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假期已过,吃过粽子和咸蛋了吧,咱们今天来说说端午节这个节日。
一提到端午节,很多人都会想到龙舟、粽子,当然还有屈原。
很多人都以为端午节是屈原投身汨罗江之后成立的一个节日,据说屈原在五月初五那天跳江,后人为了纪念他于是就设立了这个节日。
但事实上,端午,真的不是为了纪念屈原而成立。
早在屈原之前就已经有端午节。端午节最早出现古代百越地区,也就是现如今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是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为举行图腾祭祀所设立的节日。
在春秋之前,每年农历五月初五都有人以龙舟竞渡的形式来举行祭祀习俗,而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先有春秋,后有战国,很显然端午节并非因屈原而生。
由于古人认为五月五日是恶月恶日,按照《易经》等典籍记载:阴恶从五而生,五月五日刚好正处于阳气运行到端点的端阳之时,因此这段时期容易百病出现。
人们在这段时间往往都会插艾叶、挂菖蒲、喝雄黄酒、配香囊,主要为了驱污辟邪、强体健身。
而在司马迁的《屈原列传》之前,史书上并没有关于屈原的记载,而最早将屈原与端午记载-----南朝梁国的吴均。
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记载:屈原五月五曰投汨罗水,楚人哀之……今五月五曰作粽,并带楝叶、五花丝,遗风也。
要知道南朝离战国已经有700多年,若端午真的为了纪念屈原,在这700多年人们都干什么去呢?
粽子,也真的不是为了纪念屈原而发明
粽子,最早记载出自许慎的《说文解字》:“粽”字本作“糉”,芦叶裹米也。从米,葼声。
而在西晋新平太守周处所写的《风士记》,则明确提到了“角黍”一词:“仲夏端五,方伯协极。享用角黍,龟鳞顺德。”
但事实上,早在春秋时期,粽子就已经出现,最初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古人们用菰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
或许你会说:既然端午都跟屈原没有关系,为何我们如今都说要纪念端午?
因为屈原的忠君爱国思想,一直以来都深受各朝皇帝的称赞,为了让广大老百姓们领会这种忠君爱国的精神,就需要树立牌坊,给后代之人以榜样的力量。
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与文学诗句,都早已深入人心。所以我们今天过着端午节,同样也是纪念先人,更是纪念一种精神!
祝大家端午安康!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端午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