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华夏帝国的敌人:匈奴的崛起与演变| 中国古代军事史

古代华夏帝国的敌人:匈奴的崛起与演变| 中国古代军事史

00:00
15:34

在这一片战场上,冷兵器时代的人几乎倾尽了自己所有的战争技术和自己的所有的军事智慧,投入到厮杀的舞台上。在我们了解双方究竟使用了怎样的战争技术,使用了什么样的一种军事智慧的时候,我们将选择欧亚大陆东部中国人怎样与草原世界进行了长达千年的征战,作为我们观察的窗口。

毫无疑问,在整个欧亚大陆的历史上,与游牧民族进行最持久作战的,也是战争经验最丰富的,是来自华夏帝国的军事人员。

当我们想要了解中国本身运用了什么样的军事技术,什么样的一种军事智慧的时候,我们不得不首先调过头来了解一下华夏帝国的敌人们,他们究竟有什么样的一个特点。

我们曾经用了整整一节课的时间来跟大家说明,在整个草原上的这样的一种游动作战的游牧民族,他们究竟爆发出了怎样的一种军事力量,他们是靠什么来打仗。

最后我们有一个观点,这个观点就是使用马匹的低成本以及整个草原上的经济形态,天然的能够融合到大规模和小规模的战争之中,让游牧民族拥有了天生的战争的资本。

那么同属于游牧民族的匈奴,如果我们具体的来观察,他们又有什么特点呢?

匈奴从哪里来?这是一个非常具有趣味性的话题,因为我们都有这样的一个设想,那就是人一定会生活在那些自然条件适合人生活的地方,那么当首先驯化了小麦,首先学会了家庭来饲养一些牛羊之后,适合农耕的地方才是人首先选择居住的地方。可是随着人口的增加,甚至包括一些气候的变化,某一些曾经适合农耕的地方慢慢的变得人群拥挤,必须向外寻找生存的空间和资源。

也因为气候的变化,让一部分人发现自己曾经生活的土地不再适合农耕了,必须要另谋生路。

当他们另谋生路的时候转向了一种新的经济形态。这种经济形态就是利用动物来食用周围的包括草在内的资源。人在利用动物这样的一种经济形态,那么游牧在这样的一个时间点,他就会慢慢的变得专业起来。后来有一个词叫专业游牧化,形容的就是一种专门依靠牛羊游牧为生的人群。

他们是如何出现的?在公元前十七世纪以来,我们发现山地河谷的农牧人,他们慢慢的控制了来自祁连山南侧的河湟地区。

在公元前十三世纪,农牧混合经济人群开始往被控制了鄂尔多斯地区。同时在公元前十二到公元前十一世纪,我们也发现周人在整个渭河流域慢慢的扩张,而公元前十三世纪,农牧渔猎经济人群开始控制西辽河地区,西辽河燕山一带。今天的阴山鄂尔多斯一带,以及我们看到的整个河湟谷地一带,先后都出现了有混合农牧经济的人群居住的现象。

慢慢的这条地带内开始出现了有些人,这些人后来变成了我们所知道的各种各样的游牧人群。匈奴毫无疑问就是这样的一种游牧人群之一。而匈奴这样的一个游牧性的政治体,它之所以能够爆发出政治、军事和经济力量,除了有游牧民族的特殊的生产方式之外,它实际上有一片非常特殊的自然环境。

在今天我们大概知道中国北方黄河附近环绕的有一些山脉。这些山脉根据我们刚刚才说过的,在西辽河这一带适合农牧经济混合人群。其实呢牧业的比重要更大一些,在阴山一侧也出现了能够游牧的人群,在祁连山这里也有能够游牧的人群。然后再往北边走,有非常广袤的一片戈壁沙漠。在戈壁沙漠的北边有贝加尔湖,分出几条巨大的河流,包括斯伦格河鄂尔浑河。然后再往这边有克鲁伦河等等,有一些巨大的河流。同时在这些河流的附近还有一些巨大的山脉,包括我们今天知道的杭爱山、阿尔泰山、萨眼里等等,有好多大的山脉。

有山,有河,游牧人群能够凭借山河的地利获得一些特别的自然资源。这些自然资源如果只有草原的话,是远远不足以维持人们的经济的多元化的。但是有山有河就不一样了,特别是有山,因为一部分矿藏在山里面,山里面还提供了一种特别重要的东西,叫做木材。

我们知道人要生活,要盖房子,要有燃料,那个木材是不可少的。而且有山有河的地方也能够提供包括像木材这样的一些自然资源。

整个在中国的黄河以北,就自然环境而言还有一个特点,它的年降水量已经不足以支撑农业的生产。所以人们必须季节性的去追逐水草,用这样的办法来维持自己的正常的生活。

所以在这样的一片非常广大的地区包括匈奴在内的游牧民族,慢慢的形成了一整套他们的资源和畜产相互配合的一种作物的结构。

在史记的记载中,它记载当时匈奴帝国匈奴的人群能够养的包括马呀、牛啊、羊啊、骆驼等等这些牲畜。我们知道他们不能光养一种,因为马的一种,比如说牛,它的饮水量会比较大一些,比如说马,它的移动能力要更强一些,但是马的产奶量和产肉能力要稍微少一些。所以几种动物要根据自己生活那个环境干湿和草的情况进行调配,不能只养一种动物。

那我们也知道骆驼它最大的好处是不太需要水,而且可以长途行走。但是骆驼有一个麻烦,它的那个育幼,它的每一胎需要的时间太过于长,那对于我需要很快的养好多小骆驼而言,骆驼显然就没有羊那么合算。

匈奴还有一个特点,我们在史记的记载中看到,他们叫逐水草迁徙,毋城郭常处耕田之业,然亦各有分地,各有份地这四个字对于我们理解匈奴的政治经济结构而言特别重要,因为他们并不是在一片广袤无垠的草原上自由的迁徙。不是的,每家每一个账落有自己家相对固定的冬草场和夏草场。那么一个部落和部落之间,你的草场在哪里?我的草场在哪里?大家是区分比较严格的。如果没有这种区分,毫无疑问这个人群之中就要为争夺草场而无休无止的征战,发生内讧。

匈奴国家的经济地理有这样的一个特点,它的纬度跨度足够大。因为一大片草原,他同时拥有一些山区,这些山区里面有森林。同时我们还需要观察到,真正的匈奴政治军事力量比较强大,也是他们经常盘踞的,其实是靠近定居经济区的这样的一个地带。因为他们要越靠近农耕区,越能够获得外部世界的产品,以及越靠近文明国家。

所谓的文明国家,他们越能够控制住主要的商业贸易的道路,他们的产品也需要尽可能的向农耕国家来输出。

所以他们总是会出现在中国人的记载中。如果按理来说,如果中国人经常打他们的话,他们应该跑到草原的深处躲起来。而事实上不是,他们往往在农耕区的附近,力量比较强大。也因此双方两个大国之间,两个强大的军事体之间会发生碰撞。

不仅如此呢匈奴国家的东北边的森林中也并不是没有人的,莽林里面也有人,还有好多猎人。今天我们知道在西伯利亚,在整个中国的东北以北的那些地方,其实是有好多猎人的。这些猎人也能够不断的与外部世界联系,卖自己的产品。主要是皮毛。我们大概知道在沙皇俄国向西伯利亚征服的时候,征服的主要动力之一就是追逐皮毛的利润。皮毛一度占到整个沙俄的国家出口的物资的将近一半以上,是整个地市收入的大部分的组成皮毛能够通过游牧民族之首开始在整个欧亚世界贩运。

南边农业民族可以向游牧民族输出农产品、手工业制品等等。我们曾经在匈奴的墓葬中,在今天蒙古国匈奴的墓葬中发现过汉室的铜镜,典型的汉式的铜镜,这种汉室的铜镜,它一定不可能是匈奴人自己生产的,只有可能是通过贸易的途径或者是战争的途径了。

但是是有有可能是贸易卖到哪里去的,所以他们会从农耕国家得到不少的手工业制品。而且呢它的西边靠近今天的河西、西北这里四郡。沿着这一线,我们知道这里就是后来鼎鼎有名的丝绸之路,这整个欧亚大陆的一条重要的商业大通道。

最后我们也能够看到,在这条丝绸之路上还活跃着非常著名的一些商业民族,所以草原上进行游牧的匈奴人,他们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这个国家能够得到生存和发展,除了本身有战争力量之外,他们的东南西北各个方面其实都能够从外部世界获得资源,也一定程度能够向外部世界输出草原世界的产品。这是匈奴和各个国家这样的一个国家能够存在的很重要的原因。

在中国自战国以来,我们发现了这样的一种历史境况。这种历史境况可能和过去我们的理解稍微有点不一样的是我们发现在春秋时候,每个据点一样的一个个城市为中心的这种华夏国家性质突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春秋的时候没有关塞,国家和国家之间没有边关,没有疆界。可是到了战国,国家和国家之间出现了疆界,出现了内部的长城。这就说明战国的国家在不断的向外扩展自己的资源边疆。

一旦农耕民族开始向外扩展自己资源边疆的时候,农民迸发出来的战斗力和这种征服的力量非常惊人的。

当华夏的农耕国家。不断的向外扩展资源边疆的时候,终有一天他们将来到农牧分界线的边缘,并且进一步去侵夺来自草原世界的利益。

也正是在战国时候开始,我们发现中国的史料中渐渐出现了一个强大的敌人。这个敌人就是我们后来说的匈奴。换句话说是农民的国家开始向外扩张的时候,遭遇了更外面世界的敌人的时候,他们把它记录在自己的有文字的史书中,把它定义为敌人匈奴。

由此以农耕民族的老对手的形象就出现。

这样的一种形象在秦的时候达到了一个顶点。当时我们知道秦派出了一个叫孟田的人,北筑长城而守藩篱,修了一条长城。我们看到这些长城的走向非常有意思,它就沿着西辽河这里,我们刚刚才说过生活的一大群游牧民族呢,经过燕山向阴山方向前进,将燕山和阴山这一线连起来。我们刚刚也才说过,在鄂尔多斯阴山这一线也收获了一批大群游牧民族呢。而接下来他在沿九原云中绕开黄河的几字形头的这儿,开始往东北、西南向这边再修下来,一直连到黄河的上游。

而我们刚刚说过,黄河上游的山谷之中、谷地之中也有游牧民族。所以整条长城的走向其实就是作为秦将战国时候战国时代的农耕民族扩张的极限,用军事工程的形式把它固定下来,把它稳固下来。

好像蒙恬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因为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上游是不敢弯弓而。抱怨好像一度统一起来的华夏帝国镇住了匈奴的政治军事力量。据说头曼单于遭到了秦的沉重的打击,失去了黄河几字头的这一片地,这一片地被称为河南之地。失去了这一片非常好的一片水草之地以后,然后秦汉间他的下一代冒顿单于重新出兵,夺回了河南地。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