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你可以而不是你應該

說你可以而不是你應該

00:00
06:29
任何人只要跟文心蘭老師一樣,願意細細回想自己的童年經歷與成長過程並對自己誠實以待,就會發現我們一直活在「否認」與「相信」之間。

我們否認自己身上有的,想要去相信我們身上沒有的。

成功的人可能膨脹,失敗的人則因此沮喪。正如文心蘭老師的心理師跟她說的:「那並不是錯誤,只是不再適用。」

與重要他人互動的經歷都會以某種形式存留在我們的生命中,我們許多行為也是他們的影子。或者是對抗,或者是認同。

無論我們跟父母的關係如何,他們都是我們與死亡之間的屏障,如本書作者所說,他們象徵性地提供一道心理柵欄,是我們與未知之間的緩衝。

所以當他們生病或離開,我們不再有需要討好或反彈的對象時,你第一次向內看,卻發現裡頭空空的,巨大的失落隨之而來,我們覺得不舒服,因為投射終於收回來了,卻發現自己什麼都不是。

原因無他,因為我們一直以來都不認識自己,沒有活出我們的個體性(individuality)。再一次,這不是你的錯。

請為自己再堅持走一段路,你會發現夜空之中不會什麼都沒有,抬頭望去,星空將為你引領方向。所以我總喜歡用那段話結尾:願星辰為你指路,陽光與你同行。

謝謝文心蘭老師,讀這篇文章時好多兒時回憶湧上心頭。謝謝每個閱讀這本書,對這本書感到興趣的讀者,謝謝你!

我不是作者,只是因為個人議題,因緣巧合之下翻譯了這本書,但同樣為您們的收穫感到高興。謝謝你們!謝謝!

[quote]

對自我需求的壓抑、乃至於對當下環境的警醒與不安,來自於外公外婆飽經戰亂動盪的洗禮。我記得他們歡天喜地準備返回對岸探親時,年幼的我備感不安,覺得自己就要被遺棄,原來他們這麼多年勤儉自持的生活,是在為了遊子歸鄉預做準備,並不是因為安於本島、就此紮根。

我也記得他們返台後的失落。故土變化至鉅,至親已成古塚,失散多年的手足聚首,中間相隔太多無法追趕的歲月,竟只能沉默,彼此唏噓這也許是有生之年、最後一次見面。

所以外婆常說,做人沒有意思,不如當一隻鳥來得自由。外公雖然不愛多說,那次探親卻成了他健康的分水嶺,由於期待太深,幻滅更深,自此不復往日硬朗生動。

諮商師和我分享,他也出身軍旅家庭,本身亦從軍一段時間。「軍人對於環境的敏感、警戒,是一種本能,外公外婆的價值觀,守護了家族的安穩,對於你,曾經是根深柢固的典範。然而,那是他們的時代,現在的你,活在你的時代。」

我再次潸然淚下。

敏感、警戒、未雨綢繆,幫助我建構成年時期的外在堡壘,逐步形成一個牢靠、體貼、願意為了群體而犧牲自我的人設。直到中年,這個人設越來越不管用,父親難纏的癌症,伴侶和親子之間爆發的全新衝突,職場數次與升職擦身而過,再再震碎了我賴以攀附的信念與準則。

我能感受到過去被鎮壓的甚麼,在蠢蠢欲動,它總是以滔天的憤怒向外噴射。<中年之路>說,那是一直被我忽視、剝奪的自性(Self),現在透過激進的方式,想重新與我連結,包括曾經有過的自由、美好的天真、激情與歡樂。

諮商師告訴我,連結自性(Self)的過程,可能和我學習人類圖強調的個體化,有異曲同工之妙,而其中會有千辛萬苦,「如果你感受到孤獨、強烈的不確定感,很正常。我要恭喜你,已經踏上屬於自己的路途,準備以你的方式,重新建構世界觀、價值系統。最後,你會活出內在的風景,真正與你的使命連結,成為你選擇成為的人。」

聽起來,是一條漫漫長路。我有點不確定自己是否能抵達終途。

再度上路之前,諮商師留給我第一項功課,類似於一個破解封存的口訣,使我能有意識地辨識,已經不適合我的規範,漸次把自性(Self)解脫出來:「說你『可以』,而不是你『應該』。」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