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卷7-58 冬夏火热篇

58-卷7-58 冬夏火热篇

00:00
02:49

《黄帝外经》58-卷7-58  冬夏火热篇  

    胡孔甲问于岐伯曰:冬令严冷凛冽之气,逼人肌肤,人宜畏寒,反生热症,何也?  
    岐伯曰:外寒则内益热也。  

    胡孔甲曰:外寒内热,人宜同病,何故独热?  
    岐伯曰:肾中水虚,不能制火,因外寒相激而火发也,人生五(无)脏非火,无腑非火也,无不藉肾水相养。肾水盛则火藏,肾水涸则火动,内无水养则内热已极,又得外寒束之,则火之郁气一发,多不可救。  

    胡孔甲曰:火必有所助而后盛,火发于外,外无火助,宜火之少衰,乃热病发于夏转轻,发于冬反重,何也?  
    岐伯曰:此正显火郁之气也。暑日气散而火难居,冬日气藏而火难泄,难泄而泄之,则郁怒之气所以难犯而转重也。  

    胡孔甲曰:可以治夏者治冬乎?  
    岐伯曰:辨其火热之真假耳,毋论冬夏也。  
    胡孔甲曰:善。  

 陈士铎曰:治郁无他治之法,人亦治郁而已矣。  


【随评: 
    1、本篇解读有得有失。外寒内热是寒冷表现之一,本质上还是外寒、内寒。体内蓄能消耗抗御外寒,导致新陈代谢增多,并且代谢废物难以排泄,形成内热表象。这种所谓外寒内热现象,用近现代生理学解释,显著优于阴阳五行说。  
    2、古典中医、近现代医学都不完美,有得有失、亦正亦邪,可见一斑。  
    3、外寒内热病,主要就是代谢产物排泄,和补充消耗的能量。由于冬季外寒,穿着较厚,清洗不易,难以、不宜通过发汗方式排毒,而宜通过二便疏导。  
    4、秋季腹泻,实为人体适应热凉突变,通过皮肤毛发排气排水排毒受阻,而内生的自然调理机制。排毒殆尽,自然止泻。因此,大多不宜主动用药止泻,否是逆天逆道,堵毒于体内。若腹泻猛烈,影响生活工作,可稍微止泻,减少饮水喝汤,或酌情疏导小便。  
    5、捂三冻九一大功用,就是减缓、避免变季时内外差异悬殊引发不适之病。如冻九,一则有利于体表排毒,二则有利于增强对冬季严寒的适应、抵御力。但万事万物皆有度,不能拘泥教条,而致春瘟秋凉成病。  
   这方面,中华阴阳说有小智度机械唯物主义西术东侵繁衍形成的近现代西东方生理学、医学所不及之处。能将中医精华与近现代医学大融通者,医理医术必能出神入化。但世人反而多把近现代生理学、医学与资本财团控制的泛西医制度混为一谈,执迷不悟,识者啼笑皆非。
   6、《外经》列举人名较多,这是深入研究内相关人物、史事的一个重要线索。】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