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课】4.37圣人求知,只为能尽天理,故“不知能问”

【视频课】4.37圣人求知,只为能尽天理,故“不知能问”

00:00
06:36

相关原文 

“圣人无所不知,只是知个天理;无所不能,只是能个天理。圣人本体明白,故事事知个天理所在,便去尽个天理。不是本体明后,却于天下事物都便知得,便做得来也。天下事物,如名物度数、草木鸟兽之类,不胜其烦,圣人须是本体明了,亦何缘能尽知得?但不必知的,圣人自不消求知;其所当知的,圣人自能问人,如‘子入太庙每事问’之类。先儒谓‘虽知亦问,敬谨之至’,此说不可通。圣人于礼乐名物不必尽知,然他知得一个天理,便自有许多节文度数出来。不知能问,亦即是天理节文所在。”

——《传习录·黄直录》


课程文稿

我们接着来讲养心功夫第三十二条,也就是黄直录第六节,我们找到第六节。第六节也没有对话,只是录下了阳明的原话,我们看这段原话“圣人无所不知”真的是无所不知吗?“只是知个天理,无所不能,只是能个天理。圣人本体明白”我们知道本体是“本心仁体”,他的本心仁体没有被遮蔽,这叫明白,“故事事知个天理所在,便去尽个天理。不是本体明后,却于天下事物都便知得,便做得来也。”知天理,那是“德性之知”,并不是说有了德性之知之后,天下所有的“闻见之知”他都具备了,这不可能。“天下事物,如名物度数,草木鸟兽之类,不胜其烦。圣人虽是本体明了,亦何缘能尽知得。”等于又讨论到德性之知与闻见之知的关系。




天下的知识恐怕是无穷尽的吧?如《庄子》所言“生有涯而知无涯,以有涯逐无涯,殆矣。”这个道理是很清楚的。那么圣人他如何看待天下无穷无尽的闻见之知呢?我们看下去,“但不必知的,圣人自不消求知,其所当知的,圣人自能问人,如子入太庙每事问”这个子就是孔子,在《论语》当中有一篇叫八佾,说子入太庙每事问,每每从事提问。那么这件事情怎么解释呢?朱熹有解释,朱熹说孔子为什么到太庙里边,还要问那么多呢?朱熹说是因为“虽知”他其实已经知了,“虽知亦问敬谨之至”孔子其实这些都了解,但他还是问,是为了表达什么?敬重,谨慎。




阳明说朱熹这个解释不通,“此说不可通,圣人于礼乐名物不必尽知,然他知得一个天理,便自有许多节文度数出来,不知能问,亦即是天理节文所在。”天理在做事中实现,那么做事情是不是有节文度数?自然有。那么为了把这件事做对了,也就是让这件事成为天理的呈现、实现,他便会问相关的知识,如果跟做事没关系,他不知就不知了,不需要去知,不必知这叫。与我的正事,或者说与我把事情做对了无关的,我不必知。圣人自不消求知,什么叫“所当知”呢?你做事,要正事的时候,所当知的,圣人自然要问人了,不要把圣人看成是全知全能。若说他有全知全能,无非知一个天理,无非能尽一个天理。这就是第六节。




那么启发我们面对这个知识爆炸,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不用样样都知道,我们所有的闻见之知,都是为德性之知所用,还是那句话,“德性之知是体,闻见之知是用。”我们做任何事情,首先德性之知的体要在,这个体在了,相关的闻见之知,就是为了让德性之知得以实现,闻见之知是为了让德性之知可以在做事情中实现,所以我们才去知那个闻见之知。




所以我们要学,比如说学科学,学其他种种的相关的知识,学的目的是什么?为了在做事中能更好的尽个天理,尽一个天理,这就是概括了。圣人求知,只为能尽天理,故不知能问。所以当代文明中,我们跟知识的关系应当是这样的。好就到这里。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