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课
佛法正见八要(续)
2、定的作用
①定使身心安宁、喜乐、清净
当代社会有一种共相,即是急功近利,表现在身心上则是浮躁,心浮在面上沉静不下来。我等凡夫心识就是这样乱糟糟、闹哄哄、动纷纷的,所以见外相也是乱、闹、动,就像坐在行驶的车上看外境都在动,听任何声音都带有车的哄鸣声一样。我们有时打坐,听到闹喳喳的虫鸣声及各种乱七八糟的声音心念如流水一般急驶,其实正是我们心识状态的反映。在这种状态下,人的思惟不可能深入,做事也跟着浮躁忙乱,深层次的心智更无法打开。而通过打坐,首先把气脉通开,让心气沉下来,心气沉下来了,心才能沉静下来,浮躁散乱的毛病就能转化了,心智才可能显发。打坐初期,心易受外境干扰,随外境的躁动而浮动;逐渐不再受境界干扰,它闹它的,我坐我的;再深入,或者听不到了,只缘于内心境界。这时心才会生起一种宁静,心真正有所安宁了。
所以,打坐能够使我们的身心安宁、和谐、清净,使意识平静、净化与合谐。特别是进入禅定状态,身心充满着喜悦、快乐、光明和自在,好像每个细胞都充满着欣喜,有一种巨大的安详感和幸福感。当证得寂灭清净境界,你便知道:“万境本闲,唯心自闹。心若不生,境自如如。”
②定能降伏烦恼、止息习性
不管是根本烦恼,还是大中小烦恼,它们有一个总面貌:不寂静相。当你有烦恼的时候,身心一定不寂静;当你身心不寂静的时候,一定有烦恼。因此,通过修止得定,能够使你的烦恼得到降伏,不起现行。《楞严经》中说“如澄浊水,贮于静器;静深不动,沙土自沉,清水现前,名为初伏客尘烦恼。”
你要在世间随缘而修行,最基本的是心能够止、能够静。而这个能止能静的根基,是座上能够定!如果座上静都静不下来,又怎么能够在世俗急流中立定脚跟呢?早不知被冲到哪里去了。所以,应当先做好座上的牧牛功夫,座上的牧牛功夫做得好,座下才能得力!如果座下直如座上牧牛,不分上下区别,这个打坐功夫可谓初步成了。
我们常说平等无分别,但不是我口头上说平等无分别,就能平等无分别了。你的身心、你的习性是否配合?在自己的习性面前,我们许多时候却是无能为力、无可奈何的!所以要经常闻思,树立并强化正知见;打坐修法,以伏烦恼破习性。直到见性的程度,才能说行无为法,无功用道,作无为道人。
③定使修法及法用得力
比如我们打坐的时候,先要把向外缘的心收回来,跑了就把它拉回来。心越来越细,基本上能安住在所缘境上,但是昏沉有可能来了。那又要把心神提起来。这样左右调适,随后心就能专注一境了,散乱、昏沉、掉举基本上不再起来。虽然有时还有起的苗头,但能够马上觉察,把它调整过来。其后越来越熟练,只要一坐,就可以寂静下来。但这里还是欲界的心一境性,还在欲界里,还不叫色界的定,轻安相还没有圆满。圆满的轻安相得到之后,才能进入色界的定。当轻安相生起来了,身空灵了,有堪能性,坐很久都没问题,还不想下坐。心里也生起堪能性,心调柔了,叫你观什么就观什么,叫你放下就放下。没有入定的心,你要观个什么,现不出来。你要现光明,它现个黑暗,你要现佛像,它现个凡夫;你要不动,它偏要动,总不听话。
禅定是一种稳定的状态,意识非常清晰、安宁,而在这种状态下进行修法,自然毫不费力,当然容易见效果。现在人修法多不成就,或者达不到书中所说的那样,主要原因就在于是以凡夫心在练功,而不是以道心在练功。凡夫心即是粗浮、散乱、昏沉之心,而道心是专一深细之心。也就是说,若无禅定之基础,都是以凡夫心在修法练功,当然进步微小,效果不明显。若是证果位的阿罗汉来练某功法,效果就大不一样。或者说,若你见了道,不妨再自省一下,是否禅定功夫还不行,功中是否不够深细,若不是,那就继续打坐下去好了。你要成为定慧等持的菩萨,没有禅定功夫算什么呢?更别说圆满具足的佛了。或者说,你连座上都不能入定,却说我要在座下修不出不入的大定,是不是你太超凡了点?
本体功能的发动与定密切相关,这是有关“心力”的问题。我们的心本来就具有无穷力量,因为“一切唯心造”,“若能转物,即同如来”——完全恢复心的功德,就能同如来一样,万法随心。而我们凡夫心的状态是散乱、掉举、昏沉的,心力当然就微乎其微。就像在“鬼压床”的现象中,人的意识虽然清清楚楚,但就是动弹不得;或者在业流当中,我们不能自主。这就是心力意业不敌身业,更不敌业力。龙树菩萨说:“观佛十力中,二力最大。因业力,故入生死;因定力,故出生死。”
那如何培养心力呢?就是把心的散乱收摄起来,万念归一念;把心的掉举沉静下来,归于宁静寂灭;把心的昏沉澄清出来,还于朗朗清明!——这即是定力慧力的增长。平时做事时也要多培养毅力,发挥意业的作用,学会往内心深处用功。不然限于身业,身业太强,就被卡住了,心力就得不到成长。
④定为开慧的基础
之所以说“因定发慧”,就在于:人在心情稳定、精力集中的状态下,才可能学得进东西,才能进行有效思惟,明白道理,所谓“宁静以致远”。若无定力,即使你有智慧,也会像风中的烛火,飘忽飘忽的,不够稳定明确,也缺乏力度。
佛法把前阶段禅定作为进一步认识事物本质的准备工作,是手段,而非目的,不然修成一根木头有什么用呢?所以,禅定修到一定程度,就要修观了。在定的状态,你的身体感觉是没有的,呼吸也觉察不到了,意念也可以不动,随时听你指挥。在这种深沉的意识状态,你的觉察力非常敏锐。而以这种轻松、安宁、敏锐的觉察力来观修,自然很得力,修四念处也好,修十二因缘也好,修念佛观也好,修密法、心法也好,都容易得到效果,智慧自然容易打开、增上。
3、定的层次
修定通常要经历的深浅层次是:粗住(一心一境稳定)——细住(更深细安宁)——欲界定(肢体空)——未到定(身转化。八触:动痒轻重冷暖涩滑)——四禅定(觉观喜乐舍)——四空定(心境微妙)——灭受想定(意灭心不动)——金刚喻定(见种子刹那相)——楞严大定。
总之,“心生种种法生,法生种种心生。”一切境界皆因心念而起,心乱则境界乱,心气也浮在表面,沉不下去。当万念归于一念,一念再化为无念,自然空境现前(有定中空境与性中真空之别),即是由有能所的、心境相对的、散乱的生命及心理状态,转为心境单一专注的、越来越融合的生命及心理状态。到无色界,其“心一境性”达到最高,身心境完全合一;到灭尽定,前六意识心都灭了,七识不起现行,唯八识在;到金刚喻定,则可见种子如瀑布急流一般;到楞严大定则心识尽灭,本性现前。
三、慧
此“慧”指“智慧”,若细分,智与慧又有一定区别,“慧见空,智见有”。而且佛法中所说的智慧与世间所说的智慧并不等同,世间法中的智慧只能局限地说明一部分内容,所以佛经中一般用“般若”二字,勉强译成智慧,但实质上完全不同。区别如下:
佛法般若,涵盖“学习体会、辨析判断、归纳总结的能力”(佛法有本具神通妙用故不须发明创造什么),并于见道后具有“创见”。若未见道,其“创见”往往是奇谈怪论。而见道后,才真正具有“透见事物本质,如实明了万法真相的觉照力,”包括法性、法相、法体、法之力用、法之运作规律、法法之关系、法之因缘果报等等,了知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什么是半途、什么是究竟、什么是偏颇、什么是圆满。世间智慧只有在相上少分“明了真相”,往往还可能是误会。一个是减法、一个是加法,其性质、结论全然不同。以下就智慧层次略分一二——
就“觉”来分:
①凡夫外道:不觉。
②声闻缘觉:正觉(三菩提)。
③菩萨:正等正觉(三藐三菩提)。
④佛:无上正等正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就“空有”来分:
①凡夫智慧:知生灭,知局部有的智慧。为世间智。
②二乘智慧:知毕竟空(人空、法空)的智慧。具根本智,不具后得智。
③一乘智慧:知性相一如、缘起性空唯识现的智慧。
④佛是圆满的一乘智慧(寂而照、照而寂)。
就实修所证来分:
①毕竟空的智慧,即人空、法空的智慧(透底)。
②不二的智慧,即色空不二的智慧(中道)。
③通达圆融的智慧,即贯通般若、唯识及如来藏体系(圆解)。
④无为的智慧,即能够完全品尝“原汁原味”的东西(法尔)。
智慧,是吸收——消化——转化后的东西。如果是生吞活剥,吃什么拉什么,只是知识。与智慧相反的则是无明。人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无明深重,即使你活上一百岁两百岁又怎么样呢?如果你有佛法有智慧,即使寿命不长,又有什么关系呢?“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夫子)。”一转身,就是一个灿烂辉煌的、前程远大的生命!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