原的文化,它更博大、更精深,反而你却弃掉了更好的文化,而去偏居一隅,去学习没有那么博大和包容性的文化,这是不懂得去识别。
我们在生活当中也是一样的,我们在生活当中都知道向好的,向善的去学习,可是呈现出来的事实,可能恰恰相反,很多人明知道一些事情是不好的,是不正确的,为什么还要去做?
举例子,我们知道赌博是不好的行为,它可以让我们倾家荡产,可是为什么明明知道是不好的行为,还要去做呢?因为被欲望所牵引,因为没有足够的自制力,我们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贪念,所以就控制不了自己的行为,明知道是错的依然去做。
再比如说,沉迷于游戏的人,他知道自己是不正确的,知道自己是错的,但是却控制不了自己的欲望,没有这个自制能力,故而就会沉迷于游戏这样的行为。
我们生活当中很多时候都是如此,比如说已婚的人,你知道在外面再喜欢上一个其他人,这是不正确的,明知道是错的,为什么还要去做呢?同样是欲望,因为有欲望的牵引,你没有了自制的能力,就会越来越错。
比如说,我们在一个企业当中也是一样的,我们明明知道贪一些小便宜,或者贪污公司的一些财务是错的,甚至是违法的行为,我们为什么还要去做呢?因为欲望在牵引着,所以我们没有了自制力。这个时候,你就会走到错误的道路上,并且愈演愈烈,越走越远,直至毁掉了自己原本幸福安定的生活。
所以讲到这里想要告诉大家,什么叫做自制力呢?我们生活当中,有的事情是应该做的,有的事情是不应该做的,有些事情是我们喜欢的,而有些事情是我们不喜欢的,这个时候,作为一个成熟的人,是要有自制能力的。
什么叫自制力?我们应该做的事情,或许我们不喜欢,但是我们要去做。
比如说上班,有的人可能不喜欢上班,但是这是你应该做的事情,你应该承担的家庭责任,你应该承担的工作岗位上的责任,那么即使你不喜欢,你也要去做,这就叫自制力。
对于一个孩子来讲,什么样的孩子是有自制力的呢?说我明明喜欢玩游戏,我不喜欢写作业,但是写作业是我应该做的事情,那么我就去把它完成,这叫有自制力的孩子。
再反过来讲也是一样的,有很多事情是我们喜欢的,但是不应该做。那么有自制力,就知道这是不应该做的事情,我虽然喜欢,但是不能去做。
所以,我们在生活当中自己去思考,哪些事情是应该做的,哪些事情在我的位置是不应该做的。你可以去自控,可以去压制,或者摒弃自己的欲望,做那些应该做的事情,不要去向不应该的事情,并且向坏的,不好的方向去发展。当有了这种自制力,我们才会变得向善,才会变得向更好的方向去发展、进步,而不是被不好的东西所影响,让我们自己开始变得沉沦。
那我们再讲到陈相,他并不知道自己所弃的文化是好的,那是中原的文明,而学习了许行的言论,这就是我们生活当中的第二种情况,我们向着不好的方向发展,但是我们自己却并不知道。这个时候,就要通过学习,我们才能知道什么样的文化更好,更实用;而什么样的文化更狭隘,更不实用。
综上所述,要想让自己往好的方向发展,首先你要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什么是更博大的。其二,就是要懂得有自制力,去控制自己的欲望,不要被欲望所牵引,一旦你被欲望所牵引,就会逐渐地走向深渊。
所以我们看看,现在很多年轻人或者是投资做生意的人,被自己的欲望所牵引,是非常可怕的事情,会导致负债累累。
比如说一个年轻人,你明明没有那样的消费能力,但是你却不停的跟身边的人去攀比,他们用好的东西,我也要用;他们出去旅行,我也要去;他们吃得好,穿得好,我也要吃得好,穿得好。这个时候就会产生负债,当你产生负债的时候,因为你的欲望还在牵引着你,你并不知道停止,就会越陷越深,当有一天你发现你的能力,已经没有办法去完成你的负债,这个时候你要怎么办呢?它毁掉的是你后面数年,甚至是数十年的生活。
所以我们在生活当中,一定要及时地发现自己的欲望,并且用自己的自制能力去把它暂时地压住,以免让我们产生更错误的行为,掉到深渊当中无法自拔。
孟子在这里举了个例子,举例子之后,又讲到了陈相的老师陈良,我们之前讲过,孟子是非常欣赏陈良的学问的,对他非常的认同。
陈良,楚产也。指的是楚国人,说陈良是土生土长的楚国人。但是我们要注意一点,在春秋战国那个时期,楚国被称为蛮夷之地,因为这个地方起初并没有什么样的文化,并且在周朝的起初阶段,楚国的地位是很低的。并且后面的时候,楚国逐渐变得强大,他不服从周王朝的管理,也不学习周王朝的文化,所以在春秋和战国时期,楚国也是蛮夷之地,因为那个时候的文化,都在北方的中原地带。所以讲陈良是楚国人,也就是他本身来讲,文化底蕴并不高。
悦周公、仲尼之道。虽然陈良生在楚国,但是他却喜欢周公以及孔子的道。
北学与中国。到北方中原地区来学习礼仪文化,来学习仁德之道,也就是学习周公的礼和孔子的道 。
北方之学者,未能或之先也。北方原本的这些学者,却没有人可以领先于陈良的。
我们看这句话,孟子在赞同陈良,说他本来是楚国人,文化并没有那么兴盛,但是他却到北方的文化中心来学习周公和孔子的道,而原本北方的学者,却没有人可以领先于陈良的。
这句话是非常大的一种赞同。也就是一个人,本来的出身并不好,可是他却通过自己的努力,超过了原本出身好的人。我们用到现在的生活当中,赞美一个人也是一样的,说这个人本来是没有文化的,或者是贫苦人家的孩子出身,可是他却通过自己的努力变得更好,而原本那些有条件的人,却没有比他变得更加优秀,所以陈良就是这样的人。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