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食物匮乏到解决温饱,从吃得饱到吃得好,社会发展的成果,不断体现在人们的餐桌上,6月7日发布的《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4》显示,随着人均GDP提高,居民膳食持续升级,未来,中国将大幅增加动物性食品和油脂类需求,主食需求明显下降,肉类食用需求总量或将突破1亿吨。
主食降低,食物正在变得丰富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居民从食物匮乏到彻底解决温饱问题,再到实现生活小康,伴随中国人千百年的饥饿问题彻底消失。在今天,食物供给丰富,谷物充裕,口粮绝对保障,肉蛋奶等食物消费越来越高,蔬菜水果等周年供应。
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显示,1961年至2021年,中国居民食物结构变化中,人均谷物消费量总体增长,薯类、豆类等过去用以充饥的食物消费量明显下降。
同时,可以提供更多能量的油脂、肉类消费在不断提高。60年中,人均植物油的消费增长了7倍多,从只有1.1公斤增长到8.9公斤。
本次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居民的膳食结构正在从主食型向“粮菜肉果鱼”多元化食物消费模式转变。中国农科院副院长叶玉江介绍,当前,我国居民膳食供能结构中,谷物仍然是第一,其次为肉类、蔬菜、植物油,但谷物的比例正在下降。从各省发展状况看,当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时,粮食的消费比重就会逐渐下降,肉类消费增长放缓且趋于稳定,蛋奶水产品等优质蛋白食物的消费比重会逐渐上升,果蔬消费则呈现多样化趋势。
当前,我国年人均谷物原粮食用消费量为193公斤,肉类55公斤左右,蔬菜水果合计超过240公斤。而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提升,报告预测,到2035年,人均谷物原粮食用消费量将降到152公斤,肉类仍会增长,达到79公斤左右。
两套方案,两种不同的转型路径
在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过程中,餐桌的变迁也仍在持续。中国农科院副院长叶玉江介绍,在《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4》中,研究人员设置了两套方案,即“吃得好”和“吃得营养健康”。
叶玉江解释,“吃得好”即满足人们不断变化和丰富的需求,“简单来说,想吃什么就吃什么。”然而,“吃得营养健康”,则是按照更健康、营养更全面的吃法,两者类似但也有区别。
报告预测了两种不同方案下的变化趋势。叶玉江介绍,按照“吃得好”方案来测算,到2035年和2050年,我国肉、蛋、奶和水产品的人均食用需求量都将大幅增加,但依然低于美国2021年的水平,水产品比美国2021年的水平要高一些。谷物的人均食用需求量将持续下降,略高于美国2021年的水平。“要满足这样的需求,意味着生产端要大幅提高肉蛋奶和水产品的产量。根据预测,到2035年,肉类要增加2964万吨,到2050年,肉类要增加4260万吨。”叶玉江介绍。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肉类总产量为9600多万吨,这意味着,到2050年,肉类要增加近一半的产量。
而按照“吃得营养健康”的标准,报告显示,奶类和水产品人均食用需求量将大幅提升。到2050年,奶类和水产品人均食用需求量将分别达到109.5千克和75.01千克,和目前相比,增长3倍和3.4倍。
吃得营养健康,不只是影响个人
在今天,“吃得营养健康”越来越成为社会的共识,我国曾先后多次发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不断调整健康膳食的结构,以促进全民健康水平的提升。
在消费领域,绿色、健康、营养的食物,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追捧,如原本作为杂粮的小米、马铃薯等,因其含有更多的营养元素而受到青睐,在主粮消费中,全麦食物等健康食品的消费量也越来越大。
在生产领域,消费结构的变化,必然会影响生产结构。叶玉江介绍,在未来,我国居民口粮的绝对安全可以保障,农产品的供需矛盾主要是动物性产品供给不足,生产端要提升畜禽生产效率,要调增饲料粮播种面积,提高饲料粮的供给。
当前,我国饲料粮供给不足,进口量较大,如进口粮食中最多的大宗作物大豆,其主要用途为榨油和饲料用,进口玉米的主要用途也为饲用。
如何缓解粮食供给的压力?报告认为,在消费端实施合理膳食行动,引导消费者转变观念,在吃得好的同时,还要吃得营养健康。在生产端,则通过调整生产结构,提高供给水平,叶玉江表示,“不论是哪一种方案,总的趋势是,中国人膳食结构中,主食的比例会继续降低,主粮会吃得越来越少,而动物性食品需求不断增加。这也意味着,在满足动物性产品需求、保障目标自给率的情况下,需要进一步提高饲料粮的生产能力。此外,在进口方面,需要构建多元化进口格局,确保饲料粮稳定安全供给。”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