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向忱 上(二):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

车向忱 上(二):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

00:00
10:36

三、在家乡创办平民教育,唤醒民众

1925年,车向忱大学毕业,回到家乡法库县顾家房村。父亲车文笏想找远亲杨宇霆(张作霖的总参议),为他谋个县长的职位。车向忱鄙视升官发财的道路,毅然来到沈阳,投身于唤醒民众,挽救国家危亡的事业——创办平民教育,并得到基督教青年会总干事阎宝航的大力帮助。


车向忱先在大南门外小什字街接管了郭松龄夫妇资助的一处贫儿学校,后得到青年会工作人员郝克勇的帮助,在小南关第一监狱首创平民教育,开设两个班,学生都是少年轻罪犯,200多名孩子获得了受教育的机会。他还被聘为省立第三高中教员、东北大学附属中学和第一高中教员,同时在这些学校设立平民夜校,共四个班。他的学生都是城市工人、店员、小商贩、洋车夫、掏粪工和乡村贫苦农民。他创立了平民服务团和奉天平民教育促进会,他在促进会成立《宣言》中指出:“吾国号称文化之邦,而吾国教育之不普及如是,岂不大可哀乎!盖有四万万同胞,其不识字者,竟占三万二千万,以如许之无知无识之民众,以彼列强争生存,又何以御外侮,即以内政而论,又何以为主人翁?”


他利用节假日联络大、中学生下乡送教,使广大农民得到受教育的机会。他的办学经费主要依靠个人的薪水,即在三所中学兼课的收入90多块大洋,自己和家人却过着省吃俭用的生活,家中经常断炊。他是自掏腰包创办平民教育的第一人,被家乡父老称为“东北甘地”。其间,他同中共中央派来沈阳秘密开展建党工作的任国桢、吴晓天建立了往来。


随着平民教育的发展,车向忱受到当时教育厅厅长王毓桂的非难和攻击,说他是“共党嫌疑分子”。还被诬告说“办平民教育就是反对贵族,就是反对政府,反对张学良”,因此险些被捕入狱。第一高中和第三高中也以创办平民教育影响学生学习为由,解聘了车向忱。为澄清事实,说明情况,车向忱去面见张学良,向其说明办平民教育是为了唤醒民众,得到了张学良的理解和支持。张学良捐助了大洋五千元,并兼任平民教育促进会名誉会长。平民教育在沈阳得到空前发展。到1929年,有城市学校41所,学生1700余人,农村学校200多所,全省7000多不识字的农民获得了读书的机会。


1929年夏,车向忱与阎宝航、张希尧共同商议,发起成立反日组织联盟国民常识促进会,公推车向忱为总干事,即会长,负责日常会务工作,会址仍设在青年会内。他主持编辑了期刊《辽宁国民常识半月刊》,还于1929年出版了《辽宁国民简易教育概况》一书。


面对日本敲骨吸髓的经济掠夺,他们提倡国货,抵制日货,还兼管拒毒协会的日常工作。1930年3月10日和6月16日,车向忱和阎宝航率领千名市民、学生在小河沿公共体育场焚烧日本人贩卖的海洛因、鸦片386包、大烟土400箱。数百名学生开展前期讲演、宣传、维持秩序。彻底粉碎了帝国主义纵毒祸华的诡计,被称为沈阳的“虎门销烟”。


1930年末,车向忱派张希尧、黄宇宙等深入辽河上游铁岭马蓬沟动员群众拒绝为日本人出工建筑兵营。1931年1月,日本当局制造万宝山惨案,他同张希尧等亲赴现场,又发动会员为受难同胞募捐。“九一八”前夕,日本驻军经常以演习名义挑衅北大营驻军第七旅营房,车向忱同张希尧面见王以哲旅长,劝说他尽快做好反侵略的准备。还说北大营驻军如果能坚持三天,他们立即组织义勇军支援,发动群众二三万人不成问题。


九一八事变爆发了,古城沈阳惨遭日寇蹂躏,车向忱教育救国的梦想彻底破灭,改良主义救国是行不通的。车向忱撇下家中怀孕四个月的妻子和年幼的三个孩子,含泪离开家乡,他与张希尧、苗可秀、张金辉、宋黎等40余人,分头乘火车奔赴北平。


四、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

1931年,车向忱联合好友高崇民、阎宝航、陈先舟,在北平奉天会馆内成立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以下简称“救国会”),组织民众开展抗日活动。他还联合东大的40多名学生和流亡同胞共100多人,组成学生军,进行专门军事训练,培养抗日骨干力量。同年10月,受“救国会”委托,车向忱率领600余人的请愿团南下,他们在南京面见蒋介石,提出“出兵抵抗日寇侵略,收复东北失地”“供给东北军军火”等七项要求。蒋介石不予理睬,说:“我很忙,没有时间答复。”这使他们对蒋政府不再抱有幻想,而是自己积极行动起来抗日。


1932年初,车向忱自告奋勇,受“救国会”委派,扮作卖药先生,与扮作徒弟的宋黎、李述全一同潜回东北,联络敌后抗日义勇军并向他们转交了“救国会”及张学良将军的信件。


车向忱化装成农民,身穿破棉袄,头带旧皮帽,一个人进山了。他忍饥受冻,穿过人迹罕至的大森林,终于找到了马占山的队伍。日军进犯黑龙江时,马占山指挥了著名的江桥战役,打响了抗日第一枪。面对日军的强大攻势,他被迫率部退至黑龙江省瑷珲县。拿着车向忱冒死送来的张学良的亲笔信,马占山激动得热泪盈眶,宣誓反攻,并向全国发表通电:“我们决不辜负张副司令和全国老百姓的希望,继续战斗,即使剩下一兵一卒也要抗战到底。”


完成使命后,车向忱顺嫩江奔赴齐齐哈尔、海伦、拜泉、安达等地,寻访马占山旧部邓文、李海清等,令他们可以与马占山南北策应,夹击齐齐哈尔的日寇。车向忱每到一地,都与抗日将领商议救国大计,策划组织抗日武装,宣传抗日,鼓舞士气。


8月,车向忱第二次潜回东北,在哈尔滨道外十六道街开设大同疗养院,掩护来往的抗日同志,并秘密为义勇军战士治疗伤病。此后,车向忱又潜往满洲里,寻访苏炳文,推动联合抗日。不久,又前往绥芬河一带策动伪军反正。1933年6月,车向忱第三次潜回东北,在桓仁的老秃顶子山见到杨靖宇部队的后勤部长,表示慰问,并商妥由“救国会”援助一批枪支、弹药,由海上运交。


1933年初,他率领东大学生张希尧(地下党员)等50多人,代表“救国会”赴长城各口和张北一带慰问抗日部队,冒着枪林弹雨抢救伤员2500多人,并结识了黄杰、冯玉祥、吉鸿昌、方振武将军。在张北前线他亲眼看到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英勇地打击敌人,受到很大鼓舞。1934年初,车向忱回到北平,承担东北难民家庭教养院院长工作。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