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佛的解释,说:【阿难,如世间人,目有赤眚,夜见灯光,别有圆影,五色重叠。于意云何,此夜灯明所现圆光,为是灯色,为当见色。】那么在此地啊,佛是用比喻来叫他体会。那么这样的比喻,我们大多数的同修,都有这个经验,这个眼睛害过眼病的人,都有这个经验。这个地方呢,是把健康的眼睛,比喻作如来藏性;把这个灯,比作清净的境界,在佛法里面讲的一真法界啊,又称之为不思议解脱境界。这是说的境界,这个意思很深,言语很浅显呢,意思很深。一真法界,是诸佛菩萨的境界。我们所住的这个境界,与诸佛菩萨的境界,原来没有两样啊。两样在哪里呢?是在自己错了!譬如我们大家在这个讲堂里,讲堂里点的这些灯。我们看这个灯,清清楚楚,可是其中啊,要是有人眼睛害了病了,长了病了,他看这个灯啊,那灯上就有一个圆影。那个圆影只有他看见,健康的人看不见。这个圆影并非真实啊,是虚妄的啊,那个虚妄是因为他自己眼睛有病造成的。那么诸位要晓得,就是,一真法界就像我们实际的状况,那个六道轮回,就像圆影一样,原来是自己有了这两种妄见,才产生这个东西。这个东西原是一真法界里面的妄相,虚妄相。所以这个地方是以极其浅显的例子,来比喻凡圣境界之不同,说明其所以然的道理。赤眚,目有赤眚,眚就是病,眼睛害了病,那眼睛红红的,眼睛长了病。这是比喻业识妄见。业识妄见里面,特别是指这个第六识的见分,第七识的见分。为什么呢?这个前五识与第八识的见分呢,那个病比较来得轻。最严重的啊,就是第六第七识的见病,以及与六七识相应的心所。那么这些心所,诸位要晓得,这个心所法啊,也有四分,就是见分、相分、自证分、证自证分。所以这个见,妄见呢,是相当的复杂,并不单纯。那么给诸位讲五十一心所…编号065-b/133–别业妄见如果你见到还有四大、五蕴、色心这些法啊,依旧是妄见。诸位要晓得,四大五蕴种种之法,都是从分别心里面生出来的,全是从能见、所见里面生出来的,本来没有这些东西。这样啊,你才能够见到诸法实相啊。那么一切诸法实相是什么呢?相就是性,性就是相,性相不二啊。既然性相不二,那么佛为什么说四大五蕴、十八界七大,说这些法呢?如果你要说佛说了这些法,那你叫谤佛,你不解如来所说义啊!因为佛,你看这金刚经上明明说了,他没有说一句法,你怎么说他说法呢?!佛无法可说啊,说法四十九年,说而无说,无说而说。所以几时啊,我们能够会通了,“哦,佛说了这四十九年,原来一句话都没说!”你啊,就入了境界了,你就大彻大悟了。你要认为佛有所说啊,那你还住在两种妄见之中。你要见到佛无法可说,那个时候你才能够体会到,原来一切众生呢,皆无法可说。生佛不二啊,不能说是,佛说了四十九年,他没有说,我们天天在此地说话,难道我们有说吗?我们跟佛,还有两样吗?没有两样啊。这个义趣,很深很深。再给诸位说明白一点,这个境界相不是不在,存在的。在一切法里面,见不到四大五蕴色心等法,纯粹是一真法界啊。平等法界!如果在这个法界里头,有人有我,这是二法啦,妄见啦;有动物有植物,这是妄见啦。华严经里面所讲,情与无情同圆种智啊。过去大专讲座,还特别出这个题目让同学们辩论,是愈辩愈妄啊,它怎么能辩的呢!不入这个境界,怎么能晓得这桩事情呢?!那么这是甚深的境界,无法可辩啦。那么在此地也说到是,讲到这个圆影,五色重叠的比喻,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些境界相呢?我们这部经实在说得详细,但是经文在后面,前面也有提到,后面还有细说。所谓是一念随缘,这就成了意识了。凡夫呢,所谓是一念不觉;诸佛菩萨,已经是彻底觉悟了,他不是不觉。觉悟了啊,也要到我们人间来,跟我们这些不觉的人要混在一起,我们称之为倒驾慈航,乘愿再来。他凭什么来呢?他凭随缘来。他觉,他不是不觉。那么他来干什么呢?如果他真有一个目的,要来干什么,那他就迷了。他说:“我啊,看到众生很可怜,我要来度众生啊。”他要有这一念,他就迷了。实际上他确实是来帮助我们的,普度众生。这个普度众生呢,是随我们迷惑颠倒的见解来说的,不是随他来说的。他的心是清净的,清净心中一念不生呢,哪里有什么度众生呢?!像金刚经里面佛所说的,度无量无边众生,实无众生而得度者。可见得,悟了的人,心永远是清净的。见色闻声,永远是不动心的。虽然不动心,能与万物感应道交。就是众生有感,他就有应。所以他是活活泼泼的,他不是死的。这是真心的作用啊,有体有用,体用都是自在的。本经里面说得好啊,随众生心,应所知量。那么上一次讲到这几句的时候,我也给诸位举过比喻说的。好像钟鼓,你看到它是很安静。你敲它一下,它就响。大叩则大鸣,小叩则小鸣;随叩而鸣,不叩它不鸣。那么你叩的时候,它鸣的时候,鸣而不鸣,不鸣而鸣,为什么?它无心啊。你叩它的时候,它响了,它不是有心来答应你的呀。那个有心,给诸位说,有心之心,是妄心;无心之心,是真心。所谓无心,是无妄心,无妄心所显示出来,就是真心。那么像这些道理啊,诸位要细心去体会。这个是真正我们讲修大行,真正讲用功夫,关键的所在。所以诸佛菩萨,这一念随缘呢,也能现一切相。在佛法里面,叫做生相无明。那么佛与等觉菩萨,都带着这一分生相无明。假如佛要不带这一分生相无明,在我们来讲的时候,佛对于众生,那就毫无意义可言了。等觉菩萨那一分生相无明是不觉,佛带的这一分生相无明是觉,就是这一点不一样。像经典里面所讲的,随类化身,《普门品》里面讲的,三十二应身,应以什么身得度,佛菩萨就能现什么身。这就是带一分生相无明,才能起这些作用,与一切众生感应道交。那么这个地方呢,才称之为大慈大悲啊。否则的话,大慈大悲,就没有落脚之处啦。我们见这个经典里面所讲,十方诸佛国土,清净庄严,都是这一分生相无明变现成就的。刚才我给诸位说了,在真正彻底觉悟之后,见与相啊,这个见相两分,是一不是二。性就是相,相就是性,性相圆融,性相不二啊。所以显示的境界,就是大自在。那么诸位要是在这个地方能体会到,你读《无量寿经》,读《十六观经》,看到西方极乐世界清净庄严,你就能够生清净信心,再没有疑惑了。为什么呢?理论上讲得通。再看《华严经》,看这个毗卢遮那佛的华藏世界,那个境界更殊胜,更庄严,你也没有怀疑了。理上通了,事就有可能啊!可是在此地,我特别要给诸位说明白,就是西方极乐世界,决定不可以轻视了。佛陀在世的时候,我们可以依靠他老人家。佛灭度之后,佛教给我们,依法不依人。法,是佛所说的一切经。佛灭度之后,经典,就是我们的依靠。就算他是祖师,他是菩萨,他是大善知识,如果他讲的这些道理,指点给我们的修行法门,与经典相违背,那我们就不必相信他,不必依照他的话去做,我们要依照佛的话去做。我今天特别提出来这个净土法门之重要,就是从依法不依人上来说的。最近好几次人家来问我,提出这个疑问,说有人说这个西方净土不值得修学,而且是很有名气的人说的。呵呵,有名气的人也不行啊。《华严经》,这个是大家公认的根本法轮,你看华藏世界,多么殊胜庄严,可是华严经的总结,就是最后的结论,是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极乐世界如果要不值得去,那为什么华严会上那些法身大士,那是依圆教里面,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就是从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这四十一类的菩萨,四十一个位次的菩萨,那个菩萨的人数,无量无边呢,普贤菩萨,等于做队长,率领他们都到西方极乐世界。那么由此可知啊,释迦牟尼佛叫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参访阿弥陀佛,从华严经上就开始说清楚啦。佛在《大集经》里面又给我们普遍授记,说佛的正法时期,戒律成就;像法时期,禅定成就;末法时期,净土成就。我们现在生在末法时期,佛给我们讲净土成就,我们要是舍弃了净土,去修其它的法门,这是违背了佛的教训,那是好高骛远,是妄见特别重的人,不能依教奉行呢。这是我们一定要记清楚的,老实念佛!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