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正见八要》(续)第四十五课

《佛法正见八要》(续)第四十五课

00:00
45:03

第四十五课


佛法正见八要(续)


6、戒律行持中的两种误区
世间法讲中庸,佛法讲中道,在戒律的行持中也应当把持中道的原则。这里有两种误区,一是妄自“改良”,二是泥古教条。
所谓“改良”,是说地域变了,时代变了,民族文化有差异,原有条款有些不适用,应该随顺形势加以修正。这种说法,在释迦佛涅槃后就有人提出,而大伽叶提出一个原则:“佛所已制,不许废弃;佛所未制,不得再制。”不过后来还是分了家,所依戒本就有所不同了。这个问题,在《孟子·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这一文正好可以回答——
“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不为拙射变其。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高明的工匠不因为拙劣的工人而改变或者废弃规矩,羿绝不因为拙劣的射手而改变拉弓的标准。君子张满了弓而不发箭,只做出要射的样子。他恰到好处地做出样子,有能力学习的人便跟着他做。)”就是说,你实在做不到,那就应当怀着惭愧心,尽量去做,做到什么程度算什么程度,而不是首先找借口。这是心态问题。
落在另一边的教条主义者,又把条条款款看得死死的,不明遮戒具有时代性、地域性、针对性。时代有新旧,律制的精神则是历久而常新,不能泥古不化,也不能因噎废食。戒律不能弘扬,正是刻板得让人怕了,动不动就是“下地狱”。一切有为造作之法都不能离开“一切唯心造”这个核心。其实,在《五分律·卷二十二》中记载,佛说:“虽是我所制,而于余方不以为清净者,皆不应用;虽非我所制,而于余方必应行者,皆不得不行。”可见智慧的佛陀既不事先制出戒条来,让人觉得“无事生非”,也不会说必须一成不变,让异时异地之人无可适从。
若能善于体会戒的“四大精神”,无戒条的,也知道如何行持,比如抽烟;有戒条的,也知道如何变通而不犯,比如有妇女落水,救人一把。不然,“保护栏”反而成为“绳索”,因小失大。所以,戒律始终是围绕修行——修心来的,不是向佛陀交差,更不是做给人看的。
对于如何把握持戒中道,中医明家的用药方式是一个很好的说明——明家在用药时,以药理及古方作为根本依据,同时结合实际,因人、因病、因时、因地而作一定的增减变更,目的只有一个:使病人机体恢复正常。并没有因为方子上的用药量与实际不完全相符,而谓药方过时,须要废除或改动,或者药方所示用量不可丝毫加减,是病人生错病了。这个中道原则就是说,古方不动,并永远传承下去,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在当下应用中作一定调整,其宗旨不变:治病救人。如果对古方随便改动,你加一点,我减一点,最后只会面目全非,根都找不到了。
根据以上道理,我们学戒、持戒时应当结合四点来看:一是制戒精神,二是制戒因缘,三是当今意义,四是自身根器与因缘的定位。把握此四点,则会学成利己、利他、利僧团、利正法的活的戒律,而不是束手束脚的死教条。别忘了:五度如盲,般若为导。


7、戒之次第:
(1)略戒:居士五戒、八戒;沙弥十戒、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
(2)中戒:比丘三千威仪、八万细行;比丘尼八万威仪,十二万细行。
(3)广戒:无量。
(4)定共戒。因发得一至四禅定之时,不作意持,自然不犯,戒与定俱发,故名定共戒。此戒断惑未尽,未出生死,还是有漏戒。
(5)道共戒。于见道、修道位中,不作意持,自然不犯,戒与道俱发,故名道共戒。此戒是初果、二果、三果所得,所以是无漏戒。定共戒与道共戒非授所得,乃随心而变。
(6)究竟戒(心戒)。指回归真如的本自清净不染。
最终是归于“清净心”——“是心作佛,是心成佛”——修行就是修心,一切手段都是为“修心”服务的。正因为心中有不同的内容,所以才会有相应的众生相。而不同根器的人则有相应的戒,不同修行阶段也可以有不同层次的戒,以作对治,不是盲目一刀切的。

二、定
1、定的概念与状态
《成唯识论》中说:云何为定?于所观境,令心专注不散为性,智依为业。即于所观察事或于所缘境,一心安住,稳定不移,不使散动。这是从“用心”来定义。若从结果来说,叫做“心一境性”。在修行中,心与境先是有能所,关系也比较疏远、松动、散乱,随着修习的深入,心与境越来越和谐、紧密、融合,最后是“心即境,境即心”——心一境性。如下图所示——

于心境关系上也有层次:欲界散定(心境对待分明)-色界之禅(心境微细)-无色界之定(心境合一)-阿罗汉之灭尽定(心微境空)-大菩萨之金刚喻定(心境俱空)-佛之楞严大定(心境俱空俱有)。于中也可以看到相与定的关系:相越实在,就离定越远,也是说,心越执著、分别,相就越实在、显著、琳琅满目;定越深细,相就越虚幻,大定则无相(色相与心相)。所以只有跳出大梦的八地菩萨以上,才能于境自在。
从定的实质来看,即心的稳定程度,是心安宁的表现,如图所示:

禅定二字常常并用,那么定与禅的区别与关系是什么呢?
  从生命形态来说,禅指四禅天天人的生命状况,名为四禅天;定指四空天天人的生命状态,名为四空天。或者说,禅为色界之法,定为无色界之法,其中各有深浅之四种,合称为四禅八定,也称世间禅。三乘修行人所修定慧等持之法,以发无漏之智,称为出世间禅。
依用心状态来说,相同之处在于:禅与定皆为令心专注于某一对象,而达于不散乱之状态。从禅与定各自的偏重来说,“定”主要指“止息寂静”,无“思惟审虑”之义,而禅有“思惟审虑”的内容,并在“思惟审虑”时自有“定止寂静”之义,也可得名为定,合称禅定。所以,欲得禅,必须离欲界之烦恼;欲得定,必须超越色界之喜乐及清净光明状态;欲得无漏之禅定,必须舍弃无色界之心境与误区。
那么正受、三昧、三摩地又与禅定有何瓜葛(这些词语常见,故须分明了知)?由于时代的不同,翻译者不同,偏重点不同,所用词语自有差别。正受,一般指“正受所观之法”,或说“不受一切受”,指依于佛法理念而用心的状态,即面对一切境界,心不受其影响而波动,其心清净如镜而了了分明。不像凡夫那样,境界一来,心就有感受就跟着跑了,即凡夫的用心状态。
三昧与三摩地(三摩提),一般解释指与“定”同名(有点“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味道),但依其义来讲,三昧指“定慧等持”的大乘出世间无漏禅定,这是心与所修某法的“心境合一”的安定状态,如念佛三昧,是心与佛号融合为一的境界。又如经中常有般舟三昧、如幻三昧、一行三昧、大悲三昧等等,是有法融合于心中的,而非四禅八定那种就定而定的那种状态,缺乏法的内涵。至于禅宗的禅,专指真心本性。若说与禅定的关系,则是究竟的禅定——本自如如不动,寂而照,照而寂。
区别这些概念的意义在于:让人明白其中的误区,不要落入了外道禅定,还不知过咎,还自我陶醉。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