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五 《论语》
知识点一 《论语》及孔子概述
《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的。今本《论语》共二十篇。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年鲁国人(今山东曲阜fu4人)。(出身贫贱,做过管理仓库和管畜牧的小吏。鲁定公时,曾任大司寇。后来办私学,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是我国历史上致力于教育事业的第一人。思想核心是“仁”,强调“为国为礼”“克己复礼”,主张“正名”,提倡德治,讲求“孝、义、忠、信”。反对残暴统治,同情人民疾苦。整理过《诗》、《书》、《易》、《礼》等古籍。对鲁国编年史《春秋》作了增删润色。儒家学派创始人。在中国历史上有极为深远的影响。
知识点二 《侍坐》 精读
1、选自《论语 先进》
2、主要内容
《侍坐》是《论语》中自成段落的最长一章,记录了孔子与四位弟子有关志向抱负问题的讨论(先是孔子提出问题,接着是学生们畅所欲言,最后由老师总结,对学生的发言作简短的评价)。是孔子有教无类、循循善诱地教育学生的一次完整记载。这是一种教育方式。
3、孔子人物形象,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的个性,及本文表现手法
(1)孔子:不以师长自居,理解学生怀才不遇的苦闷,能够有针对性地提出讨论问题。对学生的才能、特长了如指掌,所以能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是和蔼可亲、平等待人、循循善诱的好老师。
(2)四位弟子:子路志向远大,直爽豪放,相当自负;冉有、公西华小心谨慎,格外谦虚;曾晳与众不同,淡泊洒脱,好学勤问,最后还向孔子求教。
通过人物的言语、神态、动作表现出来,用词准确精炼,记叙逼真而传神。
4、曾晳的回答得到孔子赞赏的原因
(1)有的说曾晳推崇古代祭天求雨的仪式,即“雩yu2祭”,企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孔子所处的时代礼崩乐坏,天下无道,这种举行古礼的太平盛世,自然令孔子心向往之。
(2)有人认为,孔子虽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到处碰壁,周游列国,备受冷遇,不免有愤世嫉俗之情。曾晳希望过淡泊的生活,洁身自好,安贫乐道,因此得到孔子赞许。(对实行礼乐的太平盛世的向往和淡泊的情怀,以及理想无法实现的悲哀和从政之态的衰退。)
5、重点语句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yu2,咏而归。 ”
模块六 孟子
知识点一 孟子概述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今山东邹城),是孔子之孙子思门人的弟子,战国中期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他曾游说齐宣王和梁惠王,做过齐宣王的客卿。晚年与学生万章、公孙丑等著书立说,)有《孟子》七篇。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主张法先王,行仁政,推行王道,反对霸道,提倡孝悌忠信,宣扬人性本善。(他提出了“民贵君轻”说,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孟子》的文章,在《论语》语录体的基础上,发展成为对话体。孟子知言善辩,援譬说理,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对后世散文的影响很大。
知识点二 《齐桓晋文之事》 (精读)
1、选自《孟子 梁惠王上》
2、孟子“仁政”的主要内容,并评价
孟子宣扬仁政,反对暴政,提倡王道,反对霸道,描绘了富民、教民的蓝图,希望人们安居乐业。表现了孟子关心民生疾苦、为民请命的精神,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在由分裂走向统一的战国时期,笼统地反对使用武力,似乎脱离实际;将“仁政”主张建立在“人性善”的基础上,靠君主的仁慈实现“王道”,显得过于天真。
1、 孟子对齐宣王宣称仁政的过程
本文记载了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以推行王道为中心,依次论述了实行王道和仁政的依据是“仁术”;从“不为”和“不能”的区别,说明实行仁政的途径是推己及人;不实行仁政而行霸道的危险性;详尽阐明仁政的内容,提出富民与教民的具体方案。
对话中,孟子根据对方心理因势利导,始终掌握主动权,采用多种论辩技巧,十分具有说服力。
4、说明文中所用的比喻及喻义(孟子善用譬喻)
用“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比喻“王之不王”是不为而非不能;用“挟太山以超北海”与“为长者折枝”比喻“不能”和“不为”的区别;用“缘木求鱼”比喻以武力手段称霸的荒谬。
5、《齐桓晋文之事章》是怎样展开论辩的(孟子长于说理)
推理则是由小及大,由此及彼,如以羊易牛推出实行仁政的根据,从邹人与楚人战推出齐宣王实行霸道必败,从由牛及人的恻隐之心提出推恩是实行仁政的途径,颇有说服力。
6、孟子“仁政”主张的主要内容及其进性和局限
(1)内容:富民:一定的产业,注意养殖。 教民:学校教育,孝梯之义。
(2)民本思想,同情百姓。战国时期,分裂走向统一,战争不可避免。
(3)仁政主张建立在性善论的基础上,不切实际;仁政主张脱离现实,无法实现。
7、典故、成语
君子远庖厨; 缘木求鱼(喻以武力手段去称霸);明察秋毫;寡不敌众;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无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8、文章内容
“王亩之宅,树之以桑-------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知识点三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泛读)
1、选自《孟子 公孙丑上》
2、主旨内容
孟子所说的“浩然之气”,是与弟子公孙丑论“不动心”、要有坚定的心志时提出来的。孟子指出思想意志是关键,主宰意气情感;意气情感是充满体内的力量。思想意志到哪里,意气情感也就到哪里。所以要坚定自己的思想意志,也不要滥用自己的意气情感。孟子还谈到志与气的互动:心志专一会带动气,气的凝聚也会影响心志的变化。然后孟子提出了“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命题。
2、 什么是浩然之气?如何培养浩然之气?
孟子认为,浩然之气是意气情感的最高境界,属于道德修养范畴。它与道和义相伴而行,而且是义的长期积聚而产生的。浩然之气充沛会使人眼界高,立场稳,心不动,气不馁。浩然之气产生于人们心中,要小心养护,既不能放任自流,就像种田“不耘苗”;也不能急躁盲动,就像种田“揠ya4苗助长”。
3、 说理方法
孟子长于运用寓言故事说理,本篇中宋人“揠ya4苗助长”故事,对宋人的心理、行为描写十分生动。
模块七 墨子
知识点一 墨子概述
墨子(前468?--前376?),句翟,鲁国人(一说宋国人),生活在战国初期,墨家学派的创始者。提出兼爱、非攻、尚贤、节用等主张,并付诸实践,身体力行,有弟子三百人。墨家学派与儒家学派相对立,但都是当时的显学。
《墨子》一书是墨子及其弟子言行的实录,现存五十三篇。其中有些论说文有明确的标题,中心突出,逻辑性强,但语言极为质朴。
知识点二 《非攻(上)》 泛读
1、《墨子 非攻》有上中下三篇,内容相同,文字略有差异。
2、墨子的核心思想
“兼爱”“非攻”。即人与人之间应该相爱,国与国之间不该攻杀,这正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墨子针对战国时期诸侯之间战争频发、造成人民种种苦难而提出的。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的主张是不现实的。
3、论证方法及特点
《非攻》设喻论证,逻辑性强。以偷窃、杀人为喻,有力地说明“攻国”危害之大,不义之深。再以黑白甘苦为喻,说明天下君子混淆是非,别有用心。文章由浅入深,以小见大,
既指出攻国的不义,更是批判为攻国制造舆论的君子。
主播继续,加油
👍
没有音乐更好一点
主播,我也是专本连读,继续播不要停
声音好好听
诚风有声 回复 @爬山虎爬山爬上了山: 感谢支持,自己考试的时候录来帮助记忆的。希望对您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