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动力54年,东方红一号为何没坠毁?专家:再过1000年也没事

失去动力54年,东方红一号为何没坠毁?专家:再过1000年也没事

00:00
08:15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东方红一号是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次将中国人的声音带到了宇宙中,是中国人的骄傲。

然而鲜少有人知道,东方红一号的寿命只有28天,电池耗尽后它就停在了太空中,结束了自己的工作任务。

只是,时至今日,东方红一号依旧没有坠毁,还一度和中国空间站擦身而过,留下一段“世纪同框”的视频。

为何即使至今已经失去动力长达54年,“东方红一号”却还没坠毁呢?

从零开始的中国航天

1970年4月24日,只听得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内发出一声轰鸣,紧接着,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飞向太空。

无数国人见证了这一历史性的一刻,因为这是中国第一次敲响了太空之门。

1957年10月4日,苏联在拜科努尔航天中心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震惊了全世界,不少人都啧啧赞叹,苏联闷声干大事。

因为在此之前,美国早就对外放话称他们不久便将送自己的人造卫星升空。

可还没等到美国有什么动作,苏联便先一步把PPT变成了现实。与此同时,我国也在航天技术方面倾注了更多的心血。

在看到苏联、美国的人造卫星接连成功发射以后,我国也提出了发射人造卫星的计划。

“我们也要造自己的人造卫星,而且要求还要更高!”

当时,美国第一颗人造卫星重量仅有8.2千克,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重83.6千克,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之下,我们提出了第一颗人造卫星必须重100千克的远大目标。

众所周知,人造卫星的重量越大,对工程师们的考验就越大,如果性能等方面不达标,可能会引发重大事故。

随着一声令下,科学家们便立马投身于科研创作当中,1958年6月,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主动带头召开了动员会。

但创新说起来容易,想要真正实践却难如登天,技术、资金还有合适的科研环境缺一不可,那么当时的中国都有什么呢?

功夫不负苦心人

当时的中国在科研方面成果寥寥,就连科研团队都还十分不成熟。

从前没有经验,想借鉴西方技术又吃了闭门羹,即便如此,科学家们也并没有放弃对人造卫星的研究。

在研制过程阶段时,工程师们没少遇到技术难题,比如十分重要的一道工序——铆接。

在此之前,没人了解过这道工序,甚至都没有专用工具。为了能够保证研制顺利进行下去,工人们做出了一大创举。

没有必备的铆枪和桁架,大家就用一把小锤慢慢敲打,用人体代替桁架固定工件,就这样一步步艰难地前进着。

在中国工程师们的共同努力之下,卫星的制作逐步进入了实验阶段,而这才是新的考验。

炎炎夏日,工程师们必须得身着厚重的大棉袄在冷库里做实验。

遇到没见过的难题,他们必须得一遍又一遍进行反复实验筛查,生怕漏掉了哪个重要环节。

正是在这层层把关之下,研制卫星的进程才逐步趋于完善。

1970年4月24日,这颗承载着万众期待的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终于成功升天,从开始研发到成功发射,中国人仅仅只花了不到五年的时间,这个速度和效率就连发达国家都不得不对我们竖起一个大拇指。

不过,既然我们的设备、技术还有准备时间都远远不及美国、苏联等国,那为什么其他国家同期发射的卫星已经坠落,而我们的“东方红一号”却在半个世纪后仍旧飞行着呢?

“东方红一号”始终不坠的真正原因

面对这个问题,专家大手一挥说道:“再过1000年也没事!”而真正答案,就藏在“东方红一号”的身上。

细数其他国家人造卫星坠毁的原因无外乎两点:其一是受阻太大从而导致能量消耗太多无法继续飞行,其二就是下降速度过快。

所以,在发射的时候,工程师们让这颗卫星精准地运行在了近地面441千米、远地点2368千米的轨道之上。

之所以选择这个地点,工程师们是有计划的,因为这里已经超出了地球边缘,可以依靠地球引力作为向心力。

简单来说,就是借助引力为东方红一号找了个“停车位”,让它永久停驻在这个地点上。

专家表示,如果没有被其他太空碎片撞击,东方红一号可以一直屹立不倒,即便过去了半个世纪,我们再拿出“东方红一号”的观测数据,近地点仅仅只下降了13千米。

有人可能会想,东方红一号算不上太空垃圾呢?其实从定义上来说,东方红一号属于报废卫星,确实是“太空垃圾”队伍中的一员。

不过,东方号一号的坠落轨迹是可以预测的,所以不会对航天器构成危险。而且,东方红一号是我国航天道路上的一道指向标,它见证了我国航天事业的成长。

当时我国的工程师们为了能够将“东方红一号”发射到高轨道,相关技术人员还特别对“长征一号”进行了全面优化,确保运载火箭能有足够的动力搭载卫星升空。

回过头来看,要对每个环节都面面俱到,背后可需要花费不少的时间与精力。

也正是因为中国航天这一丝不苟、追求创新的精神,“东方红一号”才能够取得如此成绩。

它不仅叩响了飞天大门,更是让中国航天成功在国际上扎实脚跟,能够有更多底气昂首阔步地向前迈进。

当然,如果未来我们有条件的话,还是可以将它接回家,毕竟这是我国飞往太空的第一个探测器,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资料:

发射成功50周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为何至今仍在天上飞,东方网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209425237

    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