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宪:打破西方技术垄断 开创中国稀土传奇

徐光宪:打破西方技术垄断 开创中国稀土传奇

00:00
12:09

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欢迎收听安徽省科技馆《科学家故事》节目。本期为大家讲述徐光宪的故事:

徐光宪打破西方技术垄断开创中国稀土传奇

你知道稀土是什么吗?简单来说,稀土是一组金属的简称,包含化学元素周期表中镧、铈、镨等17种元素,储量稀少、提炼和加工难度大,是新材料制造的重要依托和关系尖端国防技术开发的关键原料,被称为“万能之土”。生活中,稀土“无处不在”,小到智能手机、照相机,大到导弹、火箭、卫星,都离不开稀土这种极其重要的战略资源。


我国拥有丰富的稀土资源。然而,过去由于技术落后,我们不得不低价出口稀土精矿和混合稀土,再以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价格购入深加工的稀土产品。直到一个人的出现,才打破了这种“卡脖子”的僵局。他就是被誉为“中国稀土之父”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化学家、无机化学家徐光宪。


“傻”孩子成为尖子生


1920年,徐光宪出生在浙江绍兴,父亲是当地颇有名气的律师,他从小和父亲学围棋,解答算术题,这激发了他最初对科学的兴趣。母亲教子甚严,常告诫他:“家有良田千顷,不如一技在身。”徐光宪自幼就表现出对世界强烈的好奇心,他总喜欢缠着大人问天上有多少颗星星,人有多少根头发,大人们则笑着说他傻,爱提傻问题。但喜欢提问的徐光宪从来没有放弃寻找答案。


父亲过世后,艰难求学的徐光宪辗转来到上海,一边做家教谋生,一边听课自学,考取了国立交通大学化学系。在交大的四年里,徐光宪的成绩始终是班级第一名。


慢慢回国路


1948年,徐光宪考取公派赴美留学资格,一年后便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理学硕士学位,仅仅两年零八个月后又取得哥伦比亚大学物理化学博士学位。导师贝克曼教授看好徐光宪的学术潜质,推荐他到芝加哥大学著名理论化学大师密立根教授那里做博士后,前途一片光明。


朝鲜战争爆发后不久,美国提出法案,要求留美中国学生加入美籍,不准回国。此时,妻子高小霞的博士学位还有一年就能拿到,她毅然选择了放弃:“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1951年4月,“戈登将军”号轮船汽笛长鸣,徐光宪夫妇借华侨归国探亲的名义,冲破阻碍,踏上归国征程。这是后来“禁止中国留美学生归国”法案正式生效前,开往中国的倒数第三艘邮轮。


挑战国际难题


回国后,徐光宪和妻子一起来到北京大学,共同致力于为国家培养高科技人才。

1972年,徐光宪所在的北京大学化学系接受了一项特别的紧急军工任务——分离稀土元素中性质最为相近的镨和钕,纯度要求很高。时年52岁的徐光宪“半路出家”,接下了这个任务,从此踏入稀土研究领域。


通过查阅资料,徐光宪发现,镨和钕这两种元素比孪生兄弟还要像,分离难度极大,国外学界也没有解决这一问题。他回忆,当时最先进的法国罗地亚厂,能够用萃取法分离其他稀土,可是分离镨、钕仍要用传统的离子交换法。长远来看,离子交换法生产速度慢、成本高,而且对规模化工业生产不利。由于无先例可循,这时徐光宪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挑战萃取法分离的国际难题。


从理论上讲,萃取技术并不复杂。然而要达到极高的纯度要求,必须经过上百次的萃取分离,并且将每次分离的成果串联起来,最终才能达到99%以上的纯度。这个极为烦琐的工艺过程,叫做串级萃取。


那么,如何才能把“串级萃取”理论,真正应用于大规模工业生产呢?这成为摆在徐光宪面前的又一个挑战。


在稀土萃取工艺的实验阶段,研究人员必须使用繁复而漫长的“摇漏斗”方法,模拟串级实验以获取准确的设定参数。而整套流程中一旦有失误,一切都要从头再来。


不仅如此,徐光宪的创新还必须经得起“本土化”考验。由于我国的稀土分布很广,内蒙古、四川、山东等各地的原料组成各有不同,因此,稀土元素分离的要求也不能“千篇一律”。


为了攻坚克难,徐光宪和团队白天忙着“摇漏斗”,晚上琢磨串级理论。一周工作至少80个小时,放弃了所有的节假日。


身边同事回忆当年的科研情景时说:“只有置身于稀土元素周期表和稀土4F轨道模型之间,徐先生才会怡然而坐。”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团队的不懈努力,串级萃取中的规律在徐光宪面前逐渐呈现。他发现的“恒定混合萃取比规律”,最终建立了具有普适性的串级萃取理论。在此基础上,他和团队提取了包含100多个公式的数学模型,创建“稀土萃取分离工艺一步放大”技术,将原本繁琐复杂的稀土生产工艺“傻瓜化”,免除费时费力的“摇漏斗”步骤,可以直接应用到实际生产中。


就这样,徐光宪成功完成了这项曾被视为世界级难题的工作,他开创的萃取“流水线”,看起来有点“不可思议”:只需在一边放入稀土原料,各种高纯度的稀土元素就能从另一端源源不断地输出。


改变世界稀土格局


1974年9月,包头稀土三厂成功地将徐光宪的稀土萃取工艺应用于生产实践,实现了当时世界上最高效率的分离稀土的工业生产。


1978年,徐光宪开办“全国串级萃取讲习班”,把他的科研成果在工厂里快速、无偿推广应用。几年前还被国外企业当成最高机密的稀土分离技术,转眼间就成了一项连中国乡镇企业都能掌握的工艺。


很快,法国、美国和日本在国际稀土市场的垄断地位被打破,到20世纪90年代初,由于我国单一高纯度稀土大量出口,国际稀土价格降为原来近四分之一。“串级萃取理论”的广泛应用提升了我国在国际稀土分离科技和产业竞争中的地位,使我国实现了从稀土“资源大国”到“生产大国”、出口大国的飞跃,成功改写了世界稀土产业格局,被国际上称为“中国冲击”。


在获得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之后,89岁的徐光宪获感慨地说,“稀土紧紧连着我和祖国”,“我愿意一辈子搞稀土,把咱们宝贵的资源利用得更好。”


主办单位 | 安徽省科学技术馆

运营机构 | 喜马拉雅安徽营销运营中心

主        播|汪勇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