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散文》读后感

《汪曾祺散文》读后感

00:00
02:34

                                               《汪曾祺散文》读后感


时至下午,天阴沉沉的,一直下着雪,我也一直闷闷不乐,望着窗外的鹅毛大雪,心烦意乱。无意间转过头,看见躺在书桌上的《汪曾祺散文》,心想着:反正没事,就读读看吧。便拿起书,读了起来。但不一会,我便好奇:汪老到底是怎么写出这么好的文章来的?听了汪老的经历后,我也许有了答案。
汪曾祺,出生在高邮的一个书香门第。祖父是清末文官,父亲是个能书善画的人,而且十分随性。受父辈影响,汪曾祺也养成了随性、乐观、淡泊的性格。从上小学时,汪曾祺就展露出了他的文学天赋,每次作文都能拿“甲上”。此外,他还很喜欢家乡的美食,几乎大街小巷都被他吃了个遍。但到了1937年,一切都变了。抗日战争的爆发,让汪曾祺被迫离开自己的家乡,前往昆明的西南联大学习。但它在西南联大并没有好好学习,而是拉着同学逛遍了昆明。几年后,当他回忆起那时的生活,写出了《泡茶馆》与·《跑警报》两篇散文。在这两篇散文中,无不透露出他的随性与乐观,还有他那朴素却又富有诗意的文笔。但他真正成为大作家的时候,已经是花甲之年了。但汪曾祺就在这一时期发表了《异秉》《大淖记事》等著名的短篇小说,并因此轰动全国。而汪曾祺一直秉承着豁达、乐观、随性的性格,从容地走完了一生。
我想,汪老能用他的小说闻名天下,可能是源于他父亲的耳濡目染。但我觉得更多是因为他随性、乐观、淡泊的可爱性格铸就了他与他的文章,还有他对走过的每一个地方的热爱,才能写出“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的小说。
合上书,看向窗外,天还在下雪,可一片片小雪花s就像一个个灵动的小精灵一样,蹦着,跳着……透过雪花我仿佛看见了那个可爱有趣的老头,他拥有一颗有趣的灵魂。我笑了,笑得那么地开心,那么的快乐……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