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改数转”赋能制造业 灯塔工厂打造竞争新优势

“智改数转”赋能制造业 灯塔工厂打造竞争新优势

00:00
09:40

新华社北京9月23日电 《中国证券报》23日刊发文章《“智改数转”赋能制造业 灯塔工厂打造竞争新优势》。文章称,在数字经济发展大潮涌动的背景下,实施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是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5G、工业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我国制造业“智改数转”进程步入快车道。中国证券报记者近日在多个企业一线调研发现,我国制造业“智改数转”开始融入生产实践的核心环节,解决企业的痛点难点问题。在日前举行的2024世界制造业大会开幕式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提出,要促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深化5G+工业互联网和人工智能赋能,加快数字技术在制造业全行业全链条的应用。

推动企业脱颖而出

被誉为世界上最先进工厂的“灯塔工厂”,无疑是全球制造业“智改数转”的标杆。工信部数据显示,我国已建成了62家“灯塔工厂”,占全球“灯塔工厂”总数的40%;已培育421家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万余家省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

位于江苏溧阳的江苏时代是2023年底入围“灯塔工厂”名录的工厂之一,也是宁德时代旗下第三座“灯塔工厂”。目前,全球锂电行业仅有的三座“灯塔工厂”均来自宁德时代。

走进江苏时代电芯制造装配车间,一排排卷绕柜机映入眼帘。数字化技术的综合运用,让江苏时代发挥出生产线的极限潜能——平均一秒钟生产一个电芯、2.5分钟生产一个电池包。“宁德时代追求‘极限制造’,不断突破制造速度的极限、缺陷检测率的极限、产品质量的极限等。”江苏时代副总经理陈凌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智能化转型,公司的产能提升了320%、制造成本降低了33%、碳排放减少了47.4%、质量缺陷减少了99%。同时,公司全面实施数字化管理,通过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创新技术,实时监控生产数据,实现供应链的透明化和可追溯性。

位于福建福州的京东方福州第8.5代半导体显示生产线,为我国相关行业企业数智化转型提供了可供参考借鉴的经验。

福州京东方总经理周贺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说,得益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不增加设备投资的条件下,这条生产线在两年内单位成本降低34%、产量增长30%、电耗下降39%、水耗下降27%。

全球每三辆新能源车就有一辆使用宁德时代生产的电池,全球每四块显示屏就有一块来自京东方。宁德时代和京东方能拥有现在的市场地位,来自精益化数智制造能力的支撑。智能化、数字化技术的加持,使生产更快更准,让产品更优更省,推动企业在激烈的全球化竞争中脱颖而出。

从选择题到必修课

当前,外部竞争环境复杂多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迭代,越来越多的企业家认识到,“智改数转”已经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一门关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修课,是新形势下企业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选择。

对于人工智能的发展,京东方董事长陈炎顺直呼“超乎想象”。他向中国证券报记者介绍,京东方管理层非常关注人工智能的发展。“我们会把1.5%的研发费用专门用于人工智能研发。”聚焦“人工智能+制造、人工智能+产品、人工智能+运营”三大领域,京东方已开始构建大模型训练、大数据、物联网等核心技术能力,将人工智能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

对传统产业而言,“智改数转”更是这类产业向新质生产力跃迁、打破行业天花板的重要阶梯。面对石化行业的产能过剩,万华化学董事长廖增太选择用数智化手段练好内功。“2024年,我们以‘数智化年’为管理主题,生产方式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通过持续的业务变革和数智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内部运营和外部协同效率,构建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廖增太说。

人工智能也让万华化学尝到了甜头。廖增太介绍,人工智能可大幅缩短实验时间。“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从14000多种方案中筛选出156种方案,再通过迭代优化筛选出4种方案。在此基础上进行实验的效果非常好。”

制造业企业与数智化技术的结合,也为众多从事数智化技术开发服务的公司带来了发展机遇。

英矽智能联合首席执行官任峰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除了生物医药行业,人工智能在绿色化学、农业等方面也可以有诸多应用。例如,农业科技企业先正达是英矽智能的合作方,双方将致力于将人工智能应用于植物科学和农业,以加速新分子的发现和更有效、更环保的作物保护产品的发明。”

用友网络董事长兼CEO王文京也注意到越来越多企业的数智化需求持续演进。他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应用,企业数智化进程已由侧重数字化的阶段进入了数字化和智能化并举的新阶段。“在企业数智化需求的新阶段,更需要强大的平台系统,统一数智底座,打通数据和流程。”

由点到面走深走实

接受采访的众多业内人士认为,“智改数转”已从案例示范进入深水区,应进一步推动从点到面,在千行百业的生产实践中走深走实。

工业互联网是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支撑。数据显示,当前,我国“5G+工业互联网”项目数已超过1.4万个,工业互联网已全面融入49个国民经济大类,实现工业大类全覆盖。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鲁春丛坦言,工业互联网应用需要与行业的知识、经验、技能紧密结合,复杂性高,难以用“一个药方包治百病”,这也决定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要把一个又一个行业做深做透,从消费互联网的‘百米宽、一米深’向工业互联网的‘一米宽、百米深’演进。”鲁春丛说。

工信部近日印发《工业重点行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指南》,就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汽车、工程机械、光伏等重点行业的升级改造提出要求。例如,对于石化化工行业,《指南》提出,到2027年,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成熟度3级及以上企业比例达到15%以上,4级及以上企业比例达到7%以上,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85%以上,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75%以上。

《指南》强调,加快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促进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推动汽车、钢铁、轻工、工程机械、建材、船舶、消费电子、航空、石油化工、消费品等行业的工业设备、工业网络、工业算力、工控系统等网络化改造升级。力争到2027年,80%的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实现网络化改造,边缘网关、边缘控制器等产品部署超过100万台,“5G+工业互联网”项目数超过2万个。

辛国斌表示,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推进数字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有助于充分释放我国制造大国和网络大国的叠加、聚合、倍增效应,构建形成以数据为核心驱动要素的新型工业体系。当前,要加快促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充分发挥我国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利用数字技术对产业体系进行全方位、全链条改造,赋能产业体系优化升级。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