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罗斯,一个令俄罗斯“欲罢不能”的国家。
还记得1991年,那是一个冬天,苏联最高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深情地发表了电视发言,亲自宣布了苏联的寿终正寝。
作为苏联送给整个西方世界的圣诞大礼包,苏联解体如巨石投湖,在国际社会引发了前所未有的滔天巨浪,这个世界也随着苏联这个超级大国的万劫不复以及社会主义阵营的烟消云散而陷入了空前的震惊中。
当然,最震惊的,还是苏联解体的主人公,那些在苏联故土上异军突起的15个苏联结盟国。虽然苏联解体从表面上看只是国籍的更改,本质上也只是一个大家庭的分家过程,但因为苏联作为超级大国的恐怖体量,所以苏联的解体也深刻改变了国际政治的格局,标志着美苏争霸冷战格局的彻底终结。
但问题是,虽然国际关系和人际关系有相似之处,但本质上却并不是一回事,比如国际社会不存在所谓的“人死债消”,虽然苏联已经不复存在,但作为苏联昔日宿敌的西方国家并没有停下围追堵截的脚步。
因为作为苏联主体的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大部分遗产,包括国际地位,所以西方国家也自然而然地将昔日围堵苏联的矛头转向俄罗斯,让一心想要融入西方世界并与西方国家相逢一笑泯恩仇的俄罗斯体会到了西伯利亚般的彻骨寒冷。
苏联解体后,由于苏联影响力在东欧的不复存在,渐成气候的北约和欧盟也随即加快了向东扩张的步伐,波兰、斯洛伐克、匈牙利等昔日的苏联卫星国,以及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等昔日的苏联加盟国纷纷加入北约和欧盟阵营,并蜕变为围堵俄罗斯的跳板和桥头堡。
毕竟虽然经历了苏联解体的空前打击,俄罗斯彻底失去了超级大国之位,但继承苏联70%遗产的俄罗斯依然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二大军事强国,有着和西方国家同归于尽几百次的强悍实力,如果逼迫太狠,忍无可忍的俄罗斯必然选择无需再忍。
所以西方国家识趣地选择了继续“冷战”的方式,用拉拢俄罗斯周边国家的方式不断挤压俄罗斯周边尤其是在东欧的战略回旋空间,俄罗斯对抗西方国家的战线也从苏联时代的易北河畔一路东退到俄罗斯家门口的斯摩棱斯克,西方国家套在俄罗斯脖子上的枷锁也越收越紧。
事实证明,西方国家“温水煮青蛙”式的打压,对俄罗斯造成了相当巨大的压力,毕竟这些投入西方怀抱的东欧国家不仅大大挤压了俄罗斯的生存空间,更纷纷化身为反俄急先锋,俄罗斯在欧洲的局面也越来越被动。
但白罗斯却是名副其实的异类,在昔日的同袍兄弟纷纷改换门庭并加紧对俄罗斯落井下石的情况下,白罗斯不仅一如既往地坚持和俄罗斯站在同一阵线,更曾高调地推动俄白一体化进程,成为俄罗斯最信赖的小伙伴。
应该说,白罗斯追随俄罗斯,毫无疑问是凶险万分的选择。毕竟在这个“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世界,白罗斯首先就有“反其道而行”的意思。要知道苏联解体根本原因就是因为经济的长期不景气,而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盲目听信西方国家建议推行“休克疗法”政策,导致俄罗斯差点儿滑向了二次解体的深渊。即便普京上台后励精图治,依靠出卖油气资源和军火恢复元气,无法掌握国际市场话语权尤其是石油定价权的俄罗斯,经济相比于西方国家也依然有着十万九千里的距离。
在这样的情况下,和俄罗斯携手并肩,首先就意味着“甘守清贫”。
而除了经济上难以沾到俄罗斯的光,在国际环境上白罗斯也一片黯淡。要知道,因为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依然有着1707万平方公里的巨大体量和足以毁灭世界数百次的核武库,更因为垂死病中惊坐起的俄罗斯依然有着扶我起来试一试,称霸欧洲小天地的勃勃雄心。再加上一直以来西方国家将俄罗斯视为白皮鞑靼人的野蛮异类,所以美欧各国说什么也不愿接纳俄罗斯和西方国家称兄道弟。不仅如此,本着我得不到就毁掉的原则,西方国家将桀骜不驯的俄罗斯视为欲除之而后快的眼中钉和肉中刺。
在这样的情况下,谁和俄罗斯关系紧密,谁就是西方国家的敌人,就是西方国家的重点打击对象。
要知道,虽然对付俄罗斯瞻前顾后、犹豫不决,但收拾个小小的白罗斯还是轻松加愉快的。
但白罗斯依然义无反顾地和俄罗斯保持了地久天长的友谊。尤其是在与俄罗斯同宗同源的乌克兰宁可身死国灭也要和俄罗斯割席断义的情况下,白罗斯的选择就显得尤为特立独行。
那么?白罗斯为何会做出这样的选择?静夜史认为这个问题说来话长。
作为同样和俄罗斯同宗同源的国家,白罗斯与俄罗斯同为9世纪维京人建立的基辅罗斯公国的一部分。13世纪上半叶,蒙古铁骑横扫东欧并震惊西方世界,基辅罗斯成为蒙古帝国的刀下亡魂,蒙古随即建立起了钦察汗国。
时至今日,“俄罗斯”与“白罗斯”的区别,主要在于血统上,尤其是在白罗斯看来,自己是在蒙古侵略中幸免于难从而保证了血统纯正的真正罗斯人,“白”就是“纯正”的意思。而除了将被蒙古“污染”血统的东方邻国形容为俄罗斯,白罗斯还将当年因蒙古西征而逃到欧洲的罗斯人称之为“黑罗斯”,将乌克兰人称之为“红罗斯”。
不过,虽然没有被蒙古的血统“污染”,但白罗斯也不曾比俄罗斯过得更轻松,因为彼时的立陶宛大公国作为中欧强国,也是白罗斯民族的统治者。
而为了应对东西方向的威胁,更为了扩张疆域的需要,立陶宛大公国和波兰王国在1569年合并为“波兰—立陶宛联邦”,统治着白罗斯和西乌克兰大片土地。
不过,立陶宛大公国和波兰王国的强强联合并为带来帝国的长盛不衰。相反,在东部的沙俄帝国和西部的普鲁士等王国先后异军突起后,波兰—立陶宛联邦就不可避免地成为东西两大强权的砧板鱼肉。
从1772年到1795年,经历了先后三次惨烈的瓜分后,波兰—立陶宛联邦作为中欧强国的辉煌不复存在,甚至作为国家的符号都烟消云散,直到1917年十月革命的爆发,白罗斯根据列宁“民族自决”政策建立苏维埃政权,
十月革命后,为保卫胜利果实,列宁力排众议促成1918年3月签订了极其屈辱的《布列斯特和约》。该和约规定俄国在面临60亿马克巨额战争赔款的同时,必须放弃欧洲方向32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允许芬兰、立陶宛、波兰、白罗斯和乌克兰等国独立,白罗斯因此得以自立门户,但大部分国土随即被德国占领。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撤军,白罗斯随即在1919年1月1日成立白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随后苏波战争爆发,由于苏俄先胜后败,不得不在国际调停下,将西白罗斯和西乌克兰割让给波兰,此举大大加剧了苏波两国的矛盾。
1922年12月,苏联成立,东白罗斯作为苏联创始国加入苏联。
1939年8月23日,苏联和德国秘密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协定》,划分了两国在东欧的势力范围,随后二战爆发,苏联趁机出兵波兰东部,再度将西白罗斯和西乌克兰收入囊中,此后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
不过有意思的是,虽然白罗斯和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和当年发起建立苏联一样,在瓦解苏联方面也争先恐后,冲锋在前,但白罗斯却在苏联解体后,成为苏联“最正统”的继承者,时至今日白罗斯依然保留了浓重的苏联痕迹。
当然,并不能作为当前白罗斯和俄罗斯情比金坚的根本原因,毕竟在白罗斯拼命保留苏联遗迹的同时,俄罗斯却在不遗余力地去苏化,比如普京那句“谁不怀念苏联,谁就是没有良心,谁想回到苏联,谁就是没有脑子”,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先辈的不屑一顾和用完就扔的极端务实。
在静夜史看来,白罗斯之所以和俄罗斯不离不弃,根本原因在于白罗斯虽然面向东西,但却几乎别无选择。毕竟身在夹缝,虽然不得不左右逢源,但白罗斯却只能倒向一边。
对于俄罗斯而言,东欧方向的阵地不断丢失,白罗斯是名副其实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白罗斯不保,莫斯科将无险可守,所以相比于乌克兰影响俄罗斯的西南大门安危,为了俄罗斯心脏的安全,俄罗斯绝不允许白罗斯有贰心。
所以白罗斯想要安全,必须和俄罗斯情比金坚,毕竟虽然俄罗斯实力不如西方国家,但卧榻之侧的区位优势,随时能让白罗斯化为一缕青烟。
当然,从情感上讲,虽然“噬土成性”的俄罗斯始终有扩张领土的野心,但毕竟和白罗斯同宗同源,相比于西方国家将白罗斯视为围堵俄罗斯的棋子,俄罗斯作为大哥无疑比西方国家更有诚意。
当然,虽然白罗斯作为苏联的三哥,在苏联解体后也分得了部分苏联的遗产,有一定的科技实力,比如航空航天,但以白罗斯区区20多万平方公里的体量,如果不在经济上借助和俄罗斯的互补充实自己,那么再厉害的卢卡申科也是巧父难为无米之炊。
所以,与其融入西方指着高高在上的西方国家发救济,不如利用和俄罗斯的友好关系充分使用低价天然气,顺便借助过境天然气管道赚点流量费,这比不作不死的乌克兰不知高了几个段位。
当然更重要的是,所谓“大海航行靠舵手”,白罗斯能有今天,和“老爹”卢卡申科密不可分,因为其长期的执掌,国力并不强大的白罗斯能够在苏联解体后平稳度过了十多年的东方期并迎来白罗斯的新生,是白罗斯居功至伟的领袖人物。
而卢卡申科的坚持,也是当年“俄白同盟”能够提上日程的重要原因。只不过,卢卡申科之所以支持俄白合体,根本原因在于卢卡申科想要做同盟的主人,于是发现端倪的叶利钦及时喊了暂停,俄白同盟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停摆并长期停滞不前。
毕竟,发现自己成不了普京后,卢卡申科也就没有坚持的必要了。
不仅如此,卢卡申科还在对俄关系上作出了一系列尝试,包括改国名为“白罗斯”刻意和俄罗斯保持距离,与西方国家保持开放的态度给足了可能性和机遇。
只不过,西方国家永远是一副高高在上尤其是利己主义的丑陋姿态,拿着白罗斯当枪使的意味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所以白罗斯在无可奈何之下,最终再度选择和俄罗斯抱团取暖。
可以说,白罗斯作为夹缝中的小国,能够过得比乌克兰更滋润,实在不是偶然。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机器人阅读声音不好听
喜马拉雅广告部真不是东西