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半年,卤味上市公司成绩已全部出炉,营业收入均出现下降。绝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继续稳居业绩第一。港股上市公司周黑鸭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净利润下滑67.65%,位列净利润榜最后一名。
以门店论英雄的情况正在变化,上半年,绝味食品、周黑鸭、江西煌上煌集团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门店数量纷纷缩减,门店策略从重数量转向重质量,“从跑马圈地式的开店策略转向精耕细作”。仅上海紫燕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门店数量仍在增长。
在成长放缓的情况下,行业竞争更显胶着。头部卤味企业开始对品牌全面升级,寻求热卤等新赛道。未上市的其他卤味新秀新品不断,各有优势。行业发展正从快速扩张转向平稳发展,产品、营销方式创新将成为破局关键。
盈利表现拉开差距
综合2024年半年报可知,上半年,营业收入下滑成为卤味上市公司的普遍现象。其中,绝味食品、紫燕食品、周黑鸭、煌上煌分别实现营收33.40亿元、16.63亿元、12.60亿元、10.60亿元,分别同比下降9.73%、4.59%、11%、7.53%。绝味食品、周黑鸭均指出,收入下滑主要是外部需求不振,销售量下降所致。
同时,卤味上市公司在净利润上拉开差距。上半年,绝味食品、紫燕食品分别实现净利润2.96亿元、1.9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2.20%、10.28%。另外两家则出现下滑,其中,煌上煌实现净利润6061.52万元,同比下降26.59%;周黑鸭净利润为3291.30万元,同比下降67.70%,不仅降幅最大,而且在净利润排名中垫底。
咨询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红餐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卤制品行业增速明显放缓,2018年—2023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6.42%,2023年市场规模约3180亿元。
卤味行业增长疲态,从门店数量也能窥见一斑。作为线下销售主要窗口,门店数量一度被各卤味上市公司视为增加市占率和竞争力的重点。煌上煌曾在2020年年报中提出,未来5年内,要在全国千座以上城市开设经营1万家以上连锁专卖店。2023年4月,周黑鸭方面宣布,将开启“百城千县万店”计划,“预计2023年周黑鸭总门店数达到4500家左右”。然而到2023年年底,煌上煌上述计划过半,却仅开店4497家,周黑鸭也未达年内目标,仅开店3816家。
2024年上半年,多数卤味上市公司门店数量缩减。截至报告期末,不含港澳台及海外市场,绝味食品拥有门店14969家,较上年末减少981家;煌上煌拥有门店4052家,较上年末减少445家;周黑鸭拥有门店3456家,较上年末减少360家。紫燕食品是唯一保持门店增长的公司,拥有门店6308家,较上年末增加103家。煌上煌认为,门店拓展不达预期,肉制品业老店单店收入同比下降,正是上半年业绩不佳的主要因素之一。
门店暂停盲目扩张
卤味为何卖不动了?新零售专家、鲍姆企业管理咨询公司董事长鲍跃忠向新京报记者分析,卤味刚火起来的时候,无论是作为零食,还是作为下酒菜,都是不错选择。但伴随食品行业多年来快速发展,替代品越来越多,卤味发展几乎快到天花板。但周黑鸭、绝味食品等头部品牌却鲜有变化,基本盘还是老几样,如周黑鸭曾有很长一段时间主打的只有锁鲜包装,产品品类变化也不大。
与此同时,其他卤味企业正在不断创新追赶,如紫燕食品推出大单品夫妻肺片后,仍不断在鸡产品和其他食材上推出新品,廖记棒棒鸡更新率也维持在较快速度,并营造了让消费者有参与感的售卖形式。激烈竞争下,卤味企业如果在创新方面维持较弱现状,将很难适应当前市场环境变化。
面对压力,部分卤味企业对增长策略作出重大调整。绝味食品坦承,公司已经“从跑马圈地式的开店策略转向精耕细作”,将提升单店营收作为首要任务,根据不同市场的实际情况调整门店模型。
周黑鸭在中期业绩公告中称,结合消费环境及消费者偏好变化,公司全面复盘反思过去不足,在门店、产品、用户等战略方向上作出调整。在门店拓展上,周黑鸭不再盲目追求门店数量增长,将提升门店质量作为核心目标,针对性拟定整改帮扶计划或进行闭店止损处理,对门店的选址标准和管理要求进行迭代更新。
新京报记者从周黑鸭方面了解到,周黑鸭董事长2024年亲自主抓“重回经典”战略,也是周黑鸭第三次创业的关键。上半年,周黑鸭在湖北武汉及周边开设127家锁鲜和散装产品“二合一门店”试点门店。新门店里,消费者既能买到“锁鲜装”食品,也能买到现捞热卤和散装称重产品。
不过有业内人士指出,周黑鸭此时入局热卤,既要与市场上已成熟的热卤品牌竞争,还要打破地域局限性等热卤行业共性问题,新转变仍有风险,做出差异化才有未来。
紫燕食品则将目光投向海外蓝海。2024年5月,紫燕食品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开设首家海外门店,进入海外市场。8月中旬,紫燕食品在墨尔本开设第二家门店,并表示将继续拓展国际市场,进军澳大利亚悉尼、布里斯班等城市。
“以门店拓展作为卤味业绩增长点已成为过去式”,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对新京报记者说,单店销量和质量将成为卤味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
鲍跃忠也认为,每个业态都有发展上限,不可能无限扩张,目前卤味零售的门店布局已从快速扩张进入平稳发展,想要阻止收入下滑,出现新增长,除了转变门店策略之外,关键还是要不断进行产品和营销创新,在创新中挖掘客户需求。
争相创新开拓增量
激烈竞争下,卤味企业纷纷创新求变。紫燕食品继2023年11月创新研究院投入运营后,2024年上半年向创新研究院引入高校食品专业人才,并宣布公司将研发置于战略高度,将用新品打造新增长引擎。
未上市的卤味新秀也摩拳擦掌。2024年,长期以虎皮凤爪大单品战略打天下的王小卤将产品策略升级到2.0时代,陆续推出烤卤凤爪、带汤去骨凤爪、大卤桶等新品以扩大凤爪品类,打造“凤爪宇宙”,总投资预计6亿元的王小卤休闲食品产业园落户江苏。
年轻化也成为卤味企业共同拓展增量的主要方向。煌上煌在半年报中表示,公司上半年通过跨界营销和多样促销向Z世代年轻人“进击”,亮相多个文旅活动、音乐节、演唱会等,打造新媒体热点话题,增加曝光率。因加大线上线下促销费用投入,上半年,煌上煌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分别同比增长2.80%、1.93%。
7月,绝味食品宣布品牌全新升级,邀请艺人范丞丞担任品牌成立19年来的首位全球品牌代言人,围绕“辣”推出“绝”字超级符号、全新品牌IP小火鸭、品牌口号“敢辣,才绝味”等全新视觉体系,并计划推出小火鸭系列形象周边。
绝味食品称,新经济周期下,公司希望通过新品牌形象和营销策略努力适应变化,并尝试打造数字化运营体系,整合线上与线下,连通公域和私域,扩大年轻消费者的品牌认知。
细分赛道仍有机会
尽管卤味行业整体增长放缓,但细分赛道仍有不错机会。弗若斯特沙利文、头豹的研究报告显示,中国佐餐卤制食品市场规模整体以较快速度增长,市场规模由2018年的1498.2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2349.5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达11.9%。预计2023年—2027年,中国佐餐卤制食品市场规模仍将以较高速度增长,2027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934.1亿元。随着中国卤制食品生产标准化、规模化及自动化水平提升,产品力较弱的地方性企业将在市场出清过程中被淘汰,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东北证券李强、丁敏明在研报中指出,佐餐卤味产品矩阵各异,差异化明显且具地域特征。如紫燕大单品引流效果明显,目前正切入川菜和凉拌菜领域;九多肉多上百种产品能够全面覆盖消费者需求,价格亲民,主攻下沉市场;卤江南产品口味因地制宜;廖记棒棒鸡定位经典川卤,定期更新其他川渝小吃,依据数据和消费趋势拓展产品线。“佐餐卤味远期增速有望冲击两位数,规模弹性将在今后的十年内得到充分释放。随着佐餐卤味跨区域经营模式快速发展、小作坊企业因消费者安全意识提升而加速出清、品牌连锁化进程的推进,佐餐卤味在卤制品行业占比有望持续抬升。”
朱丹蓬认为,伴随消费升级,卤味的各类赛道细分越来越明显,无论是佐餐卤味还是休闲卤味、热卤等,都是消费端倒逼产业端发展的结果。目前卤味行业已经到了需要进行高质量升级的节点,企业想要以新破局,除了结合市场行情及时调整之外,练好内功进行门店优化、做好产品创新,完善服务体系、增强用户黏性也是关键。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