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铜矿在全球的期货大宗商品上不断再创新高,许多“国家队”纷纷入场参与调控但仍然难以控制铜价。
大宗商品贸易集团托克集团表示“虽然目前难以有合理解释,但以后的价格将会继续拉升”,甚至在投资界已经开始出现了“铜将是新时代石油”的说法。
在这种全球性的铜荒局势下,我国表现一如既往稳定,美国却极为恐慌,这是怎么回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钢铁的价格曾经随着战争的进度不断递增,当时人们把钢铁称为“战争价格的晴雨表”。
铜虽然不能够代表战争的价格,但是却能够代表“科技的价格”。
随着人类科技的不断进步,铜在各个重要科技领域的使用频率和使用量也不断增加。
在能源和化学工业中,各种管道系统、容器系统、冷凝系统中铜都是重要的使用材料;在交通运输以及武器装备中,螺旋桨、含铜包覆油漆也有大量铜的影子;在电力和电子行业中,铜更是必不可少、随处可见的。
尤其在最近十几年,人们对于手机等通讯器材和电动汽车等交通设备等高耗电设备的需求量暴增,从侧面上就能够看得出人们的消费欲望、消费能力以及消费需求都在增大,也就是证明了全球的经济正在快速复苏。
根据《2022年中国矿产资源评估报告》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已经探明的铜矿储量有0.34亿吨,可以排到全球第七名。
这个数据虽然和美国在2021年所探测的数据稍微有些出入,但总体差距不大。
不要看我国能够排名在世界前十,但却只占大约全球的3%储量,与世界第一的智利和第二名的澳大利亚相比,我国也只能算一个极度缺少铜矿资源的国家。
我国的铜矿资源分布相对集中,并且整体规模大多都是小型矿,而且纯度也相对不高,这成为了我国铜矿开采的一大特点,同时也限制了对铜矿开采的产能。
尽管在五千多年之前我国就已经开始使用青铜器,但是却并不能证明我国的铜储量会有所增长。
所以,数千年来我国依然都没有摆脱铜作为货币使用但却产量不足的尴尬局面,所以后期才会采用金银来代替黄铜成为流通货币。
自从我国进入到21世纪工业化改革的快车道之后,对铜的使用量日益增大,从2005年开始,我国连续18年成为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家。
其中在建筑行业、汽车制造行业和包括手机在内的小家电行业都承担了大量的铜消耗量,最高时占全世界的54%。
有着这样大的消耗量,本身又是一个缺铜国家,我国的建设和发展所需要的铜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很简单,就是一个字“买”。
1998年,我国的有色集团通过竞标“买下”了赞比亚的谦比希铜矿85%的股份。
当时外国媒体都纷纷议论我国是“人傻钱多”,因为这座矿实际上是已经被英国殖民时期“糟踏”了23年,如今已经是一座公认的“废矿”。
然而,我国却并没有像英国一样采用原始野蛮的开采方法,在经过一系列改革和改建之后,2003年这座“废矿”开始重新生产。
两年之后开始盈利,到了2018年时已经累计盈利超过22亿美元,当然,这座铜矿所生产的大部分铜矿销售地都是我们的祖国。
不仅如此,我国在秘鲁、刚果、刚果金、厄瓜多尔以及阿富汗的塔利班等多个国家都进行了铜矿投资,这些投资所带来的铜矿原石也源源不断地供应着我国的发展。
这一切,主要是因为我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已经注意到了铜的重要性,提前开始在全球布局,而且还把铜矿的重要性上升到了“国防储备”的高度。
我国不仅在全球开始“买买买”,而且还“关上大门”:增高了同产品的出口关税。
从2006年开始,我国对包括精炼铜、铜合金等铜制品出口关税从5%直接涨到了10%,一些与铜产品相关的产品关税也从0%调整到10%,同时还对“精炼铜”等铜产品进行了详细、精准的描述,还有那些“杆”“条”等异状物进行了明确规定,以避免“漏掉”关税。
另外,我国的“废物回收”也功不可没,每年从各种报废的电子产品中重新提炼出来的铜,在经过“高温回炉”之后,又重新流回市场,继续为人们“发光发热”。
一面是“增大引进”,另一面是“限制流出”,通过这样的政策调整,我国既保证了市场上的正常贸易,同时也让更多的铜留在了我国。
所以,即便出现了因为地区性战乱以及工业发展出现的“铜荒”,我们也能够“坦然面对”。
那么,美国面对“铜荒”时又是一种什么状态呢?说出来可能会让人觉得可笑,因为美国现在的表现已经是接近“恐慌”。
美国作为世界资本市场的中心,证券、期货交易所的指标都要看美国方面的态度,当期货中铜产品的价格突破11104.5美元每吨创造历史新高之后,美国的“国家队”匆忙下场,用“更改政策”的方式规定“特定国家的铜”不许在纽交所进行交割。
在这种规则下,6月初铜价才勉强跌落10%,不过相关专家认为这样的“政策”并不能永久有效,铜价还将会重新飙高。
不过人们也从这一结果能够看出,美国现在不仅对期货等金融市场没有掌控能力,而且对控制市场上的铜产品流通也缺乏有效的管控。
美国的铜矿储量要比我国稍微高一些,然而对于站在国家层面上的“长线投资”却要逊色得多。
一方面,美国多年以来都采用简单粗暴但是利润颇高的原始方法采矿,但美国为了迎合环境保护,并没有对整个采矿业进行产业升级,而是直接给采矿业套上了各种高额度的“环保处罚”。
这就让那些矿产老板们不得不转行去从事“绿色产业”,而给美国市场提供铜原料的厂矿则越来越少。
另一方面,我国在海外的投资,基本上都是在几年甚至十几年之后才能看到效果,而美国的资本家们却难以忍受这样的“长投资”,所以并没有进行有效的海外布局,只能不断从国内有限的资源中进行开采。
同时,美国方面虽然加入了世界环保组织,但是在汽车、电子产品等商品的回收再利用方面却罕见成效,多数企业都是将破旧车辆“出口”到我国以及一些其他国家,在无形之间又再一次浪费了大量的可回收资源。
所以,中国和美国虽然同样面对着“铜荒”,但是所处的处境却截然不同。表面上看是两国的战略眼光不同,但实际上却是因为两个国家的国体、国情不同,才导致在长远战略布局上的差异。
如果把美国现在对铜荒的“惊恐”表现套用我国人人皆知的一句话,那就是“上天让其灭亡,必先让其疯狂”。
虽然美国最后未必会“灭亡”在“铜矿”上,但也很难逃脱马克思所说的“资本主义必将灭亡”。
参考资料
[1]《我国建立急缺矿产战略储备的时机选择——以铜资源为例》矿业研究与开发 2011年01期
[2]《纽约铜逼空行情暂得喘息,铜价冲高“创伤”产业链》第一财经
[3]《大宗商品巨头托克:铜价飙升已经无法从基本面得到解释》智通财经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