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来,关于二战时期,日本人为什么要攻打珍珠港,都是一个很热门但又相当令人迷惑的问题,因为当时日本的实力,相对美国来说,实在是太弱小了,而后来的结果也证明,日本当时进犯老美,确实就相当于以卵击石。
换句话说,日本人当时的行为,其实非常缺乏理性。但问题是,它为什么会缺乏理性呢?那么大一个国家,怎么就会做出如此糊涂甚至堪称疯狂的决策呢?
我们从今天开始,打算用9集的内容,给大家讲清楚这个问题。
在这9集内容中,我们将抽丝剥茧,为大家回顾日本帝国时代从兴起到灭亡的整个过程。为什么要这么麻烦呢?因为我们相信,日本帝国自杀式地一头撞向珍珠港,绝非偶然,而是由它的整个帝国时代的内在逻辑所决定了的。
所谓帝国,就是通过对外战争,拥有殖民地或藩属国的扩张型国家。按此标准,从1868年倒幕战争成功算起,到1945年二战无条件投降,就是日本亢奋的帝国时代。
在这短短的77年时间里,日本从一个封建小国,崛起为可击败沙俄的资本主义强国,然后又迅速沦为一片废墟。
这期间,日本主动发起了5场对外战争,大约每16年就要跟人干一架。它欺负贫弱的朝鲜、清朝,挑战势均力敌的俄国,攻打比自己强大数十倍的美国,最后走向灭亡,整个就像喝醉了的疯子。
我们就从大家熟悉的伊藤博文说吧。
话说1909年,日本明治四十二年,日本著名政治家伊藤博文在哈尔滨遭到了刺杀,身中三枪身亡。刺杀者,是伪装成日侨的朝鲜民族主义者安重根。
临死前,伊藤博文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为什么杀我?笨蛋。”
1841年10月16日,伊藤博文出生于德川幕府末期的长州藩,小时候名叫利助。他的父亲叫林十藏,是伊藤武兵卫家的一名长工。
这个武兵卫,年老无子,就收了十藏当养子,这样一来,他的儿子利助,也就是伊藤博文,也就跟着他父亲,变成了伊藤家的孙子。
伊藤博文,小时候家里穷,吃了不少苦。
1857年,他借助伊藤武兵卫家的势力,有幸进入山口县一个叫“松下村塾”的学校学习,老师是后来被称为“维新精神领袖”的吉田松阴。
这个吉田松阴,在当时是个很有名的老师,思想开放前卫,除了伊藤博文外,他的弟子还包括高杉晋作、木户孝允、山县有朋和井上馨等后来日本明治维新时代大名鼎鼎的人物,算是日本比较早开眼看世界的人吧,对了,他还是比较早利用魏源的《海国图志》为日本人开蒙的人。
受教于这么优秀的老师,所以伊藤博文打小就是个很有想法的暴躁型年轻人。
比如,1862年,受“尊王攘夷”思想的影响,伊藤悄悄潜入英国公使馆,往里头仍自制燃烧弹。
可见,这时候他对西方是充满仇恨的。
但仅过了一年,也就是1863年,伊藤受长洲藩派遣,前往英国留学,第一次感受什么叫“井底之蛙”,从此再也不反西方了,而是下定决心,全面向西方学习。
众所周知,在伊藤博文前往英国学习的十年前,日本遭遇了所谓的“黑船事件”,老美强行撬开了日本国门。
而当时日本社会还是个由天皇、德川幕府将军、藩主、武士和平民构成的等级分明的封建社会。
其中,天皇只是摆设,实权掌握在幕府将军手里,整个日本,分裂成276个藩邦,他们各自独立,还经常打架。
武士一般寄养在各大藩主、将军家里,当然,武士也分许多等级,有些没有主人可寄养,称为浪人,武士拥有杀人不用负责的特权。
但幕府末期,大多数中下层武士都过得不如意,有些不得不出卖武士身份,成为富人养子。
比下层武士更低贱的,就是各类平民,生活那就更苦了。
西方人来了之后,日本这套体制再也维系不下去了,其中一些藩主和下层武士,开始密谋革命。他们想要推翻幕府统治,直接拥戴天皇,然后废除藩邦封建割据,建立大一统民族国家。因为只有大统一,才能修建全国范围内的铁路、使用同一种货币,并全面学习西方资本主义。
终于,在1868年,也就是伊藤博文去英国留学后的第五年,
西南四藩,包括萨摩、长洲、土佐和肥前,联合了起来,与德川幕府打起来了。
这就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倒幕”战争。
经此一战,延续了260多年的德川幕府,被明治新政府取代了。从此,日本开启了轰轰烈烈的明治维新变法运动。
这个时候,学有所成的伊藤,终于有用武之地了,他进入了维新新政府工作,并一步步高升。其中,他取得的最重要的成就,就是为日本制定了第一部宪法,叫《大日本帝国宪法》。
很多人可能都知道,日本有“维新三杰”之说,也就是说,这三个人对日本的明治维新时代影响最深,他们分别是木户孝允、西乡隆盛和大久保利通。
不过大家要搞清楚,这三人之所以是“维新三杰”,是因为他们在“倒幕战争”中立了大功,但其实要说到对日本维新变法、对日本从封建社会走向现代社会,贡献最大的技术官僚,还是要数伊藤博文。
在被刺杀前,他已数度担任新政府首相、贵族院议长等要职,可以说是位极人臣了。
在甲午战争前,朝鲜半岛与清朝是宗藩关系,清朝败了以后,朝鲜半岛名义上“独立”了一小段时间,被称为“大韩帝国”。但日俄战争打完后,1905年,日本逼着大韩帝国签了个《日韩保护条约》,从此,大韩帝国也就变成了日本殖民地。
大韩被日本殖民后,半岛内的大韩子民,如丧考妣,群情激愤,抗议风潮不断,甚至自杀殉国的,都有不少。
伊藤博文,曾经有3年时间,被派去朝鲜半岛,担任大韩“统监”,人称“伊藤太师”。实际上,他也是促成《日韩保护条约》签署的罪魁祸首之一。
朝鲜半岛内的民族主义者,恨不得扒他的皮吃他的肉。他有一次在釜山考察,下车问围观群众:“我就是统监伊藤博文,有要杀我的吗?”
在场的众人,几乎没一个人说话,只有一人违心地高喊:“没有!”
由此可见,当时朝鲜半岛人是有多恨他,只是敢怒不敢言。
1909年10月,伊藤博文预备前往中国哈尔滨,与俄国人商讨在中国修建东清铁路的事。
远在海参崴的朝鲜人安重根,在报纸上读到这条消息,很兴奋,觉得机会来了。
他很快就聚集了11人,通过切断手指表决心,组成所谓的“断指同盟会”,并以残指滴下的鲜血,写下“大韩独立”四字,发誓诛杀伊藤博文。
1909年10月26日,伊藤博文一行人,抵达哈尔滨火车站。站台上,除了俄国仪仗队,还有不少旅居哈尔滨的日本侨民。
伴随着俄国军乐欢迎曲,戴着鸭舌帽、穿西装的安重根,突然冲出拥挤的人群,向伊藤博文连开三枪。为了防止击错目标,他还向站在伊藤博文旁边的日本人射出四发子弹……
结果就是我们前面说到的,伊藤博文,挂了。
杀死伊藤后,安重根很快就被捕并处死了,不过他也成了韩国的民族英雄。一直到现在,你去哈尔滨火车站,还能看到“安重根纪念馆”,和他当时开枪的那个位置,那是2013年韩国前总统朴槿惠首次访华时恳请设立的。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伊藤博文遇刺身亡后不久,也就是1910年8月,日本就逼着韩国签署了《日韩合并条约》。这个时候,日本就不再简简单单殖民大韩了,而是彻底吞并了大韩,一直到1945年,大韩帝国才彻底摆脱日本的统治。
好了,伊藤博文的故事暂告一段落,但日本帝国的拓张并没有结束,下一期我们来聊聊前面提到的,维新三杰之一——西乡隆盛的故事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