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农历 端午》心在哪里
柳枝采艾花绳香包的秘密
男靠一个好,女靠一个巧,巧是练出来的。
草丛就是人的心。
天的儿子,地的女儿,他们两人全时,才叫吉祥如意。
露珠它们死了又没死,明天早上,它们又会活过来。
读了四年的端午,组织了三场的端午的读书会,一次在社区和家长们在一起,一次和老人院的老人们在一起读,这一次是在线上。今年的端午,要不要线下读呢?
端午前,我一个人静静读完,才明白,原来,继小满迎接生死大事之后的端午,是写情窦初开童男童女“艾”的美好......难不成我们老祖宗留下的节日每一个都蕴涵着无数的秘密和密码等待着我们去开启?
听了大家的分享,我才知道,我还是幸运的,因为书中描述的很多端午场景都活在我尘封的记忆里,香包、花绳,柳枝,艾条,雄黄酒,咸鸭蛋,咸鹅蛋,咸鸡蛋,虽然没有粽叶和粽子,但端午的记忆还是蛮丰富的......
“现在,六月和五月的怀里每人抱着一抱艾,抱着整整一年的吉祥,走在回家的路上,走在端午里。他们的脚步把我的怀念踩疼,也把我心中的吉祥如意踩疼。”
五月是被甜醅子的香熏醒的,天还没有大亮,爹正在往上房门框上插柳枝。出大门一看,家家的大门上都插上了柳枝,让人觉得整个巷子是活的。五月和六月在巷道来回地跑,长长的巷道里,散发着柳枝的清香味,还散发着端午神秘的味道。雾、柳枝、长长的巷道,耳边呼呼的风声,似乎有无数的秘密和六月嚓嚓响着,擦肩而过。但等他们停下来,那秘密又在交错的柳枝间大摇大摆。
端午吃东西是要供的。供桌、甜醅子、花馍馍、干果、净水,萌萌夜色里,仿佛真有无数的神仙在他们看不见的地方等着享用这眼前的美味。爹向天点了一炷香,往地上奠了米酒,无比庄严地说:“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这儿吉祥/那儿吉祥/处处都吉祥”。念叨完,领着他们磕头。跪在地上磕头的这种感觉特别地美好。
上完供,准备上山采艾。娘说上山时必须吃一点供品,供品是神度过的,能抵挡邪门外道。奶奶活着时每天吃饭就是要先供的。
花馍馍不同于平常的馍馍,是娘用干面打成的,里面放了鸡蛋和清油,父亲用面杖压了一百次,娘用手团了一百次,又在盆里饧了一夜,才放到锅里慢火烙的。一年才能吃一次,嚼在口里面津津的,柔筋筋的,有些甜,又有些淡淡的咸。这就是在银川吃到的特有的花馍馍的味道。
接着是手腕上绑花绳,往口袋里插柳枝。五月六月在端午的雾里走着,不停地把玩花绳和香包。六月说,蛇仙像香包。做香包用的香料是五月和六月专门到集上去买的,五月从东头闻到西头,又从西头闻到东头,把整个街都闻遍了,要买到那种香炸了的香料。买完香料去挑花绳,街像在娶新媳妇,用不完的香包和花绳。
娘教五月缝香包,香包要缝成心型,心肩上吊三色穗子,心尖上吊五色穗子。每年的香包都是没有过门的新媳妇做好了让人送给婆家的。娘说,早学早惹媒,不学没人来。男靠一个好,女靠一个巧,巧是练出来的。五月就练。一些小花布就在五月的手里东拼拼西凑凑。娘教五月如何用针,如何戴顶针。五月第一次体会到了用顶针往布里顶针的快乐,把针穿过布的快乐,把两片布连成一片的快乐。那线在针的带领下,能够穿过去布,那布经线那么一绕一绕,就连了起来,最后成了娘的心。爹教六月拿杵(chu)舂chong香料,就是娘说的男孩子不能拿针,男孩子要拿大针的大针。
蛇是灵物,只要你不要伤它,它是不会咬人的。真正的毒蛇在人的心里。人的心里有无数的毒蛇,他们一个个都懂障眼法,连自己都发现不了呢。草丛就是人的心。蛇是不咬善门中的人的。善门中的人就是一辈子做好事的人家,还不吃肉,不吃有臭味的东西,还有修桥补路的那些人。
艾是这一年的吉祥如意,脚下明明是有艾的,却非要上到山顶去。到了山顶,五月和六月从未有过地感觉到大家的美好。每一个人看上去都是那么可爱。即使是那些平时他们憎恶得瞅都不愿意瞅一眼的人。山顶上有最美的艾、太阳和露珠。太阳从东山顶探出头来,就像一个香包儿。山也过端午,山也戴香包。
艾要趁太阳刚出来的一会儿采,这样采到的艾既有太阳蛋蛋,又有露水蛋蛋。太阳蛋蛋是天的儿子,露水蛋蛋是地的女儿,他们两人全时,才叫吉祥如意。采艾时,六月觉得露珠儿太可怜了,一刃子下去,就会有好几个太阳蛋蛋死掉。五月说露珠它们死了又没死,明天早上,它们又会活过来。摇露珠的时候让六月看见了一个个美的死去原来是这样简单的一件事。他第一次感到了美的不牢靠。而让这些美死去的,却是他的一只手。
收刃的时候,六月觉得这时的姐姐就像一株艾。如果她真是一株艾,那么该由谁来采呢?这一采,不就等于死了吗?可是,大家分明认为死是一件吉祥的事呢,要不怎么会有一山头的人采艾呢?上山采艾的都是童男童女。六月感到了一种童男童女的自豪和美好,也感到了一种不是童男童女的遗憾。采艾就是采吉祥如意,六月觉得有无数的吉祥如意扑到他怀里,潮水一样。一山的人都在采吉祥如意。多美啊。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